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家:雨的味道是誘餌

瑞典隆德大學科學家證實,雨後新鮮空氣中殘留的“雨的味道“來自土壤微生物分泌用以吸引節肢動物的一些特殊的揮發物質。

生物学家:雨的味道是诱饵

科學家們已獲得下鐵雨的行星資料 © SPUTNIK / VITALY TIMKIV

這對微生物至關重要,因為節肢動物,特別是彈尾目,可以將微生物散播到全球各地。

彈尾目動物以真菌、微生物和小顆粒有機物為食,而微生物的孢子會在節肢動物動動時分泌出來。《自然•微生物學》稱,許多鏈黴菌屬細菌會產生兩種揮發物質——土臭素和2-甲基異冰片醇,形成特殊的氣味。

科學家開展一系列研究,培養數個鏈黴菌菌落,裝在專門的陷阱裡,放入森林。數天後,陷阱裡就引來了很多以鏈黴菌為食的節肢動物。生物學家研究了接下來的過程。原來,大部分鏈黴菌以孢子的形式在節肢動物體內存活,節肢動物會將這些孢子遠距離傳播。

另外,微生物會產生大量揮發性分子,其中部分是它們生命活動的產物,另外一部分則用於發信號。比如,加速動物屍體分解的細菌會產生屍胺和腐胺,味道會嚇走所有多細胞動物。

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揭示出各種自然共生現象的機制——互惠共生。細菌給節肢動物提供食物,而節肢動物幫助細菌去到它們自己無法抵達的地方。正因如此,許多微生物甚至病毒能和多細胞生物共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