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點贊《封神演義》:經典創新賦予人文精神

近日有這樣一部劇牢牢地佔據著大家的視線,讓觀眾看到了經典翻拍的新思路與新面貌,更是獲得了《光明日報》及學習強國APP、中國作家網的力贊。這部劇就是佔據了同時段雙網收視率第一的《封神演義》,該劇每週一至週三晚22:00正在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劇場熱播。自播出以來,“經典原來還能這麼拍”、“這個創新還挺有趣的”、“楊戩的成長也太勵志了吧”等評論不斷刷屏,收穫眾多好評。

劇情緊湊後程發力 三線並行開啟大業

經過了前半部分的人物與劇情鋪墊,《封神演義》終於迎來劇情高潮。楊戩(羅晉飾)與小娥(何杜鵑飾)受恩師姜子牙(於和偉飾)指點,踏上尋找“五行上將”之路;妲己(王麗坤飾)經歷動搖後,與狐妖(鄧倫飾)繼續攜手滅商之計;武吉(張博飾)覺悟自己肩上的重擔,與蘭盈(林澄飾)迴歸西岐,助周伐商。

官媒點贊《封神演義》:經典創新賦予人文精神

三線並行的劇情架構讓故事高潮迭起,節奏緊湊得讓觀眾目不暇接,正符合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與看劇習慣,給觀眾帶來驚喜和享受。前半程埋下的伏筆則為後半程劇情的爆發提供“燃料”,無論是突然出現的神秘武吉、還是隻“活”在臺詞裡的黑天眼,此刻是將故事推向高潮的“助推手”。

跌宕起伏的劇情讓屏幕前的觀眾高高懸起一顆心,該劇對經典的創新讓他們猜不透劇情走向,有網友主動在微博上求劇透:“實在猜不透編劇接下來會怎麼寫了,求劇透!”人物成長有跡可循,卻又不囿於原作,該劇尊重原著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創新,令觀眾“越看越上癮,根本停不下來”。

群像演繹熱血大劇 青春內核揚正能量

三線並行的劇情架構並沒有讓《封神演義》的人物變成“紙片人”,每一條故事線的人物都有著自己的個性和成長軌跡。楊戩、小娥、武吉和蘭盈,都是從蝸居在小小的馬氏麵館開始,逐漸認識到自己的責任與使命,開始各自的征程。姜子牙拼死拯救了誤開黑天眼的楊戩。楊戩這才頓悟,放下個人情感投身救世路;武吉流浪四方,直到父親被留在朝歌才覺悟自己的使命為何。無論救世抑或伐商,都絕非一人之力可以辦到,《封神演義》正是以“英雄群像”的展現,塑造出了本劇高燃的熱血基調。《光明日報》稱讚道:“該版《封神演義》中的人物身上傳達著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激勵著當下更多年輕人勇敢逐夢、勇擔責任。”

官媒點贊《封神演義》:經典創新賦予人文精神

新版《封神演義》不僅有大情懷,也在細節之處富有小情趣。姜子牙此前的“呆萌”形象深入人心,經歷一次磨難後表現出溫柔的一面,愛妻子愛麵館,去“封神”大計臨前最大的願望卻是為妻女做一頓面。而妻子馬氏(張海燕飾)一向是位“母老虎”,卻不願接受姜子牙離世的事實,不僅仍為其洗衣裳,節儉的她卻特地讓女兒再給姜子牙買兩身新衣裳,可見對丈夫愛得深沉。

無論人物大小,創新都賦予了他們獨有的魅力,面對現在的妲己,網友表示“對妲己怎麼也討厭不起來”;面對楊戩開始尋找五行上將,網友歡呼期待已久的幹大事環節終於來了;武吉回到西岐,網友感慨這就是周武王英明一生的開始。

官媒點贊《封神演義》:經典創新賦予人文精神

撲朔迷離的劇情走向和豐滿立體的人物形象正是《封神演義》的獨特魅力,劇情中又傳達著質樸卻又高燃的正能量價值觀,獲得了業內外人士的一致認可。這也證明,翻拍經典並非只有照搬,對於經典更應當與時俱進,融入新的時代精神。經典在不同時代有不同表達,符合當下審美、向大眾傳遞正能量,才能成就一部優秀的經典改編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