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教育——落後的填鴨教育,還是適合我們中國國情的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際上信息的湧入,中國式教育,彷彿一夜背上了填鴨+落伍的大帽子,不如國外的教育好,他們鼓勵發揮特長,發展興趣,因材施教等等等等,事實真的如此嗎?

分析中國式教育,自然離不開我們的國情。我們是個文明古國,華夏文明傳承了幾千年,離不開從古至今教育的功勞。那我們的教育和國情都有什麼關係?教育又是怎麼一步步發展到今天的現狀呢?

最開始,夏商及西周的教育是“學在官府”,即學術和教育都由官府把持,為貴族服務,普通人得不到教育,只能世代受奴隸主們的剝削,永無出頭之日。


中國式教育——落後的填鴨教育,還是適合我們中國國情的教育?

後來到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社會轉變成封建制社會,在這個重大變革的時期,不僅僅政治和經濟,我們的教育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這時湧現出了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等等一系列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教育,從此開始慢慢滲入了平民們的生活。

中國式教育——落後的填鴨教育,還是適合我們中國國情的教育?

到了漢代,國家大力興辦學校,推廣儒家思想,即經學教育,從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相對完備的教育體系,推行察舉制,地方長官選取賢、良、方、正的人推薦給上級,也稱:舉孝廉。這些人在經過層層的考試選拔,由政府量才錄用,這時的競爭相對公平了些,平民終於也有了改變自己命運的可能。但是這種方法還是有弊病,舉孝廉往往會被地方上的官紳所把持。

所以等到隋唐時期,察舉制被改進成了科舉制,唐太宗又進行了推廣完善,在這個更平等的制度下,很多寒門貧士都進入了政權。人才濟濟,知人善用,唐太宗造就了他的貞觀盛世。

中國式教育——落後的填鴨教育,還是適合我們中國國情的教育?

科舉制度在宋朝又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大幅增加了科舉錄取名額,也有了很多形式上的改變,但是從宋太祖開始,士子們增加了很大經濟負擔。此時科舉所需的經濟開支,不是一般農家所能負擔的,所以宋代科舉最後實是為有錢人家所包攬的。當時的蘇軾父子,本是殷實人家,但金榜題名的次年回家給母親奔喪時:“屋廬倒壞,籬落破漏,如逃亡人家”。當時甚至有“遠方寒士,殿試下第,貧不能歸,多有赴水死者”。到了元朝,由於當權者保護蒙古、色目民族的特權地位做出的不公正舉措,科舉制度進一步中落。

中國式教育——落後的填鴨教育,還是適合我們中國國情的教育?

而明朝則是科舉制度的巔峰,成為一個層次、等級、條規、名目繁多苛嚴的龐大體系。此時,只要考取了秀才,就脫離了平民,免役稅,國家提供衣食,還有政治司法特權-官員以禮相待。這時已是沒有經濟負擔,相對公平的環境了,但是明朝中葉,形成八股文,不僅體制僵死而且各種禁忌。

此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清代。康有為上書要求變革,主張發展教育、推廣西方科學文化知識。但戊戌變法不過一百零三天,便被慈禧發動的政變變為泡影。隨著清政府的滅亡,科舉制度也走到了盡頭。

中國式教育——落後的填鴨教育,還是適合我們中國國情的教育?

即使科舉制度後期有很多的弊端,但是在當時的封建社會的背景下,卻是很好的選拔機制性質的教育,在當時階級固化嚴重的情況下,平民也可以有改變階層的機會。

反觀現代美國這種發達國家,階級固化的問題其實也非常嚴重,各種貧民窟和富人區林立,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導致他們從教育的起點開始,各階層的資源就是不對等的。當時看“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時,感受就非常深刻。出身於社會底層的推銷員克里斯,想要成為股票經紀人,在他妻子的眼中就是天方夜譚。他最終為什麼成功了?是,他確實有天賦,又積極努力,但別的競爭者都沒天賦不努力嗎?我看最關鍵的是,他歪打正著藉助那個CEO的人脈認識了上層社會的有錢人,被“背書”了身份,得到了信任,所以他拿到了最好的業績,最終勝出。在那個拐點之前,他是處處碰壁,完全沒人願意跟他談業務啊。他是窮人時,他的孩子去的所謂幼兒園,就是一個偏僻街區私人小房子,牆上塗鴉著錯別字和髒話,孩子們的活動就是聚在一起看電視,當他對經營者提出異議時,得到的答覆是:“你多花錢去別家幼兒園好了!”所以,在美國,貧富差距導致了教育資源的差距,學歷履歷家庭背景又進一步鞏固了貧富差距,這個鴻溝越來越大,底層人士已經很難去跨越階層了。

中國式教育——落後的填鴨教育,還是適合我們中國國情的教育?

再看我們中國現在的教育,首先我們的9年義務教育先保證了基礎教育,讓窮人家的孩子也能上得起學。其次,公立學校讓不同階層的孩子們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最後,高考選拔再進一步選拔各項人才。這樣既保證相對的公平,又保證了絕對的數量。我們現在還是發展中國家,仍然需要大量人才參與國家的建設,我覺得現行的教育制度很公平也很適合我們國家的發展現狀。至少,我們只要足夠努力,就有實現自己目標和理想的希望,而不是被資本死死的按在泥淖。

最後,縱觀中國從建國的一窮二白到現在物資的豐富,我並不認為我們的教育是失敗和落後的。當然,針對不同的發展階段,我們的教育也在進行不斷的改革,我相信,我們一直在與時俱進,我也相信,我們中國式教育也會越來越好!

中國式教育——落後的填鴨教育,還是適合我們中國國情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