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海關:打造信用“金名片”助企抗壓前行

近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憑藉“海關高級認證企業”這個信用身份,在廣西憑祥口岸獲得了出口貨物優先通關的“特殊待遇”。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信用管理已經成為口岸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貿易便利化的重要手段。為了紓緩疫情對企業的衝擊、提升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常州海關幫助企業打造信用“金名片”,助力企業在防疫期間抗壓前行。目前,常州共有AEO高級認證企業34家、一般認證企業231家,分別在省內位列第二、第一。

  “企業協調員”鋪平復工路

  “由於防疫要求,憑祥口岸通行量下調,企業完成清關至少需要3-5天的時間。”天合光能關務經理錢佳萍說,而合同約定的收貨時間正在倒逼通關速度。情急之下,錢佳萍第一時間想到了企業協調員——常州海關企業管理二科科長張愛芳。張愛芳在瞭解到企業的困難後,迅速將情況上報上級海關,並通過海關企業協調員機制尋求解決辦法。經過協調,憑祥口岸將AEO高級認證企業列入優先通行名單。

  “有難事、有急事,找企業協調員”已經成了包括天合光能在內的一批高級認證企業的共識。記者瞭解到,企業協調員管理制度是由海關工作人員擔任協調員、專門負責協調海關與高級認證企業涉及海關業務相關事宜的一種管理制度。

  疫情發生以來,常州海關已向轄區265家AEO企業發放調查問卷,收集、解答企業困難和問題130餘條。同時,將企業協調員工作對象從高級認證企業擴大至所有進出口企業,並根據業務需要,將企業協調員隊伍擴大到所有持有海關企業認證資格證的關員。

  協調第三方檢測機構特事特辦,為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用於復工的進口鐵礦及時出具品質報告,解決企業結算困難;幫助卓郎(江蘇)有限公司協調貿促會出具不可抗力證明……這些海關企業協調員,正憑藉“店小二”精神活躍在企業復工復產的道路上。

  “不見面辦理”破解出行難

  “你好,已收到你公司材料,已經完成信用證明申請程序,信用證明將通過快遞送達你公司,近期請留意查收,並按要求將送達回執郵寄給我。”常州海關企業管理二科關員朱華在電話中對胡澤文說。

  胡澤文是江蘇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報關員,他告訴記者,公司正在準備上市,急需辦理信用證明,但因為疫情外出不便,於是打電話向常州海關諮詢求助。在得知可以“不見面辦理”、紙質材料可以後補的信息後,胡澤文按照海關指導一次性完成了申報資料審核,並很快寄出了營業執照、報關單位註冊登記證和《企業信用證明申請書》等紙質材料。常州海關在收到郵寄材料後,當天就辦完了信用證明,並通過快遞送達企業,確保辦理手續全程無接觸。

  除了“不見面出具信用證明”外,朱華還向記者展示了企業管理業務“不見面辦理”操作指引,“指引”梳理收集了包括企業註冊備案、報關單差錯複核、行政許可項目等在內的6大類企業管理業務。

  截至目前,常州海關已經通過“不見面辦理”方式為轄區427家企業辦理註冊備案及變更,為320家企業辦理原產地備案,為31家上市企業出具26份企業信用證明。

  “雲端培訓”滿足認證需求

  3月4日,常州海關開啟了首次AEO企業“雲培育”,通過大數據分析,摸清轄區綜保區內22家企業進出口情況,挑選其中8家企業作為新培育海關AEO重點扶持對象。並精心選擇準備“教材”,幫助企業儘快進行認證準備,助力綜保區企業高質量發展。

  AEO“雲端培訓”是防疫期間常州海關積極探索的企業信用培育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海關通過互聯網、視頻、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瞭解企業認證情況,進行精準答疑指導,從現場會議集中培訓轉變為“無接觸在線”培訓,有效滿足了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的認證需求。

  為了讓培訓更具針對性,海關在培訓前通過問卷星收集企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培訓時結合認證實踐案例進行剖析講解,幫助企業精準掌握標準,加快認證進程。多家企業在各自會議室連接了接收終端,集中收看空中課堂。

  截至目前,常州海關已成功舉辦了三期遠程視頻培訓,惠及36家企業313位代表。“近期,我們還將準備兩期培訓,我們要將這種模式堅持下去、推廣出去。”張愛芳說。

  通訊員 柳培 秦妍 江蘇經濟報記者 陳春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