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作文模板丨套用這些萬能公式,沒有寫不好的作文!


教資作文模板丨套用這些萬能公式,沒有寫不好的作文!

教師資格證作文模板丨套用這些萬能公式,沒有寫不好的作文!

考教師資格證想寫好一篇30分以上議論文文章,有幾個非常關鍵的點:

一、立意要準確,不能寫跑題。

所謂立意,就是作者為文章確立主題,是表述自己的思想認識,是展示自己的情感意向。“意”是文章的靈魂,意勝則文勝。“題好文一半”,其實一篇文章,只要立意準確,即使你的文采一般,也可以得到30分左右的成績。

作文立意常用方法:

(1)提煉中心法這是寫材料作文最為常見且最為穩妥的立意方法。寫材料作文時,如果能準確地提煉出材料的中心,並以其作為文章的主旨,一定會使所寫文章既切題又有深度。所以,寫材料作文時可採用這種方法來立意。

(2)抓關鍵字句法關鍵字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關鍵性語句可以作為選擇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關鍵字句常常是命題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評議性語句。

(3)由物及人法寫材料作文時,有寓意的材料或敘述“物”的材料,需要考生採用“由物及人”的橫向聯想法進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事物聯想到人,進而聯想到與材料內容相類似的人生哲理、社會現象等,從而提煉出寫作的觀點。

(4)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聯繫的。比如,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關係的聯繫形式存在的。寫材料作文,審題時如果能由材料中列舉的現象或結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現象或結果的本質原因,往往就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5)分析關係法讀材料時,如果善於分析材料中諸事物的關係,即可找到立意的依據。事物的關係主要有依存關係(如學與問)、主次關係(如奉獻與索取)、取捨關係(如自卑與自強)和條件關係(如繼承與創新)等。

歷年真題立意分析

綜上可以看到,教師資格統考的作文立意除聯繫材料之外,更應儘量結合教育的層面, 可根據材料,從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教育觀、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觀、 心態培養、習慣養成等角度進行思考。立意能體現出作者的教育情懷,才是獲得高分的必經之路。

二、議論文的寫作結構要明確。

寫議論文一般是五段三分式。文章一般可以分為開頭、中間和結尾三個部分,這是文章結構的基本形式。文章的謀篇佈局要考慮這三個部分的構成方式、內容和結構技巧。

1. 鳳頭——開頭,引論開頭要能夠交代寫作動機,揭示全篇內容,提出論題、論點等。

2. 豬肚——中間,本論文章的中間部分是文章的主體,作者的中心思想在這裡表達,觀點也在這裡表現。如果內容不充實,那麼文章整體就會給人一種空洞、言之無物的感覺。

3. 豹尾——結尾,結論結尾要可以提綱挈領的作結論,能夠承上點題,總結並引發深思。

三、字跡要清楚、乾淨。

根據歷年考試的情況來看, 一張同樣內容的試卷,寫的越仔細整潔的卷面分相比較其他人的要高很多分。所以不管寫的內容怎樣,先把字練好最重要。

總結來說:歷年資格證考試,屬於寫作部分主要會涉及三個主題:個人品之類,哲學思辨類,教育相關類。

其中教育類主要涉及教育理念和師德兩個方面,出現次數最多。

下面把每個類型的開頭和結尾各準備幾個萬能模板,方便大家套用。

1.個人品質類:積極樂觀、拼搏奮進、豁達堅毅、勤勞勇敢、成長實踐、讀書求知、希望、理想···

開頭:

(1)_____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的瓊漿——歷久彌香;_____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嚮往編織的彩虹——絢麗輝煌;_____是用永恆的執著和頑強的韌勁築起的一道銅牆鐵壁——固若金湯,正是因為_____,人生才變得充滿希望。

(2)陸游曾說:“誰能養氣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即使你沒有博大的思想,但你有_____,也就擁有了_____,站起來吧,像王朔叫板金庸一樣,舞出自我生命的亮點。

(3)喜馬拉雅直衝霄漢,可上面有攀爬者的旗幟;撒哈拉沙漠一望無垠,可裡面有跨涉者的腳印;阿爾卑斯山壁立千仞,可其中有探險者的身影;雅魯藏布江湍急浩蕩,可其中有勇敢者的故事。所以,只要_____,就可以_____。

(4)俄國作家契訶夫說:“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該因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亂。所有的狗都應該叫,就讓他各自用上帝給他的聲音。所以,要相信自己/要釋放自己/要做自己/要_____。

(5)只有_____,才會到達理想和目的地,只有_____,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功,只有這樣,才會有收穫。只有這樣,才會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結尾:

(1)愛默生說:“品格是一種內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發揮作用,而無需藉助任何手段。”所以說,人的成功靠的就是_____。在個人成長道路上,要時刻_____分論點1_____;分論點2_____;分論點3_____。

(2)羅曼•羅蘭曾經說:“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所以說,要想讓自己變得偉大與強大,就要_____。就要 分論點1_____;分論點2_____;分論點3_____。

2.哲學思辨類:認識與實踐、以小見大、發展辯證、一分為二···

開頭:

(1)一切事物都有一個發生、發展、消亡的過程。俗話中“心急吃不得熱豆腐”“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那對於_____,我們更要懂得遵循這個規律。

(2)事物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前進的複雜的過程,前進中也有波折。所以,我們應該用_____的觀點去看待它。

(3)對待一切事物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要辯證地看待。就像對待_____一樣,我們應該用_____的眼光對看待。

結尾:

(1)毛澤東說過:“事物矛盾的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自然和社會的根本法則,因而也是思維的 根本法則。”所以,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面對_____事件,我們更應該掌握這一法則,要用_____的態度去對待他,只有這樣,才能謀求更好的發展。

(2)利與弊,好與壞,大與小,本來就沒有什麼明確的界限,關鍵在於_____。所以,我們應該 分論點1;分論點2;分論點3 。

3.教育相關類:

(1)教育理念:愛的教育、素質教育、讚賞的力量···

(2)師德師道:關愛學生、為人師表···

開頭:

(1)冰心說道:“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香花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所以,作為一名老師,愛學生,就要做到_____。

(2)美學大師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今天,受這位富有創新精神的學者啟發,我想說:_____。

(3)教育缺乏_____,就如同池塘缺了氧,缺氧的池塘,魚兒會變臭,會死亡,同樣,缺了_____的教育,學生也會步履艱難,很難發展。

(4)蘇霍姆林斯基說:“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所以,作為老師,應該做到_____。

(5)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的教師,是一個懂得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人”,所以說,我們要成為一名好老師,就必須要_____。

結尾:

(1)教育是一種最艱鉅的事業。優秀的教育家們認為,教育不僅是科學事業,而且是藝術事業。所以,在教育過程中,老師要_____,並時刻鞭策自己,與時俱進。

(2)教育需要_____,沒有_____的教育是死亡了的教育;不能培養 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_____是教育的生命線,_____是教育的潤滑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