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詳解區塊鏈的起源 通俗易懂

今天我將會開啟一個新的專題內容,名為《小島區塊鏈》。

故事詳解區塊鏈的起源 通俗易懂

我之前在拜讀《小島經濟學》的時候就在構思這個課題。《小島經濟學》利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將經濟學中一些難懂的概念通俗化,其中講述的所有事例並沒有獨立成章,而是一個情節完整,從源頭開始講述著的經濟如何發展過程,我就像看小說一樣的,輕鬆理解整個經今天我將會開啟一個新的專題內容,名為《小島區塊鏈》。

我之前在拜讀《小島經濟學》的時候就在構思這個課題。《小島經濟學》利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將經濟學中一些難懂的概念通俗化,其中講述的所有事例並沒有獨立成章,而是一個情節完整,從源頭開始講述著的經濟如何發展過程,我就像看小說一樣的,輕鬆理解整個經濟濟發展的來龍去脈。這樣的閱讀體驗真的是非常的暢快。

受限於目前區塊鏈的普及程度,我經常收到的提問是這樣的:

“究竟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是怎麼誕生的?”

“為何諸多學者如此推崇區塊鏈?”

“區塊鏈將會對世界造成什麼影響?”

正因如此,我希望我能用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清楚這些問題,《小島區塊鏈》應運而生。

好了,簡單的介紹之後,我正式開始《小島區塊鏈》的內容。

一、發生在鹿谷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一個叫鹿谷的黃金礦山中。鹿谷與世隔絕,自給自足。在鹿谷裡能作為貨幣流通的只有村民們親手挖出來的黃金,他們可以使用黃金去兌換其他人手裡的各種生活必需品。

故事詳解區塊鏈的起源 通俗易懂

有一天小林就拿著自己開採出來的黃金,去找小李換點五花肉吃吃。跟往常一樣,小林揣著自己的黃金走在鹿谷的街道上,這時候他逛著逛著看見了路邊的小吃攤子,小林本就愛吃,這一下子抑制不住自己的食慾了,拿出了懷中揣著的黃金,掏出了鋒利的專門用來分割黃金的刀子,劃拉了幾下分割出很多小塊的黃金,用這些黃金買了非常多的小吃,臭豆腐、章魚小丸子、鴨脖。這可把小林開心壞了。於是他邊吃便往小李家走。

走著走著突然想起來好像有哪裡不對勁的,原地站著想了五分鐘,就在他往嘴裡塞進第二十五個章魚小丸子的時候他想明白了,黃金本來是帶出來想去小李家換五花肉的呀!那可是小林的最愛,現在花掉了這麼多,已經不夠換了呀。要知道因為黃金太重,平常出門能帶的用來花銷的黃金本就不多。這下好了,又要往回走去取足黃金再去找小李交易了。

故事詳解區塊鏈的起源 通俗易懂

這個問題在鹿谷其實存在已久,但是苦於沒有更為便捷的替代品,就只能用這種方式,但是漸漸地,鹿谷的居民已經苦不堪言。像是做生意的老闆們每次進貨甚至要僱傭一些村民把大量的用於交換的黃金運送到進貨的站點,這之間需要支付給村民的酬勞也是一大筆支出呢。終於在這天,在鹿谷第108次村民大會上,曾經來回奔波取黃金的小林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就不能有更好的方式替代這種用黃金充當一般等價物的方法嗎?

故事詳解區塊鏈的起源 通俗易懂

這個問題一提出來大會現場就炸了鍋,因為村民們長期以來對這種交換方式的怨言已經頗多。還不等村長說話村民們已經紛紛開始議論了起來。因為黃金又重又貴,每次像是村子裡的婦女們每天出門買菜還要用刀子切割出對應重量的黃金用於交換,這樣做很難能切出剛剛好重量的黃金,而且還容易損失,每個人下手的輕重都不同,很容易用力一刀下去就損失了那麼一部分的黃金。聽著村名們的意見村長心中也是苦不堪言。

這時候,村長的助手,也是村長的兒子小鄭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為什麼不用鹿谷中隨處可得的紙,來替代黃金進行交易呢?假設一張紙等同於一塊黃金,那我們只要在紙上寫上一塊黃金,帶著紙出門交易不是方便的多嗎?

