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油價和疫情拖垮的俄羅斯,失去了往日光輝

最近黑龍江綏芬河頻頻登上熱搜,截止到4月14日,這座小城已經報告了322個確診病例,大部分都是境外輸入病例,不少患者是在莫斯科做生意的華商。


輸入性病例不斷增加,這樣不少人猜測,俄羅斯的疫情可能比想象中的嚴重。


其實疫情開始前,俄羅斯就進行了嚴格的管控,對中國入境的人員進行隔離檢測觀察。


可誰想到,防住了前門沒攔住後門。


被油價和疫情拖垮的俄羅斯,失去了往日光輝


在俄羅斯以為防疫工作大功告成的時候,歐洲成了門戶洞開的篩子。


如今,俄羅斯確認病例已達到32007人。


據報道,目前光是在莫斯科,確診人數就已經破萬,醫院外的救護車也排成了長隊,運送一個病人得等上15個小時,而未來2至3周內,莫斯科疫情可能會達到頂峰,確診人數還會不斷增多。


和大多數歐洲人一樣,大部分人防護意識有限。戰鬥民族們"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更是給防疫工作帶來了不少困難。


但是,除了疫情之外,俄羅斯還要解決更重要的問題。對於剛結束一場石油戰的戰鬥民族來說,避免經濟下滑才是當務之急。


一直以來,俄羅斯過於依賴能源和軍工業,經濟結構過於單一。缺少科技創新,民營企業也一直沒有真正發展起來,不斷地吃老本,整體經濟非常脆弱。


和大多數歐洲國家一樣,俄羅斯已經開始逐漸和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脫軌。


如今,隨著原油價格再度創下新低,一個冷酷的事實擺在俄羅斯面前:克里姆林宮也許已經成功結束了與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戰爭,但原油崩盤的痛苦才剛剛開始打擊該國的預算。


根據俄羅斯財政部的數據計算,下個月,每出口一桶石油的收入將不到1美元。與4月相比,5月的石油出口關稅收入將下降87%,原油有史以來最大崩盤將產生嚴重的後果。


被油價和疫情拖垮的俄羅斯,失去了往日光輝


因為,油氣關稅收入一直是俄羅斯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2018年油氣稅收收入約佔俄聯邦政府收入的46%。在石油幾乎不能帶來收入的情況下,很難想象脆弱的財政如何騰出手應付蕭條的經濟和蔓延的疫情。


相比沙特和美國,俄羅斯既沒有生在中東油田上的運氣、也沒有美國印錢救命的底氣。價格戰給俄羅斯帶來的不僅是收入減少的微小傷害,後續產生的一系列經濟波動都會影響著這個國家。


2000年的時候,普京首次就任俄羅斯總統。在面對聚集在紅場上飽含期待的民眾時,他說了這樣一句話:"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如今,俄羅斯苦等了二十年,卻沒有等到一個"奇蹟般的經濟體"。

被油價和疫情拖垮的俄羅斯,失去了往日光輝


4月13日,普京主持召開俄抗擊新冠病毒會議時曾說,"俄境內的疫情形勢,每天都在變化,而且是在向壞的方向發展。"


如今看來,這句話並不只適用於俄羅斯的疫情,曾經的戰鬥民族,可能再也沒辦法恢復往日的光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