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前他都只能抱著媽媽的睡衣使勁的聞,只因為媽媽的這個選擇

在責任感面前,沒有生而勇猛,只是選擇無畏。

01

看到網上的一個視頻,眼淚不禁跟著打轉

視頻中1歲多的小男孩,他疫情期間每天晚上喝奶睡覺前,都要抱著媽媽的睡衣,使勁的聞。

只因為他媽媽在這次疫情面前,選擇去武漢抗疫,已經11天沒回家了。


睡覺前他都只能抱著媽媽的睡衣使勁的聞,只因為媽媽的這個選擇

只見小男孩拿著媽媽的睡衣,把睡衣拿在鼻子處,使勁的聞

爸爸問:

“問什麼要抱著媽媽的睡衣睡覺?香不香?”

“是香的!

爸爸故意逗他:“是臭的啦。”

男孩很生氣的說了句:“是香的”

“為什麼是香的?”

“因為上面是媽媽的味道”

說完孩子忍不住的哭了起來,直到爸爸給他換完衣服,他還一直在擦眼淚。

睡覺前他都只能抱著媽媽的睡衣使勁的聞,只因為媽媽的這個選擇

然而這次疫情,像這樣被媽媽留在家裡的孩子,還有很多。

在醫生群體裡,約有一半是女性,而護士群體中,90%以上是女性。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奔赴湖北參加救援的醫護人員,已經超過3萬人。

裡面有不少,是已經成家結婚生子的媽媽。

她們來自五湖四海,卻在危難時刻,選擇了“舍小家、顧大家”

用她們小小的身軀,在告訴我們每個人包括她們的孩子們:什麼是責任感,什麼是使命。

02

武漢封城,全國各地的高速接到通知準被備封鎖。

在高速收費站,卻有一對小夫妻,著急要帶小孩去河南。

被交警攔下,老公只好拿出妻子的工作牌下車解釋:

“我妻子是醫生,要去武漢支援,小孩子只有8個月大沒人帶,只能先送回老家。”

詢問完,交警也被這位媽媽感動,一路開綠燈,護送他們回家。

離開8個月大的孩子,媽媽內心是需要多大勇氣和決心。

但是卻有一種力量是從你那個跳動的心中發出的,它會指引你去做你認為重要的事,並且一定會竭盡全力,這就是責任感。

睡覺前他都只能抱著媽媽的睡衣使勁的聞,只因為媽媽的這個選擇

03

浙江紹興,一位護士媽媽已經連續抗戰16天了,一直沒時間回家看望自己年幼的女兒。

女兒實在是忍不住想念,吵著爸爸帶她去醫院看望。

為了嚴防傳染,母女倆只能隔著窗戶玻璃說幾句話,媽媽在那個時刻,眼淚縱橫。

因為責任感,使得如此簡單的一個擁抱,卻在此刻顯得如此的奢侈。

然而抗疫何時結束,無人知曉,媽媽繼續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

睡覺前他都只能抱著媽媽的睡衣使勁的聞,只因為媽媽的這個選擇

在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裡,不僅有媽媽群體,有爸爸群體,還有一群剛畢業,還沒長大的孩子們。

在那一刻我們明白責任是與生俱來的,不可推卸的。

梁啟超說過:這個社會尊重那些為它盡到責任的人。

04

五歲的漢克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到森林幹活 突然間下起雨來 可是他們只帶了一塊雨披。

爸爸將雨披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漢克。

漢克問道:“為什麼爸爸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為爸爸比媽媽強大 媽媽比哥哥強大哥哥又比你強大呀。我們都會保護比較弱小的人。

漢克左右看了看,跑過去將雨披撐開來擋在了一朵風雨中飄搖的嬌弱小花上面。

真正的強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錢,而是他對別人多有幫助。責任可以讓我們將事做完整,愛可以讓我們將事情做好。

維克多也曾說過: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只有以“負責”來答覆生命。因此,“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

睡覺前他都只能抱著媽媽的睡衣使勁的聞,只因為媽媽的這個選擇

那麼如何來培養一個有責任感的孩子?

01、讓孩子對自己負責,適當的承擔後果

一個11歲的美國男孩在踢足球時,不小心將鄰居家的玻璃打碎,鄰居憤怒不已,向他索賠12美元。

這12.5美元在當時可謂是天文數字,足夠買下125只生蛋的母雞了。

男孩兒把闖禍的事告訴了父親,並且懺悔。

見兒子為難的樣子,父親拿出了12美元,說:“這筆錢是我借給你的,一年後要分毫不差的還給我。”

男孩賠了錢之後,便開始艱苦地打工。

終於,經過半年的努力,他把這“天文數字”分毫不差地還給了父親。
這個男孩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羅納德·威爾遜·里根。

他還回憶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到底什麼是責任。

睡覺前他都只能抱著媽媽的睡衣使勁的聞,只因為媽媽的這個選擇

02、讓孩子對家庭負責,適當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今天是禮拜六,可是彤彤的爸爸媽媽卻還在上班,彤彤看見爸爸媽媽這麼辛苦,很心疼。

彤彤想:“在學校裡的時候老師說過我們長大了,要幫助媽媽做家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這樣想著,彤彤就來到客廳幫助媽媽拖地板、擦桌子,來到衛生間幫媽媽洗襪子、洗毛巾,最後來到廚房幫媽媽摘菜、洗碗。

一切都完成後,彤彤一瞧,家裡變得整潔多了。

晚上,爸爸和媽媽都下班了,當他們看到這一切的時候非常高興,爸爸抱起彤彤說:“你真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

媽媽親了親彤彤的小臉蛋,說:“乖寶寶長大啦!”

小小的屋子裡充滿了歡聲笑語!

讓孩子參與家庭勞動,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家庭的成員之一,應該為家庭的事情出力,並及時表揚孩子的努力,讓孩子有自豪感。

此外,還應該注意在家庭裡培養民主的氛圍,讓孩子也參與家庭重要決策,併為此承擔相應的責任

睡覺前他都只能抱著媽媽的睡衣使勁的聞,只因為媽媽的這個選擇

03、父母對自己負責,樹立榜樣形象,不要輕視言傳身教的力量

20世紀初的一位美國意大利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

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苦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遭搶劫導致了他不平凡的經歷。

他破了產,儲戶失去了存款。當他帶著一個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

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

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責任,但在道義上,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償還的代價是三十年的艱苦生活,寄出最後一筆“債務”時,他輕嘆:“現在我終於無債一身輕了。”

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責任,而給世界留下了一筆真正的財富。

想要孩子有責任感,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要有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對集體負責的自覺態度,讓孩子在有責任感的氛圍裡成長,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自己的責任心。

睡覺前他都只能抱著媽媽的睡衣使勁的聞,只因為媽媽的這個選擇

為了使孩子將來能有所成就,家長就要提早鍛鍊孩子的“肩膀”。

讓他來承擔責任,承擔對自己、家庭、團體和社會的責任,有了這樣勇擔重任的“肩膀”,孩子才有可能創造更大的成就。

人能儘自己的責任,就可以感覺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這杯苦酒的滋味給抵消了。你覺得呢?

歡迎關注@黃夫人的育兒經 ,讓我們一起成為剛剛好的父母。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