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不等於“自我壓抑”,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


引言

對於一些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來說,他們通常沒有事物的正確與否之分,所以在自控能力方面也相對較弱。但很多家長卻認為,孩子自控能力強,是智商高的表現。但家長所認為的“自控力”,大多數都只是孩子的“自我壓抑”。

“自控力”不等於“自我壓抑”,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

“我家孩子從不吃零食”,寶媽剛起身離開,5歲女孩的舉動引唏噓

小張有一個4歲的女兒,一次小張帶著女兒去參加朋友的婚禮,剛巧女兒的旁邊坐著一個5歲的小女孩,也是和媽媽一起來參加婚禮。見到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女兒也表現得十分自來熟,兩個孩子沒過多久就成為了好朋友。

見到兩個孩子聊得這麼開心,小張也很高興,這時桌上剛好在分發喜糖,小張也沒多想,就順手給女兒和小女孩各拿了一個。女兒接過糖之後立馬塞到了嘴裡,但是小女孩的媽媽卻說“謝謝,我家孩子從來不吃零食。”婉拒了小張的糖果。見狀,小張只好悻悻地將手收了回來。

“自控力”不等於“自我壓抑”,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

不一會兒,小女孩的媽媽起身上廁所,留小女孩一個人坐在桌上。看到媽媽逐漸走遠,小女孩竟然立馬拿起桌上的糖果,一連剝開好幾顆塞進嘴裡,這一幕令在場的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等到小女孩的媽媽回來時,小女孩又恢復了原本的狀態,乖乖地坐在媽媽的旁邊,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小女孩的這一行為也引發了小張的深思,可能不少人認為,小女孩懂得在眾人面前很好地剋制自己的慾望,是自控力強的表現。但從另一種程度上來說,小女孩在媽媽走後一連吃了好幾個糖果,恰恰說明了小女孩不是自控能力強,而是長期“自我壓抑”的表現。

“自控力”不等於“自我壓抑”,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

“自控力”和“自我壓抑”的區別是什麼?

“自控力”,是指人可以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慾望以及注意力的能力,屬於意志力方面的體現;“自我壓抑”,是指一個人在主動或者被動的狀態下,有意識地去壓制內心的想法和情緒。兒童年紀尚小,自控能力較差也屬於一種十分正常的現象。

“自控力”不等於“自我壓抑”,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

孩子長期生活在自我情緒的壓抑中,可能會導致哪些負面影響?

1、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輕鬆愉悅的環境,對於一些年齡尚小的孩子來說,他們往往沒有很強的自控能力,即便可以很好地控制自身的想法與情緒,多半也是因為“自我壓抑”所導致的。長期生活在壓抑情緒下的孩子,不僅容易導致情緒低落,也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如果父母強制要求孩子學會“自我壓抑”,孩子的生活得不到喘息,很有可能就會因過度壓抑而無法釋放內心的真我。長期以往,孩子的性格也會越來越孤僻抑鬱,甚至不願意與他人交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著很不利的影響。

“自控力”不等於“自我壓抑”,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

2、可能導致孩子行為反彈

魯迅曾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長期生活在壓抑狀態下的孩子,當哪天的情緒壓抑到極限時,勢必會出現報復性的反彈行為。對於年齡不大的孩子來說,內心都有一定的叛逆心理,越是父母不讓做的行為,他們的內心也越充滿好奇感。

可能當著父母的面,孩子不敢有任何出格的舉動,但當離開父母的“監視”時,孩子就很容易做出一些報復性的反彈行為。長期被壓抑的各種情緒,最終會爆發在某一種行為上,甚至因此產生一些不可挽回的局面。

“自控力”不等於“自我壓抑”,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

當孩子出現“零食需求”時,父母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正確應對

1、合理規劃孩子零食的攝入量

對於年紀不大的孩子來說,愛吃零食也是他們的天性,雖說父母總擔心零食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但同時也要學會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父母可以選擇合理規劃孩子零食的攝入量,這樣即達到了父母的要求,同時也滿足了孩子的目的。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可以有選擇性地讓孩子吃一些零食,比如給孩子規定好哪些零食可以吃,哪些零食堅決不能吃,並且適當地允許孩子吃一些零食,這樣孩子對父母的做法也比較容易接受。

“自控力”不等於“自我壓抑”,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

2、正視孩子對於零食的需求

孩子愛吃零食,一直以來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一些健康類的零食,比如堅果、水果類的食物,孩子吃了對身體也有一定的益處。所以父母要正視孩子對於零食的需求,並且適當地滿足孩子對於零食的渴望。

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對零食的攝入量要合理,並且父母在零食的種類上也要嚴格把控,一些有益的零食無可厚非,但損害孩子身體健康的零食,最好讓孩子學會遠離。同時也要讓孩子在吃零食的時候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睡前、飯前不能吃零食。

“自控力”不等於“自我壓抑”,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


育兒問題熊爸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熊爸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