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石化企業“跨界”生產熔噴布為口罩生產雪中送炭

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記者董時珊 江宇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口罩生產原料出現緊缺,作為口罩“心臟”的熔噴無紡布更是“一布難求”。面對市場需求,以中石化為代表的國內石化企業迅速開啟轉產調整,以最快速度滿足防疫及市場需求。

4月15日,燕山石化第四條熔噴無紡布生產線建成投產,至此4條熔噴無紡布生產線全部實現量產,熔噴無紡布日生產能力達到12噸,對原料緊張的口罩生產企業來說,這無疑是“雪中送炭”。

熔噴布是用於醫用口罩中間的過濾層,具有很好的過濾性、阻隔性、保溫性和吸附性。疫情發生以來,為了保障熔噴布價格穩定和口罩產品供應,作為國內最大的醫衛原料供應商,中國石化積極響應中央和國家號召,決定利用自身生產優勢,迅速打通產業鏈,全面介入熔噴料、熔噴布和口罩的生產,包括迅速建設16條熔噴布生產線,其中燕山石化4條、儀徵化纖12條。據瞭解,截至目前,燕山石化4條熔噴無紡布生產線已全部實現量產,儀徵化纖已有4條熔噴布生產線投產。

據瞭解,燕山石化熔噴無紡布項目分為兩期工程進行建設,首期工程於2月24日開工建設,3月6日投產第一條生產線,3月8日投產第二條生產線,兌現了半個月建成一座熔噴無紡布廠的承諾。二期工程兩條生產線於3月13日開工,4月10日投產第三條生產線,4月15日投產第四條生產線。

值得注意的是,在應對市場迫切需求的同時,燕山石化在提高設備國產化率方面也取得突破進展。據悉,燕山石化同合作方國機恆天集團就提高設備國產化率達成了共識,二期工程兩條生產線均立足自主設計,包括核心設備熔噴頭在內的全部成套設備均實現國內採購,從而使二期工程的設備國產化率達到100%。

自燕山石化熔噴無紡布項目第一條生產線於3月6日投產以來,至今3條生產線均實現了穩產高產,熔噴無紡布原料全部來自企業自產,發揮了其在合成樹脂專業領域上下游一體化的優勢。截至4月16日早8點,燕山石化已生產熔噴無紡布245.39噸,其中KN95口罩專用熔噴無紡布17.97噸,進一步緩解了市場口罩原材料需求難題,為全球抗擊新冠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