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樣的“死忠粉”,為什麼如今每每要棄劇?

既無懸念,也少衝突,劇情鬆鬆垮垮,情節隨意發散,人物毫無個性,整個一盆麵糊湯,這類“文藝劇”通常有個詩情畫意的劇名,還有明星撐臺,實則卻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多年來,我一直是電視劇的死忠粉,刷劇像是生活必需,倘若一日無劇可刷,日子好像就不夠滋潤。從前追劇超級有耐心,只要看了開頭,就會鍥而不捨地一追到底。

但近些年,這份追劇耐心卻一天不如一天,大部分劇看上幾集便悻悻放棄,有的雖然已耐著性子追了一半,甚至快熬到大結局了,終究堅持不住,棄劇居然成了常態。

為什麼如今每每要棄劇?看劇口味高了,可選擇的劇多了,固然是原因,但這似乎遠遠不足以解釋我的棄劇常態,實在是所棄之劇各有各的不可忍耐之處,一言以蔽之,就是無法讓人產生追劇的動力,只能一棄了之。

劇本太水,劇情拖沓,這是最最不能忍耐的。這類“水劇”往往一兩集就見分曉,人物對話囉裡吧嗦,無關緊要的情節大肆鋪陳,還時不時來個場景回放,看得人不勝其煩。

有的劇主線情節和演員演技都不錯,吸引我一路看下去,最後卻依然崩於注水。印象最深的是《在遠方》,相愛的男主角和女主角能在枝枝丫丫的情節中堅持20年不走到一起,這份堅持我自愧不如,居然放棄了大結局。

我这样的“死忠粉”,为什么如今每每要弃剧?

《在遠方》

假模假式,故作高大上,男主角總是一副精英派頭,女主角多半傻白甜,故事懸浮情節誇張,常常用力過猛卻給人虛張聲勢之感,這類花架子劇能堅持到10集,我就得自我鄙視。

最近所棄的《完美關係》算得此中“翹楚”,男主角那種牛氣沖天、目中無人,女主角那種無腦無能,還有對所謂“危機公關”煞有介事的鋪張,都假得令人髮指。要不是配角陳數的戲還算精彩,這劇無論如何也堅持不到10集。

我这样的“死忠粉”,为什么如今每每要弃剧?

《完美關係》

《完美關係》之後,又遇上《如果歲月可回頭》,居然是三個男人不停“侃大山”,不是在海邊侃、路上侃,就是在酒吧侃、家裡侃,侃出無數金句,卻不能填補這劇的假大空,僅僅兩集就開溜,讓他們自娛自樂去吧。

我这样的“死忠粉”,为什么如今每每要弃剧?

《如果歲月可回頭》

劇情擰巴,人物關係彆扭,編劇似乎是超級逆向思維,毫不理會常識、推理和最基本的人性,遇上這類擰巴劇,我會嚴重懷疑自己的智商和情商。

去年網播的《鶴唳華亭》當真是此類絕作,男主角與皇帝的父子感情擰巴得令人匪夷所思,男女主角的所有故事都建立在一個奇葩設置上:相愛卻不露臉,女主角看著所愛之人與別的女人洞房花燭,被所愛之人一次次施刑,卻依然痴心不改,這種“虐戀”引發觀劇時的極度不舒適。

我这样的“死忠粉”,为什么如今每每要弃剧?

不過,這劇製作精良,有點大劇風範,劇情暗藏玄機,頗為吸引人,所以追了一大半,但眼看著它起高樓又眼看著樓塌了,劇情的一次次刻意反轉,演變成了一場炫耀智商的“作妖”遊戲。觀劇體驗這等糟糕,棄劇就是無奈的選擇。

既無懸念,也少衝突,劇情鬆鬆垮垮,情節隨意發散,人物毫無個性,整個一盆麵糊湯,這類“文藝劇”通常有個詩情畫意的劇名,還有明星撐臺,實則卻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近期播出的《我在北京等你》和前幾年的《一路繁花相送》都可歸入此類,本是衝著喜歡的明星而去,結果卻大有上當受騙之感,只能在昏昏欲睡中不辭而別。

我这样的“死忠粉”,为什么如今每每要弃剧?我这样的“死忠粉”,为什么如今每每要弃剧?

除此之外,那些臺詞幼稚淺薄、人物作天作地、時時故弄玄虛、情節漏洞百出的劇,也在我所棄之列。棄得多了,就會鬧劇荒,但依舊不肯妥協,寧可把前些年的高分劇翻出來重刷一遍。

其實,我選擇的劇大多是中上製作水平,開播時也有一定熱度,還有明星加盟,卻依然擋不住我的棄劇行為,難道真的耐心太差,口味太高?

不過,看到網絡上那些吐槽,立刻感覺棄得理直氣壯,那些所棄之劇開播一段時間,幾乎都遭遇口碑滑鐵盧,觀眾的眼睛果真是雪亮的。

如今的電視劇,置景、形式都遠超從前,但很多卻帶著時下的流行通病,不肯好好講故事,不願在人物塑造上下功夫,卻忙於賣弄小聰明,好搭花架子,過於追求出奇制勝反成奇葩劇,一味追求廣告效益而淪為“水劇”,盲目追求高大上卻流於浮誇,一心追求出位卻陷入“三觀”不正,如此態勢讓一批暗藏雄心不乏實力的劇也口碑撲街,落得中途被棄的命運。

那什麼樣的劇能讓我一追到底呢?這些年公認的精品劇自然在列,從10年前的《潛伏》到近幾年的《琅琊榜》《偽裝者》《和平飯店》《都挺好》《大江大河》等等,都讓我追得忘乎所以,追到劇終還戀戀不捨。這些好劇故事曲折,人物豐滿,情節緊湊,臺詞精彩,堪稱國產電視劇的“標杆”。

我这样的“死忠粉”,为什么如今每每要弃剧?我这样的“死忠粉”,为什么如今每每要弃剧?
我这样的“死忠粉”,为什么如今每每要弃剧?我这样的“死忠粉”,为什么如今每每要弃剧?
我这样的“死忠粉”,为什么如今每每要弃剧?我这样的“死忠粉”,为什么如今每每要弃剧?

當然,我不能以這樣的“標杆”來要求所有的電視劇,但若想讓我追到劇終,編劇智商在線是必須的,故事得有看頭,人物能立住,導演能好好把控劇情節奏,以情節、人物實力圈粉,不搞花架子,倘若沒有高智商,至少也能好好講故事。

至於演員,並不太計較,只要劇本好,導演有水平,製作肯用心,無論當紅明星、老戲骨、小鮮肉,還是普通演員,皆能出彩,所謂一部好戲捧紅一批演員,一部爛戲毀掉一個明星,這早已是共識。

不知我這樣的觀劇要求,對時下的電視劇行業來說,高否?

我这样的“死忠粉”,为什么如今每每要弃剧?

♦ “我們一定會將日子過得更好,讓總書記放心”

♦ 《清平樂》裡的求不得、愛別離……

♦ 知女榜樣〡姚鴻勳:女性研究者是優秀的,也是適合IT業的

來源/中國婦女報(ID:fnb198410)

作者/簡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