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倒逼豫金剛石業績變臉 “標準”制定者仍有底氣

  4月3日晚間,豫金剛石發佈2019年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顯示,預計期內公司淨利潤為-45億元至-55億元,上年度淨利潤為9634萬元。此前公司發佈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9年淨利潤變動範圍在6743.8萬元至9634萬元。

  具體來看,豫金剛石的公告可以看出,主要系公司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和確認預計負債所致。

  但更為重要的是,在公告中,公司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及經濟下行影響,行業環境變化對鑽石可變現淨值產生了較大影響,公司結合近期存貨銷售價格、未來成品鑽石價格走向、市場供需變化,對存貨的可變現淨值再次進行了分析和評估,基於謹慎性原則,公司測算本期對存貨計提跌價準備約100,000.00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豫金剛石在是超硬材料行業的優秀企業之一。主導產品為人造金剛石,已成為全國人造金剛石的主要生產企業之一,人造金剛石產銷量位居全國第三。2016年,公司定製募資投建的克拉寶石級鑽石項目,也使得大單晶產品逐漸成為支撐公司的業績主力。  

  行業困局待解

  截至2018年底,我國人造金剛石產量已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立方氮化硼產量已佔世界總量的70%以上,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超硬材料生產製造大國。

  但近幾年,人造金剛石等人造鑽石產品,價格開始下滑,據智研諮詢發佈的《2019-2025年中國人造金剛石市場競爭格局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人造金剛石產量約182億克拉,進口量約1.34億克拉,出口量達到了36.85億克拉,國內人造金剛石行業消費量約146.49億克拉。

  從進出口數據看,國內近幾年人造金剛石出口單價整體呈現下降態勢,從2011年的0.07美元/克拉下降到2018年的0.05美元/克拉。

  有分析人士稱,雖然廣闊的珠寶鑽石市場為培育鑽石的普及與滲透提供了市場空間,供需趨勢不匹配有望為培育鑽石的進一步推廣帶來機遇。同時,培育鑽石技術的發展對品質提升、產品多樣性、價格可得性等都存在促進作用,在行業及龍頭企業推廣宣傳下,以80後、90後、00後為消費主體的新一代消費者對培育鑽石認知度與接受度的提升,促進培育鑽石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但是,猝不及防的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加大了我國經濟的不確定性和行業景氣度下滑風險,從國際市場的情況來看,各國封鎖、海關部分封關、鑽石交易所關閉,造成批發商停止採購、珠寶零售商閉店、國際鑽石報價大幅下跌,對公司主要出口國外市場的主導產品大單晶金剛石(寶石級大單晶)帶來了重大沖擊,大單晶出口、訂單及價格均受到了影響,鑽石可變現淨值降低。公司生產的工業用人造金剛石價格穩步上升趨勢,人工合成鑽石價格因交易停滯暫不能確定,上述分析人士還如是表示。

  而上述進出口人造金剛石出口價格已經認證了該分析人士的觀點。

  這也不難解釋,行業中的企業面臨市場的困局。  

  經營不會受到影響

  雖然,面對困難,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實,豫金剛石的基本面不乏可圈可點之處。作為首家實現大單晶金剛石規模化生產的企業,近年公司堅持“工業+消費”產業發展戰略,在保持傳統業務優勢的基礎上,不斷加大金剛石功能性能應用領域的研究,重點推進金剛石在聲光電熱的研究和技術儲備,協同行業專家及戰略合作科研院所,深挖金剛石功能及創新應用,不斷拓展新興的消費市場,同時計劃繼續摸索自主建立品牌、打造品牌知名度,目前採用多品牌方式佈局消費市場,逐步拓寬市場覆蓋面。

  公司培育鑽石飾品工業化、3D打印鑽石牙齒、納米金剛石刀片等領域多有突破。同時也一直致力於國際競爭力,通過企業間協同發展與產業鏈升級,打造新材料產業平臺,共同推動超硬材料行業做大做強。

  商界有言,“得標準者得天下”,如今標準的作用已不只是企業組織生產的依據,而是企業開創市場繼而引領行業的“排頭兵”。經由豫金剛石負責起草的企業標準《培育鑽石的鑑定與分級》(標準號Q/SC 001-2020)已於2020年1月15日發佈、1月16日實施。

  這說明,豫金剛石在培育鑽石的鑑定和分級中已經形成了一套科學規範、合理可行、針對性強的培育鑽石的鑑定和分級標準。該標準的發佈實施,有助於規範培育鑽石市場,推動行業良性有序發展。實際上,豫金剛石在人造金剛石的設計、生產及相關應用工程的施工等過程中標準化管理及控制,包括與之相應的企業標準和企業制度,已經為行業內認可,甚至在某些方面成為標杆。

  不可否認,目前,豫金剛石遇到了困難,但是否會因此而影響經營情況?

  對此,公司方面表示,今年春節和疫情期間,公司依然維持生產,保證了80%的開工率。談及近期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公司大單晶產品的市場終端主要分佈在國外地區,此次疫情確實讓公司銷售情況受到較大影響。不過主供國內市場的工業級金剛石目前正常生產供應,且由於下游工具類企業的逐步復產復工,基建類項目的迅速加碼,下游需求表現出了明顯上升態勢。

  對於大股東相關負面事項是否影響到公司團隊穩定性的問題,公司方面稱,管理團隊一直維持著相對穩定的狀態,管理層基本都是10年以上的資深員工,能適應公司文化,有凝聚力和配合度。同時,公司技術研發團隊也是保障企業業績增長的重要力量。目前公司已有國內、烏克蘭及印度三大研發團隊,共同努力推進研發進度。

  另外,據瞭解,得益於保持行業技術的先進性,2019年8月份豫金剛石的大單晶產品也獲得了顯著技術突破。目前公司大單晶可穩定供應3克拉原石,成品鑽普遍滿足1克拉供應需求。規格較大的人工合成鑽石在市場上較為稀缺,也就意味著價格會呈幾何倍增長,企業相對毛利率更高。目前公司大單晶在歐美市場需求顯著。近年來由於工藝水平提升帶來的利好,相關產品毛利率也可達50%以上。目前公司10克拉人工合成鑽石原石也已在實驗室獲得成果突破,技術始終保持了行業領先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