中超十年引援總結Ⅵ:西亞&非洲,高價低能和低價高能的矛盾體

中超十年引援總結Ⅵ:西亞&非洲,高價低能和低價高能的矛盾體


記者寒冰報道 相對於比較完善的歐洲市場,比較熟悉的東亞市場,西亞(大區,包括中亞,下同)&非洲市場,算是中超投資較少的,近十年只有36次交易,所以該地區對中超,堪稱雞肋。而權敬原、克里梅茨、伊斯梅洛夫和斯蒂夫幾名算是成功的引援之中,僅有權敬原一人是位列“西亞&非洲”引援金額榜前7,更體現了這個市場的怪相:高價低能和低價高能一應俱全。


中超十年引援總結Ⅵ:西亞&非洲,高價低能和低價高能的矛盾體


甲A時代,中國足球大多仰賴性價比高的拉美、非洲外援,只有萬達、申花等少數豪門有引入歐洲外援的經歷。至於從西亞引援,最出名是1999年萬達耗資百萬美元,從伊朗豪門波斯波利斯簽下伊朗國腳薩赫魯迪,遺憾的是,他和其他來自西亞&非洲市場的大多數外援一樣,性價比太差,3個月就被退貨。


中超引入亞外的高潮是2009年,亞足聯特設亞外,中超跟風,不過,熱門市場是東亞的韓國和澳大利亞,西亞雖不斷有球員加盟,但成功者甚少;非洲市場更是貧瘠,中超的非洲外援,多數從歐洲引進,直接從非洲購買的個案罕見,成功者只有斯蒂夫。


中超的投資熱潮,西亞&非洲市場也趕上了,其中2015年是巔峰,2017年隨著權健高調入市又火了一次。不過,隨著中超取消亞外政策,亞外數量斷崖式下跌,西亞&非洲市場又進入冰河期,其中2019年中超只有天海的巴西外援萊昂納多來自西亞,而2020年則是一片空白—即便有限薪令,中超還是更願意去歐洲和拉美尋找同等價位,實力更強的外援。


中超十年引援總結Ⅵ:西亞&非洲,高價低能和低價高能的矛盾體

▲加盟天海前,萊昂納多效力於阿布扎比半島


中超十年引援總結Ⅵ:西亞&非洲,高價低能和低價高能的矛盾體


亞外政策前,中超甚少從西亞&非洲市場買人,亞外主要來自韓國,但亞外政策一開,物美價廉的烏茲、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等國亞外紛紛登陸,2011年前,中超最出名的西亞外援是黎巴嫩的安塔爾,不過,他來自德甲科隆。


隨著中超資本強勢,持幣高調進入西亞甚至非洲市場淘金,中超簽下的性價比最高外援,是烏茲的伊斯梅洛夫,他在亞泰效力長達7年半,但年薪只是從最初的35萬美元漲到離隊時的50萬美元。確實,烏茲外援性價比很高,2011年前,幾乎都是租借或免費。國安簽下克里梅茨和謝爾蓋耶夫(租借),兩人加一起才115萬美元;除了烏茲,西亞地區另一個超市是阿聯酋。


不過,早年間,西亞市場過於低價,亞泰從迪拜帶回巴西外援克勞迪內,年薪僅40萬美元;申花從敘利亞租借達卡,費用只有5萬美元;實德從棉農租借穆勒德,只有70萬美元。第一個將該地區外援身價炒到百萬美元以上的是申花,2012年,他們從卡塔爾的賴揚引進巴西中衛莫伊塞斯時,花了200萬美元。除了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伊拉克、敘利亞、沙特和伊朗,中超觸角幾乎覆蓋了整個西亞。


至於非洲市場,中超也沒有將其遺忘,其中的開路先鋒是綠城,他們從突尼斯先租後買,簽下了打過非洲冠軍盃的努阿提,又從彈丸小國岡比亞簽下號稱“岡比亞C羅”的斯蒂夫,代價是10萬美元,誰能想到,4年後“出口轉內銷”的他,身價居然激增了40倍!


