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虛假繁榮是什麼樣的?

經濟這樣一個詞,雖然看起來複雜,而且實際運行起來也是無比繁複,但終歸是有規律可循的,不僅包括馬斯克、恩格斯在內的眾多社會學、哲學和經濟學家,都對於經濟的規律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除了很多真正的學者對於經濟規律有分析,不少人實際的發生的經歷,也都證明的經濟的規律,尤其是經濟大蕭條等經濟危機之前。

經濟的虛假繁榮是什麼樣的?

那麼何為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Financial crisis),是指資本主義在生產過程中週期性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這種生產過剩不是絕對過剩而是相對過剩,即相對於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資本價值增值的需要而言的過剩。經濟危機一般表現是: 商品大量積壓、生產銳減、工廠大批倒閉,工人大量失業、信用關係嚴重破壞,整個社會經濟陷入極端混亂和癱瘓之中。

1998年韓國金融危機

90年代初,韓國政府和企業並沒有意識到經濟減速的客觀要求,寄希望於通過放鬆貨幣刺激經濟重回高增長軌道。1992-1996年間(金泳三執政時期)韓國M2和CPI增速高達20%多,房市出現泡沫。1998年爆發金融危機,泡沫破裂。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是因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壞帳而起,致使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危機,波及房地產公司、抵押貸款機構、投資銀行、保險公司和商業銀行等相關行業,導致美國經濟衰退,引爆了一場始於美國、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

一、日本房地產泡沫刺破之前的大繁榮和大蕭條

日本一直有失去的十年的說法,現在的日本社會也一直被譽為“低慾望”社會,而失去的十年和現在的低慾望社會是有著直接的因果聯繫的。

曾經,日本一度經濟發展迅速,似乎每個人都有花不完的錢,但很快因為房地產的泡沫破裂,因此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日本泡沫經濟是日本在19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期出現的一種日本經濟現象。根據不同的經濟指標,這段時期的長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間的4年零3個月的時期。這是日本戰後僅次於60年代後期的經濟高速發展之後的第二次大發展時期。 這次經濟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機活動的支撐,因此隨著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經濟出現大倒退,此後進入了平成大蕭條時期。 日語中“平成景氣(日語:平成景気;日語假名へいせいけいき)”基本與此同義,但有時也包括此後的經濟蕭條階段。

二、美國的次貸危機前,房地產的瘋狂

不僅日本經歷了這樣的泡沫破裂的痛苦過程,就連靠著美元霸主地位,薅全世界養貓的美國,也因為次貸危機折了一個大跟頭。

美國次貸危機(subprime crisis)也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是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金融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開始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次貸危機目前已經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點問題。

由此看來,資本主義國家因為自身的自限性,遇到經濟危機可以說是必然的,這樣的事實也跟很多經濟學著作當中的判斷和觀點相符合。

而通過美國日本這些國家的實際經歷,我們也能看出,泡沫破裂和危機到來之前,經濟反而有虛假繁榮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