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前一個小時,如果家長堅持陪孩子做這幾件事情,他將來更優秀

文|杉杉育兒

有好的習慣就是成功一半了。

做好一件事不難,難的是養成一種好的習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聰明的父母應該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將來孩子會一生受用無窮。

西施跟閨蜜在喝茶聊天,聊到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西施說:“我都愁死了,我那兒子拼音、拼音不會,字也不認識幾個,數學加減也不行,甚至現在學習態度還不好,老想玩,專注力不夠,做作業還拖拖拉拉,頭疼死了,真的好後悔小時候沒幫他養好習慣。

睡覺前一個小時,如果家長堅持陪孩子做這幾件事情,他將來更優秀

閨蜜說:我家小芳還行,在她兩歲多的時候,我們就經常帶她去圖片館玩耍,看圖畫,認數字,睡前跟她玩耍、講故事,現在上一年級很輕鬆,不用怎麼操心,只要把握養好習慣方向就行了。

睡前堅持陪孩子做這幾件事情,三、五年之後變化會很驚人,將來她們也會受用無窮

1、堅持閱讀

睡覺前一個小時,如果家長堅持陪孩子做這幾件事情,他將來更優秀

在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情況下,父母給孩子一邊看圖一邊講故事,等到孩子年齡稍微大一點之後,可以與孩子一起閱讀,主要是孩子讓孩子大聲讀出來,遇到不認識的字,我們可以一起查字典。睡覺前的一個小時,父母陪同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其實在這段時間裡不局域只是聽講故事,也可以朗讀英語,口算算式之類的,告訴孩子書中自有黃金屋,能夠讓孩子渴望新知識,更加熱愛閱讀,對於她們以後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其實在睡覺前的這一段時間,人的記憶力更好,記憶也更深刻,所以更應該讓孩子在睡前養成閱讀的習慣。

2、陪孩子回憶一天的點滴

睡覺前一個小時,如果家長堅持陪孩子做這幾件事情,他將來更優秀

在孩子睡覺前,父母可以陪孩子聊天,讓孩子分享今天生活中的點滴,促進親子關係。比如說孩子今天在學校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體育課老師安排了什麼活動,與同學之間有哪些互動,在課堂上有沒有大膽地舉手發言。做得好的,家長要及時鼓勵、表揚孩子。有哪些事做得還不夠好,家長要給孩子建議怎樣去改過。類似於這樣的話題,家長可以在睡覺前和孩子提出,這樣孩子也能看到自己不足的一面,也更加認真地思考家長給的意見。

3、給孩子唱睡前歌曲

相信很多人的記憶深處裡都有小時候父母哄自己入睡歌聲的回憶,在父母輕柔的歌聲中,孩子更容易進入深度睡眠狀態。


睡覺前一個小時,如果家長堅持陪孩子做這幾件事情,他將來更優秀

家長給孩子唱歌曲,不僅能提高孩子音樂細胞和模仿能力,孩子的記憶力也會變得更好,親子關係更緊密。

有很多父母上班回來特別累了,就想著刷刷手機,看看電視,輕鬆一下,卻忽略了睡前這一個小時的黃金時間,實際上這一個小時非常的重要,堅持陪孩子做了以上這三件事情,在幾年之後孩子就會有很大的變化!

家長們,你們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