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亞洲盃:“高家軍”偽技術流輸掉大考,跑動能力不足成敗因

2011年亞洲盃:“高家軍”偽技術流輸掉大考,跑動能力不足成敗因

2011年亞洲盃,中國國家隊迎來了又一次大考。距離2007年中國男足慘敗於亞洲盃已經過了4年。此時的“高家軍”組隊已經20個月,這期間中國隊在一系列熱身賽中表現出了很高的戰術素養。2011年亞洲盃前,中國男足排名亞洲第5,且球隊的平均年齡只有24歲,高指導甚至直言中國隊要“走到最後”。但沒有想到的是,中國隊卻遭遇了又一次慘敗。從比賽內容上甚至不如4年前。這次亞洲盃之後,中國足球的又一次變革,已經在路上了。

2011年亞洲盃:“高家軍”偽技術流輸掉大考,跑動能力不足成敗因

這也許是中國隊準備最充分的一次亞洲盃

儘管中國球迷多年來一直認為高指導缺乏絕對的磨合時間,但真正熟悉中國隊的球迷應該明白,當年米盧蒂諾維奇帶領中國男足殺入世界盃,不過用了21個月,此外的幾位教練員執教時間也不如高指導長。如果我們再考慮一下“高家軍”多次進行長期集訓,在集訓時間上,“高家軍”已經是千禧年後最長的球隊。

2011年亞洲盃:“高家軍”偽技術流輸掉大考,跑動能力不足成敗因

賽前的變化:幾位主力球員因傷缺陣

當然,從絕對的比賽陣容來看,中國隊當時有多名球員因傷缺陣。其中包括09年表現出色的于漢超,主力中衛馮瀟霆,中場黃博文等。在整個比賽中,中國隊在攻防兩端都暴露了很大的問題。如果中國隊當時能夠以更加齊整的方式參賽,最終的結局也許會更好。

此外,由於高洪波指導本人不善於控制更衣室,不能駕馭老將,因此在這支球隊中一直缺乏老隊員。包括鄭智在內的老將集體缺陣,讓“高家軍”很難應對強大的對手。再加上當時教練組的一些失誤,最終導致了2011年亞洲盃上的那支中國隊雖然承載了太多的期待,但最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2011年亞洲盃:“高家軍”偽技術流輸掉大考,跑動能力不足成敗因

一次偏執的練兵,一個錯誤的觀念,一個錯誤的指令=一屆失敗的賽事

在2011年亞洲盃首戰中,中國隊就展現出了和友誼賽中不同的一面。球隊在運動戰中並沒有創造出太多的機會,能夠擊敗科威特隊主要是靠兩個定位球。尤其鄧卓翔的進球更是個人能力的直接體現。在賽後的覆盤中,中國國青隊功勳主帥克勞琛更是直言,“高家軍”的首戰表現並不好,三條線不夠緊湊,戰術磨合也不到位,能夠最終告捷,只是好運眷顧的結果。

2011年亞洲盃:“高家軍”偽技術流輸掉大考,跑動能力不足成敗因

次戰卡塔爾的比賽之前,高指導決心按照既定計劃進行戰術調整。被調整的球員包括首戰中表現穩健,發揮神勇的門將楊智。而因為第二場比賽中國隊面對的是東道主球隊,教練組要求球員在逼搶中要注意尺度,不能給裁判太多出牌的機會。——而比賽的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失敗的指令。

此外,我們必須看到,高指導對於球員的“有效跑動”有很高的要求,在他看來球員的跑動應該是有戰術價值的。但造成的實際結果是,無論在國家隊,還是後續執教江蘇舜天等球隊,高指導的球隊跑動能力都有所不足,整體成績也並不亮眼。2015和2019年,國足兩次進軍亞洲盃八強,在跑動數據上都遠高於“高家軍”這是後話了。


2011年亞洲盃:“高家軍”偽技術流輸掉大考,跑動能力不足成敗因

不敢逼搶+跑不動+指揮失誤:中卡戰“高家軍”完敗

在那場最終被證明成為高家軍轉折之戰的比賽中,中國隊全場比賽畏首畏尾。裁判員開場不久就給了國足兩張黃牌,也印證了教練組此前的判斷。而在比賽中郜林出現了不夠冷靜的情況,被高指導半場換下。面對0-2落後的局面,高指導決心“搏一把”,但他完成換人後不久,趙鵬就遭遇了關節脫臼的傷情無法堅持比賽。10人迎戰的中國隊最終遭遇了一場完敗。

在此後的回顧中,前國足守門員教練區楚良直言,論賽前狀態楊智要強於曾誠,但高指導堅持按照原定計劃讓曾誠出擊。此外,在比賽中高指導過早的換下郜林,也讓球迷和不少教練看不明白。至於中國隊在比賽中僅僅完成97公里的跑動,在跑動數據上位列亞洲盃16強末位,更讓不少自媒體對國家隊“出工不出力”找到了實錘。

最後的中烏決戰中,中國隊全場跑動距離達到110公里以上,最終2-2戰平對手。但1勝1平1負的戰績並不足以讓中國隊晉級八強。3場比賽中國足沒有一次運動戰得分,更讓球迷倍感失望。

2011年亞洲盃:“高家軍”偽技術流輸掉大考,跑動能力不足成敗因

反思:“跑動出戰術”成金科玉律,逼搶積極性成選材標準

“高家軍”兵敗亞洲盃之後,中國足球開啟了新一期的變化。卡馬喬,佩蘭,裡皮先後執教國足。而這幾位主帥對於球員的跑動能力,對抗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5年亞洲盃前,在聯賽中表現不俗的黃博文落選國家隊大名單,而佩蘭給出的理由是黃博文丟球后的反搶意識不足。2015,2019年的中國隊雖然都只是進入了八強,但跑動的積極性遠勝過當年的“高家軍”。這也就意味著,高指導希望球員增加有效跑動,不重視跑動距離的做法,在中國足球圈是被拋棄了。隨後的高指導在舜天繼續推行他“有效跑動”的理念,同樣難言成功。至於他在舜天和“高二期”打出的“三中衛”組合,更是反覆被證明是失敗的。至於高指導在亞泰,人和,舜天都曝出和老將不和的消息,也證明高指導在控制,管理更衣室的能力上有所不足。

2011年亞洲盃,一直被不少高指導的粉絲認為是“希望之戰”,但運動戰0進球,跑動數據不足等一系列問題之下的這支“技術流”球隊,最終被證明是國足發展過程中的又一段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