中超十年引援總結Ⅵ:西亞&非洲,高價低能和低價高能的矛盾體

▲斯蒂夫在中超展現了出眾的實力


中超十年引援總結Ⅵ:西亞&非洲,高價低能和低價高能的矛盾體


中超爆買西亞市場,比爆買歐洲還要早1年,當時,魯能耗資800萬美元,從阿聯酋簽下了擁有巴勒斯坦護照的巴西人儒西萊,刷新中超亞外身價紀錄;上港更以1350萬美元轉會費,1000萬美元年薪的天價,從阿聯酋挖來加納國家隊隊長吉安,他也是迄今為止,中超從亞洲地區引進的身價最高的外援,吉安加盟,當時引發的轟動絲毫不亞於4年前的孔卡。


整個西亞&非洲市場意識到,他們不僅可以豪擲千金購買外援,還能將他們賣到中超牟利。儒西萊和吉安,都為各自俱樂部獲利不少,吉安從阿聯酋到中國,連續4年拿著非洲球員最高的千萬美元年薪。不過,他也是中超從西亞地區買進的性價比最差的外援,上港兩年合計超過5000萬美元的天價投入,只換來26場比賽8球。


然而,中超並未吸取教訓,2016年,蘇寧又從迪拜買來前巴西國腳若,泰達則從摩洛哥耗資800萬美元,買來陌生的加蓬射手埃武納,他在中超的經歷更慘淡,10場比賽3球;隨後,權健從阿聯酋耗資1100萬美元,購入韓國球員權敬原,創造了韓國球員在亞洲範圍內轉會費的新紀錄,不過,權敬原還是捍衛了自己的身價,而他也憑藉在中超的表現,入選了韓國國家隊。


進入2018年,華夏為了保級,夏市以700萬美元簽下了摩洛哥國腳卡埃比,但他的表現一樣平平。


中超十年引援總結Ⅵ:西亞&非洲,高價低能和低價高能的矛盾體

▲卡埃比還一度被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維達德俱樂部租借


中超十年引援總結Ⅵ:西亞&非洲,高價低能和低價高能的矛盾體


十年裡,中超在廣袤的西亞&非洲市場,共做了36次交易,合計花了5685萬美元,只有巴西市場的1/3,吉安、權敬原和儒西萊三單,就佔了60%的投資額,可見燒錢高度集中的兩極分化有多明顯。事實上,36單交易中,只有7人身價在200萬美元以上,16人是零身價加盟,幾乎佔交易的一半。


與中超在美洲(巴西以外)市場的投資情況相似,在西亞&非洲市場,中超投資呈現價高質低,價低質高的“剪刀差”效應。身價排名前7的高價外援中,只有權敬原打出身價,而吉安、儒西萊、埃武納、卡埃比和若,都沒能贏得信任。


上港很快放棄吉安,迅速全面轉向歐洲市場;魯能高價簽下的儒西萊,實力在亞外中,算是最強的,但也沒在亞冠上佔到便宜,最終還是回到歐洲與巴西市場並舉的引援戰略上;埃武納、卡埃比和若,都是投資泡沫中失敗的典型,至於權健,權敬原從來都不是俱樂部引援的主角,而隨著權健煙消雲散,權敬原也離開中國,中超的西亞&非洲市場泡沫,徹底破裂。


與吉安們高價低能相反,2011年免費加盟亞泰的伊斯梅洛夫,成為中超效力時間最長的外援之一,可以說,他職業生涯的黃金期,都在亞泰度過的,也成為球隊當仁不讓的防線核心。


中超十年引援總結Ⅵ:西亞&非洲,高價低能和低價高能的矛盾體

▲括號內是加盟時的售價隊史排位置


斯蒂夫在延邊和貴州的表現,堪稱非洲貧民窟逆襲的經典個案,這位岡比亞所謂職業實際業餘的聯賽金靴,被考察半年後,2015年初加盟綠城,隨即被租借到中甲的延邊,拿著月薪5000美元這個讓他想都不敢想的數字,用17個進球幫助延邊升級。


此後,延邊用100萬美元將史蒂夫買斷,月薪也漲了10倍,達到了5萬美元;2017賽季,他又在中超爆發,28場18球,在工體和天體都上演了帽子戲法。雖然隨後逃離延邊加盟貴州的“出口轉內銷”鬧劇實在荒唐,但無法掩蓋斯蒂夫是中超在西亞&非洲市場,性價比最高的引援之一。


類似的高性價比,還有泰達50萬美元簽下的伊朗國腳中衛普拉利甘吉,儘管他只踢了一年,但在泰達,他是絕對主力,在天體對恆大及收官戰對重慶的進球,都令人印象深刻。


敘利亞國家隊隊長薩利赫,性價比也不錯,當時,建業只花了20萬美元,僅是同時入隊的多奇卡爾的1/40,巴索戈的1/30,年薪更只有兩位高價外援的1/10。雖然因外援名額限制,只出場6次,居然都有進球,最終幫助建業成功保級。


中超十年引援總結Ⅵ:西亞&非洲,高價低能和低價高能的矛盾體

▲20萬美元引進的薩利赫表現不俗


至於其他來自西亞本土的外援,就沒有這麼走運。阿爾濱65萬美元簽下的伊拉克國腳阿克拉姆,遼寧的圖雷,國安的謝爾蓋耶夫,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