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寒冬,這幾家公司都不好過

最近3個月時間內,MY戰關稅,人民幣匯率,錢荒,物價,房價,以及用工成本如同一根不斷逼近娛樂文化產業經濟體泡沫的尖針那樣危險。範某某事件成了最大的爆雷,霍爾果斯企業紛紛撤離,對於一眾尋求自保的文化企業主來說,變化成了當下簡單粗暴卻也無法避免的必要手段。

影視寒冬,這幾家公司都不好過

回顧歷史,2001年納斯達克互聯網泡沫破滅之時,網景為首的一眾北美互聯網公司的破產裁員和重組,對還在創業與萌芽的第一代中國互聯網人可謂歷歷在目。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大背景下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百度與阿里巴巴在此前後分別進行瘦身與業務線的戰略級調整,從而熬過了那次寒冬並僥倖不死。因此誕生了如今世界經濟體都可以呼風喚雨的BAT(百度、阿里、騰訊)。

影視寒冬,這幾家公司都不好過

10年後的今天,同樣糟糕的外部條件讓娛樂行業何去何從?究竟是在寒冬中等死,還是在等死前勉強求生?近日,燦星傳媒宣佈成立"燦星影視",正式進軍電視劇業務,引發多方關注。作為國內知名綜藝製作公司,燦星傳媒相繼推出了《舞林爭霸》《中國好聲音》《蒙面歌王》《金星秀》《我們的挑戰》等多檔精品綜藝節目。如今轉戰影視行業,可謂換湯不換藥,還是圍繞著泛娛樂業深耕。筆者認為缺少壯士斷臂以及步子邁的更大的勇氣和決心。

影視寒冬,這幾家公司都不好過

而手握《信中國》、《音樂大師課》、《穿越吧》、《喜劇班的春天》、《中國爸爸》等眾多IP的世熙傳媒,近日有消息爆出:將進軍移動互聯網內容平臺。世熙傳媒十年如一日做內容,如何切入移動互聯網平臺,應該說給這個行業帶來了一個新的想象空間,但邁開這一步不會輕鬆。

影視寒冬,這幾家公司都不好過

曾在資本市場上運籌帷幄的華錄百納藍火,隨著創始人胡剛的淡出,已基本退出行業競爭。遠景影視以《非誠勿擾》出道,但是據瞭解,《非誠勿擾》明年的廣告招商目前依然沒有著落,而主持人孟非也已與遠景影視分道揚鑣,遠景影視處境尷尬。

影視寒冬,這幾家公司都不好過

行業寒冬,信奉"內容為王"的傳媒大佬們如何禦寒?不但要看掌舵者的格局和策略,更要有創作高品質內容的堅持和勇氣。高品質的內容與互聯網技術能夠融合發展,目前看或許是未來最大的棋盤。

影視寒冬,這幾家公司都不好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