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沁“求生欲”上熱搜,一切良好的關係,都自帶分寸感

最近很多人都在追《慶餘年》,範閒和林婉兒這對“飯碗CP”更是圈粉無數。

前些天“範閒”的扮演者張若昀,在微博上曬出了與“林婉兒”的扮演者李沁用雞腿比心的劇照,並寫道:“仙女都穿白衣服,老話誠不欺我。”


李沁“求生欲”上熱搜,一切良好的關係,都自帶分寸感


李沁很快在微博上回應,“老話說得對!”配圖為張若昀和唐藝昕的結婚照,照片中的唐藝昕也是一身白紗。

張若昀的回覆也很機智:“嗯,給你加雞腿。”


李沁“求生欲”上熱搜,一切良好的關係,都自帶分寸感


兩人充滿求生欲的互動,讓下面的評論瞬時炸開了鍋,圍觀群眾紛紛點贊李沁,說她示範了“如何與閨蜜的老公相處”的正確姿勢。

李沁的分寸感,再次為她收穫了不少路人緣。

的確,成年人的世界錯綜複雜,所有好的關係,都自帶分寸感。

1、分寸感,是一種得體的退出

《奇葩說》第六季有個辯題:伴侶有個異性“soulmate”(靈魂伴侶),我該介意嗎?

正方肖驍的發言很有意思:想象有這樣一個人,在你面前不斷表現出對你伴侶的瞭解、親密,這種感覺有多不爽?

是不是“soulmate”,肖驍的神回覆是:我不要對方覺得,我要我覺得!


李沁“求生欲”上熱搜,一切良好的關係,都自帶分寸感


的確,在他人的親密關係中刷存在,不僅沒有分寸感,而且很欠揍。

同樣是與異性好友相處,李沁因為“求生欲”被誇上熱搜,“元氣少女”陳意涵卻被網友怒批,“沒分寸”。

原因是陳意涵去“男閨蜜”修傑鍇家做客,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親密摟抱修傑鍇和他女兒的照片,怎麼看怎麼像一家三口。

雖然照片是修傑鍇老婆賈靜雯拍的,但嚴格的網友還是給了差評。

曾經的“男閨蜜”成家立業,就變成了“男性朋友”,界限不一樣,相處的方式就要不一樣,及時調整,才能避免尷尬。

不只是朋友,就算是家人之間,同樣不能忽略界限的變化。

網上曾瘋傳過一封“最牛婆婆寫給未來媳婦的信”,一度被視為婆媳相處的最佳姿勢。隨便舉幾個細節:

你們結婚後,我的生活從原來的三口之家變回兩口之家。咱們各過各的好日子,是互不干擾的一家人。

我會留一片你們家的鑰匙,以防突發情況,但不經你同意,我絕不會登門拜訪。

在我的家裡,請遵守我的生活習慣,在你們家裡,我會尊重你們的生活習慣,不說三道四,指手畫腳。

……

都說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其實所有的關係,都需要得體的進退。

當我們的關係中,有更為親密的關係加入時,該避嫌的避嫌,該退出的退出,這種分寸感,才是一段關係的長久之道。

2、分寸感,是一種刻意的避嫌

最近娛樂圈的“好老公”人設基本都翻了車,杜江算是為數不多的例外。

隨著《紅海行動》、《烈火英雄》等影片的播出,槓江已是公認的實力派,但他依然很享受“霍思燕老公”的標籤。

曾經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女嘉賓和杜江搭檔玩真心話大冒險,女嘉賓提議輸了的人親對方額頭。

作為已婚男士,杜江立刻面露難色,還反了句,“玩這麼大?”

遊戲中女嘉賓不斷地拉近兩人的距離,杜江卻一邊後退一邊說,“你不用離我這麼近。”

言下之意,我是有老婆的人。


李沁“求生欲”上熱搜,一切良好的關係,都自帶分寸感


有人說這也太刻意了點。

這種時候,分寸感就是一種刻意的避嫌。

黃執中在《奇葩說》中有句名言:“婚姻給不了你安全感,但人可以。”

一段關係中的安全感,不是關係本身帶來的,而是對方營造給你的,與異性相處的分寸感,就是給伴侶最好的安全感。

知乎上曾經有一個很熱的問題,“讓女同事坐副駕駛,老婆居然要跟我離婚!”

後面的評論很多來自於正義的老婆們:“是我也和你離婚!”

為什麼?因為很多女性都視副駕駛為自己的專屬,還會特意放一些私人物品,例如專屬的坐墊、替換的鞋子等,擅自讓別的女性坐,就是越過了界限,侵犯了伴侶的安全感,不跟你急才怪。

工作中的異性關係本就微妙,彼此很容易因為共享工作成就而變得密切,這種密切又容易變成曖昧。

能在工作關係中,享受到一份無傷大雅的喜愛,並不是一件壞事,它可以提升你的自信心和工作的流暢度。但言行之間的界限還是要有,以防這種親密感,變成一種危險。

有時候刻意避嫌不是一種冷漠,反而是對彼此的成全

3、分寸感,是一份刻意的保留

小時候我爸總告誡我,“君子之交淡如水,越是有所保留的關係,越是能長久。”

年輕的時候覺得,這怎麼可能?好姐妹就應該像家人一樣,親密無間才對。

等經歷得多了才發現,那些能像家人一樣存在的好姐妹,恰好是與你的生活保持一定距離的人。

微博上有一個很熱的話題:“當男友和閨蜜走得近怎麼辦?”。

看完網友的回覆你會發現:越是對你的私生活毫不避諱、在你的私人空間來去自由的“閨蜜”,越是會對你的生活產生負能量的人。

或許是撬你的牆角,或許是引導你的親密關係走向不可控的方向。

真正的閨蜜,會跟你的生活保持距離。

有網友說,她的閨蜜就從不打聽她的情感狀態,更不願意出現在她的二人世界。但會在她與男朋友吵架時,加她男朋友的微信幫她說話,等兩人和好如初,閨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她男朋友的微信給刪掉。

這就是越重視,越有分寸。

我的一位閨蜜就曾跟我說這樣的話,“你有煩惱可以找我傾訴,但你不要把你所有的事情都告訴我。同樣的,我也不會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你。大家彼此幫助,但最好不要過度依賴。”

一開始我覺得她太涼薄了,可是這麼多年來,能讓我冷靜的是她,能提供有價值建議的是她,窘迫時拉我一把的也是她……

你我相知,但彼此也有疆界,你我相交,但彼此也有隱私,這才是朋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

分寸感,就是允許彼此的保留,付出有度,關愛自我。


李沁“求生欲”上熱搜,一切良好的關係,都自帶分寸感


人的一生很長,我們會遇到很多人,也會交織在各種關係中,能隨時提醒自己,注意界限的變化,以免那些我們想珍惜、想挽留的關係,毀於過猶不及抑或過度依附,這樣的人生,應該會更加舒適和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