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硬骨頭”——邵陽市大祥區化解義務教育大班額工作紀實

啃下“硬骨頭”——邵陽市大祥區化解義務教育大班額工作紀實

大祥區委書記黃豔娥為全區初三學生開講。

紅網時刻4月8日訊(記者 顏瑤 通訊員 胡曉建 唐小龍 唐偉巍)4月7日,湖南省邵陽市大祥區6所初中的1475名學生迎來了2020年開學第一天。同學們佩戴口罩,在老師的指引下,通過體溫測量後,有序進入學校大門。開學的第一堂課,大祥區將疫情防控知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開講內容,邀請了區委書記黃豔娥和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銀春梅,為學生進行線上直播授課,講述抗議故事,傳遞拼搏精神。

2019年,大祥區榮獲全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效明顯的縣區”。此前,大祥區已先後榮獲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縣市區和湖南省平安校園創建工作先進縣市區等多項榮譽稱號。大祥區作為邵陽市政治、商貿、交通和文教中心,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集中,跨區域就讀學生較多,城區學校“超負荷”運行,教育“負擔”極重。2017年以前,大祥區大班額、超大班額佔比值在全市排名第一,在全省排位也非常靠前。面對這塊“硬骨頭”,如何完成“逆襲”?為此,該區通過收購改造、老校擴容、合併辦學等方式,以破竹之勢求實效,讓大班額退出歷史舞臺,催生大祥教育“蝶變”。

啃下“硬骨头”——邵阳市大祥区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工作纪实

陽光下的教學樓。

收購改造,分流城區超額學生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大祥區學生入學需求加大,已非單純依靠老校擴容所能解決,新校建設勢在必行。該區屬於老城區,沒有場地建學校,怎麼辦?為此,該區決定收購由華夏公司投資建設的一所標準化寄宿制學校。

2016年10月,華夏方圓學校收購小組成立,經過與華夏公司多輪磋商,2018年6月達成收購協議。隨後,大祥區財政投入900多萬元對該校進行提質改造。“現在全區的教育信息化中心、校車監控平臺都建在我們學校……”走在教學樓裡,華夏方圓學校校長周秋平高興地說。

2018年9月開學,華夏方圓學校對周邊百春園、滑石、城南小學超額學生進行分流,接收分流學生1100多名,有效解決敏州西路沿線居民子女入學難問題,大大緩解了城區部分學校大班額壓力。

啃下“硬骨头”——邵阳市大祥区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工作纪实

煥然一新的體育場。

老校挖潛,就地消化超額生源

“舊貌換新顏”“翻天覆地”,樟樹小學校長劉忠誠用寥寥數語道出了學校變化之大。樟樹小學原只有一棟教學樓,且年久失修,門窗破舊、牆壁斑駁,學校裡只有一條鋪了砂石的小路。近2年,大祥區政府投資1500萬元對學校進行提質改擴建,翻新了舊教學樓,新建了一棟教學樓和運動場,對校園裸露土地進行了硬化、綠化。

經過悉心打造的樟樹小學,煥然一新,生源從最開始的200多人增長到現在的800多人,輻射兩個社區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樟樹小學的學位建設屬於適度超前,劉忠誠自豪地說:“在目前的辦學條件下,樟樹小學還可以增辦9個班,還有近400個學位餘額,將在較大程度上緩和城區學位供需矛盾。”

樟樹小學在學位建設上還發揮了一個巨大的作用——2018年秋季學期,大祥區第一實驗小學整體週轉安置在樟樹小學翻新的舊教學樓裡。隨後,經過一年多的改擴建,大祥區投入3000餘萬元在第一實驗小學原址上重建了2棟5層的教學樓、1棟綜合樓、1棟科技樓,新增建築面積5482平方米,新增學位1000個,讓該校原有的15個大班額班級全部化解到位。

啃下“硬骨头”——邵阳市大祥区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工作纪实

整潔明亮的教室。

合併辦學,優質學校帶薄弱學校

“六嶺校區現有學生800多人,在激活自身辦學活力的同時,有效化解了三八亭小學學位不足的壓力。”三八亭小學校長龍衛東介紹道。 三八亭小學與六嶺小學只相隔一條馬路,2017年以前,學生人數卻相差甚遠。六嶺小學只有300多名學生,生源明顯不足;三八亭小學有2000多人,大班額甚至超大班額嚴重。這種局面怎麼破?大祥區探索消除大班額的新路徑——將兩校合併,實行傳統名校與薄弱學校一體化辦學,將三八亭小學的一、二年級共計800餘名學生放在了六嶺校區。為改善辦學條件,2018年,大祥區對六嶺校區進行提質改造,並計劃將該校區東移擴建,目前已啟動拆遷工作。

近三年來,大祥區累計爭取、整合、投入和計劃投入資金約12億元,通過新建、改擴建學校等方式,新增學位5500個。截至目前,該區230個超大班額班級已全部消除,大班額班級也已消除119個,完成省定年度任務數(107個)的1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