故事詳解區塊鏈的起源 通俗易懂

仔細想想好像是這個道理啊!用紙交易的話真的是方便許多呢。可是紙的話誰家都有啊,那假如每個人都不工作了,都在家畫可以用來替代黃金的紙的話怎麼辦呢?

小鄭又說了:但是這個替代黃金的紙只能由村長簽發,只有經過村長簽發的紙才具有兌換物品的效力。並且不是說誰家有多少紙村長就一個人說了算的,必須由每家每戶把自己的黃金寄放在村長這裡,村長在核實重量的情況下將其妥善保管,然後再對應的簽發相應數量的紙,並且承諾紙是可以隨時換回存放在村長處的黃金的。

大家聽完小鄭說的話如醍醐灌頂。“對啊!這樣不就能很好的解決黃金不易攜帶又容易磨損的問題了嗎!”,“是啊!還不用擔心偽造的問題了呢!”,“我剛剛還擔心要是紙畫多了就不值錢了呢,現在看來完全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啊!”村民們一人一句的發表著自己的觀點。“而且村長的字我們都是認識的,平常村裡的什麼公告可都是村長寫的,我一眼就能認出村長的字呢!”,“是啊是啊!”,“那以後可要麻煩村長了啊哈哈哈”。

故事詳解區塊鏈的起源 通俗易懂

於是,在小鄭的提議和眾人的附和下,鹿谷的“紙幣”制度正式開始施行,並且還製作了好幾種流通面額的紙幣,為了方便村民們日常購買的需求,真是方便極了呢!

一段時間過後,村民已經適應了這種新的支付方式,眾口相傳之下原先還不太信任使用紙幣的村民也將自己家裡壓箱底的黃金拿到村長家兌換了紙幣。

慢慢的,村長開始有了怨言,首先每天的工作量實在太大了,要麼換紙幣要麼換黃金,村長不堪其擾,而且長此以往由村長簽發的紙幣數量已經非常恐怖了,再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下去,村長一個人是肯定應付不來這種問題的。

於是聰明的小鄭又想了個辦法,在鹿谷第109次村民大會上提了出來。他說:“大家把各自的紙幣都交上來吧,我們村支部統一銷燬,然後用賬本記下每家每戶上交的紙幣,核實數量之後記下每家應該有的黃金數量,以後大家交易的時候就打個電話給村長就行了。舉個例子,小林不是經常跟小李換五花肉嗎,以後你們換的時候給村長打個電話,各自說明一下情況,村長就會在賬本上相應的增加和減少兩個人的黃金持有量,這不就得了嗎?”

故事詳解區塊鏈的起源 通俗易懂

眾人目瞪口呆,不愧是村長家的孩子啊,腦袋瓜子就是好使啊。

於是,又一次以村長為中心的貨幣改革開始了,這次中央集權的貨幣制度愈發的深刻了,村長一人獨攬大權,每家該有多少錢,村長一人說了算。剛開始村民們由於對村長的信任,並且村長也一板一眼的正確記錄下每個人的開銷與收入,兩者之間相安無事。

好景不長,長期以來村長用來記賬的賬本破損嚴重,因為幾乎每天都要有村民過來要麼換紙幣要麼換黃金,賬本已經不堪重負,有的賬目甚至因為磨損嚴重已經看不清楚了。這時候村長就拿了一本新的賬本試圖修復已經模糊不堪的舊賬本。有些實在是模糊到看不清楚的賬目就只要憑著村長的記憶去修復了,鹿谷現在的賬目已經非常繁雜,可想而知出錯是必然的,很多的村民在打電話給村長記賬的時候就發現了,明明我的賬目裡還剩下好些黃金,怎麼到村長這就沒有了呢?於是鹿谷的第110次村民大會召開了。

“村長村長,我的賬戶裡還剩下100塊黃金呢!怎麼就沒有了呢?”,“村長,我也還剩90多塊呢!”。村民們一口一句的說著,但是村長心裡有數,他手上根本就沒有保存有像村民們說的那麼多的黃金,但是現在苦於賬目模糊不堪,已經無法查詢到每個人說的實際存量的真假了,這該怎麼辦呢?

