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主播背後的祕密

一個主播背後的秘密

林初一


一個主播背後的秘密

園區的直播間。


一個主播背後的秘密

林初一正在配合攝影師拍照。


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支話筒,這是網絡直播間的標配。在許多人眼裡,網絡主播也許只需要每天坐在屏幕前,以光鮮亮麗的形象示人就能輕鬆實現月薪過萬,令人心嚮往之。

然而,從一個普普通通的素人到成為直播達人,他們需要經歷哪些關卡?

前天,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來到位於九龍坡區的一家數字文化產業創新公園,一探主播成長背後的故事。

“小白”的故事

從無人問津到粉絲上百萬

4月15日,對於主播“林初一”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她做了一個新的嘗試,拍攝短視頻,在鏡頭前工作了超過10個小時。

作為一名秀場主播,23歲的她進入網絡直播行業已經三年,在全網全平臺已經擁有超100萬的粉絲。“平時主要是做唱歌、跳舞一類的直播,跟粉絲互動聊天,一聊就是4個小時以上。”林初一說,3年前,學傳媒的她跟朋友逛街時看到了主播招聘廣告,廣告上打扮光鮮亮麗的主播讓她心動報了名。

大眼睛、高鼻樑、瓜子臉……自身條件不錯的林初一幸運被選中,成為一家公司的簽約主播。

“那時候是直播小白,自己想播什麼就播什麼,有時候4個小時沒有一個人來看。”與林初一想象的不同,最開始,常常一場直播下來無人問津,甚至會招來黑粉。但唱歌、跳舞是她的興趣愛好,就這樣斷斷續續播了一年。

2018年,林初一進入產業園內一家科技公司,做秀場直播。

“有專業人士幫助我策劃直播內容,化妝造型,漸漸才有了起色。”林初一說,經過專業培訓和包裝打造後,很快她獲得了某直播平臺的新人獎,單場幾萬人在線觀看。

主播的要素

專業化定製 三個月蛻變

今年復工後,林初一想做些新的嘗試,準備入駐短視頻平臺,從短視頻引流到直播。無論是秀場直播、電商直播,最終價值都在於粉絲和流量的變現。如何實現變現,這是每個主播都要面臨的大考。

“15日拍了一天的短視頻,跳了一整天的舞。”林初一說,事實上這一次嘗試,從有這個想法到下定決心去做,再到團隊執行方案,前後經歷了近一個月時間,其中包括從網上學習舞蹈動作,再到攝影棚試角度正式拍攝。目前仍在後期剪輯中,預計在下週上線。

運營負責人小貝介紹,“以秀場直播為例,一個素人通過面試進公司後,進行基礎培訓,再到化妝造型,一般需要經過1—3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蛻變算作一個專業的直播達人。”

而對於想要成為主播的人來說,往往需要具備一些才藝或者擁有較高的顏值。“才藝和顏值至少要佔其一,舞蹈、唱歌、脫口秀、樂器、顏值等,我們會根據各平臺,製造符合主播特長和符合平臺特點的專屬內容。”小貝說,運營會結合主播自身情況,專業化定製風格路線,讓主播魅力才藝盡情展示。

此外,作為一名職業主播,你還需要具備較強的抗壓能力,可能會遇到黑粉、直播成績不理想等情況,都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應對。

如果你想成為網紅,那更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主播看似光鮮亮麗,其實我們有90%的時間都花在了‘虛擬世界’裡。”林初一說,直播前需要跟運營對接直播內容,化妝造型才能開始直播,少則四個小時一場,有時候一天做兩場,人多的時候還不捨得下線。下了直播,她們還需要進行運營數據分析和直播覆盤等等。

直播間“秘密”

不只有一臺電腦和一部手機

4月16日下午,園區的多個直播間都在進行直播,或秀場表演,或“花式帶貨”……

在這個面積近11000平方米的三層建築裡,有大大小小120個直播間,聚光燈下,主播們各式裝扮,在鏡頭前發著光。

想要直播和短視頻的關注度、曝光率,電腦和手機只是基礎裝備,互聯網平臺的推廣和曝光也必不可少。

“開園以來,我們僅在抖音平臺上就培養了主播10000多名,其中重慶本土主播100餘人,牽手多個知名品牌,打造專屬直播間,加上秀場直播,營收可觀。”園區運營總經理鄭生全說,園區從業人員已有200多人,開園當月就實現1000萬營收。預計5月達到600人左右,今年預計將完成2.1億元入統營收或1500萬元綜合稅收。

“下一步,希望能打造‘地方館’直播品牌,把火鍋等地方優秀特色和文化,通過直播形式,推向全國全世界。”鄭生全說,園區將結合文旅,在九龍坡區打造都市主題式短視頻·4A級景區,增加應用體驗式觀光,讓遊客來得了,也留得住。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王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