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人》票房、評分慘淡,原因在於題材新穎與難懂的電影名

‘隨著臘月的來臨天氣中的寒意到了一年最鼎盛的時候,工作之餘找到一離家不遠的電影院看上一場電影也是美滋滋的選擇。

前不久由雷佳音、湯唯主演,薛曉璐執導的懸疑犯罪題材電影《吹哨人》於2019年12月6日在影院上映,自上映以來相比同天上映的《南方車站的聚會》、《兩隻老虎》票房差距在2倍以上有餘。其豆瓣評分更是拉低到了6.9。

《吹哨人》票房、評分慘淡,原因在於題材新穎與難懂的電影名

總體來說這部電影有優有劣,在劇情表達含義而言這個評分還是低了一點,相信大家跟我一樣在電影未上映前對於“吹哨人”是個什麼意思都是一頭霧水,甚至在未上映前有的網友一度懷疑是與體育題材相關的電影。

不過據悉“吹哨人”一詞的概念源自英國,指在政府和企業中發現弊端、揭露真相的人,這也是首部聚焦內部監督、內部知情人舉報題材的國產片。

《吹哨人》票房、評分慘淡,原因在於題材新穎與難懂的電影名

而且當時官宣消息一經發出之時,這部被大片質感、橫跨三大洋拍攝、好萊塢聯手等熱點詞彙加身,更是有自帶萌屬性的雷佳音與文藝女神湯唯這對“新鮮”CP聯手出演的電影,可謂是高級又吸睛。

這樣來看《吹哨人》本應該順風順水成為2019壓軸華語電影,甚至可以比肩上一年的《我不是藥神》這一神作,但是遺憾的是,電影的效果似乎不是很好。

《吹哨人》票房、評分慘淡,原因在於題材新穎與難懂的電影名

第一批看完的網友們評價褒貶不一,這裡不做詳細描述,單說評分而言也是剛剛過及格線,而票房更是低迷。

按理來說這樣題材新穎,演員演技在線的電影來說,這個評分和票房應該不會這麼低,最起碼也要中等偏上才對,不過仔細回味之下不難發現《吹哨人》有兩個致命的弱點。

《吹哨人》票房、評分慘淡,原因在於題材新穎與難懂的電影名

1.題材太過新穎

在世界範圍內,“吹哨人”的概念不算新穎。上世紀70年代的“水門事件”,2013年的“稜鏡門”事件等,“吹哨人”都在兩次事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警示作用。

但是也正是應為這個新穎的題材被多數網友生生看成了反腐片,可想而知這與“吹哨人“的含義已經大相徑庭了,而這個原因導致大部分沒看過的人都以為是老戲新唱。

《吹哨人》票房、評分慘淡,原因在於題材新穎與難懂的電影名

2.電影名

對於電影名《吹哨人》而言,在上文我們也提到過是指在政府和企業中發現弊端、揭露真相的人,但是大部分觀眾不會明白這個電影名字的含義。可能咱們大部分人在腦海中對於“吹哨人”的含義都一樣停留在吹哨上。

如果要是起個長一點的名字能讓觀眾從電影名中稍微瞭解一點電影的內涵,就更好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好看的長相也是加分的重要項。

《吹哨人》票房、評分慘淡,原因在於題材新穎與難懂的電影名

從以上兩點來看直接導致了一部分觀影數量。

對於能看懂的觀眾來說,導演想說的東西太多了,並且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講完,雖然電影全程沒有尿點,但是結局卻是稍微有點不完美。

不過令人讚歎的是這部電影中導演給我們刻畫了一個“英雄並非天生,都是挺身而出”的瑕疵平民英雄形象,真正的英雄也是人都會有瑕疵,但是這些瑕疵被勇敢的光芒所覆蓋,“吹哨人”一直在我們身邊!

《吹哨人》票房、評分慘淡,原因在於題材新穎與難懂的電影名

好電影永遠不會埋沒,好故事永遠在電影裡擁有優先級,它所需要的只是一個契機,再新穎的題材懂了就看懂了,只有看懂了才能去發現它的光芒。

不管一部電影的評價如何,看過才能說喜歡和不喜歡,就像每個人喜歡的顏色不同,不看一下怎麼能知道這是不是你的菜呢?

(說說你的看法,別忘,點贊,轉發,收藏哦!)

-------------------------

可可影視助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