“都靜一靜!”村長說到,“既然大家都說自己還剩那麼多的黃金,那這樣吧,大家各自都去找能證明你黃金存量的人過來,可以是跟你交易過的商販,也可以是能證明你資產的鄰居。只要事實證明你確實有那麼多,那我就把帳給你記上!”

村長這麼一說大家都逐漸安靜了下來,想了想過後這確實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這時村長趁勢又說了:“以後大家就自己記賬吧,各自把各自的賬目都記下來,但是為了確保賬目的正確,需要至少六個村民確認交易屬實過後簽名才能算數,並且要在各家的賬目上記錄下來,我們每過一段時間就把所有人的賬本都拿出來統一一下,這樣假設有誰的賬本與其他大部分人不符,我們也可以以大部分人的賬本為準。”

故事詳解區塊鏈的起源 通俗易懂

村長這麼說其實也是因為自己年紀大了,記賬這種事情又這麼繁瑣,如果還是以他為記賬中心的話難免不再出錯,所以提出了這種想法。

大家想了想這種方式,說它好吧,他又太浪費每個人的精力,每個人都還要花時間去記賬,還得確認別人的帳;說它不好吧,它又確實是目前最合適的解決方式,麻煩是麻煩了點,但是能最大程度的確保賬目的真實有效。

於是大家就按照村長提出的這種人人記賬的方式運行了起來。

二、故事解析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對我剛剛描述的世界有了大概的畫面,現在我們來梳理一下剛剛的鹿谷裡發生的事情分別是我們現實世界的什麼真實事件。

首先早期的鹿谷是用實物貨幣也就是黃金,進行交易,這跟我們看的電視劇裡面的金錠銀錠一樣,是代表一定購買力的實物貨幣,缺點就是不方便攜帶,易損耗。

故事詳解區塊鏈的起源 通俗易懂

後來經過小鄭的建議,鹿谷改成了紙幣,也就是現代流通貨幣的雛形,由村長這樣的跟銀行一樣的中心化機構進行記賬,並且通過強大的信用背書進行紙幣的發行,這種方式的優點在於方便,而且記賬省心,但是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中心化的信用背書問題,只有當信用強大到足夠可信的時候,這種模式才能採用。

故事詳解區塊鏈的起源 通俗易懂

再往後的鹿谷通過打電話的方式告訴村長每個人交易的金額,村長不再發行信用貨幣,這就像我們現在常用的銀聯支付、支付寶一樣,中心化機構不再給你紙幣,只需要告訴中心我們消費了多少,他就能幫你把帳記好。簡單地說就像支付寶,我們只知道數字但是不用再通過紙幣交易。

故事詳解區塊鏈的起源 通俗易懂

再往後就是比特幣的模式了,每個村民都有自己的一個賬本記賬(分佈式記賬),每個村民之間互相告知並證實交易真假(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

總的來說比特幣的誕生就像故事中的鹿谷一樣,源於前人對於貨幣體系的不斷的探討和摸索。中本聰也是結合了前人的許多技術和經驗,才誕生了比特幣,而比特幣這項貨幣體制上的創新的底層技術,我們叫它區塊鏈,它作為一種使數據庫安全而不需要行政機構的授信的解決方案被應用於比特幣。

當時中本聰甚至沒有給這樣的一個技術命名,2008年10月,在中本聰的原始論文中,“區塊”和“鏈”這兩個字是被分開使用的,而在被廣泛使用時被合稱為“區塊—鏈”,到後來才被變成一個完整的單詞:“區塊鏈”。

故事詳解區塊鏈的起源 通俗易懂

好了,今天的《小島區塊鏈》之區塊鏈起源就到這裡了,後續我也將會持續更新《小島區塊鏈》的內容,包括一些晦澀難懂的技術,我也將會用講故事的方式輸送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