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髒亂差的 烏托邦

故事 | 最髒亂差的 烏托邦

故事 | 最髒亂差的 烏托邦

故事 | 最髒亂差的 烏托邦

故事 | 最髒亂差的 烏托邦

故事 | 最髒亂差的 烏托邦

故事 | 最髒亂差的 烏托邦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不堪入目、烏煙瘴氣、汙泥濁水、髒亂不堪。把這四個詞同時用來形容,上圖中的房間一點都不過分。髒水與灰塵起飛,抹布與被褥一色的場景,很難讓相信這些場景,出自向來以整潔聞名的日本。更匪夷所思的是,這還是日本一流大學,京都大學的宿舍——吉田寮,被稱為亞洲最破的學生宿舍!

當之無愧的亞洲最破大學宿舍!男女共用廁所,還養雞放羊,究竟如何培養出諾貝爾獎得主?

貓追雞,

有人喂牛

還養了山羊

故事 | 最髒亂差的 烏托邦

吉田寮的歷史已經超過100年,從1982年開始,學校就頻頻提出“拆除吉田寮計劃”,要求學生全體退宿,進行拆遷。而學生們的反應則是一致反對,做最堅強的釘子戶。這麼多年過去了,宿舍不但沒拆掉,還成為了一個旅遊景點,校方和學生仍然處於對峙狀態。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學生住在這裡的原因只有兩個字:便宜!一個月的房租不到3000日元,摺合人民幣200元都不到。但相應的就是”奇葩“薈萃,你能在庭院中看到雞、孔雀,甚至各種叫不出名的飛禽。而且還有山羊,關鍵這裡不是農學院,都是學生自己養的。

故事 | 最髒亂差的 烏托邦

宛如

深山裡的

世外桃源

吉田寮的宿舍大門,就像個廢棄的荒地。所有東西都胡亂扔著,破敗的房子、昏暗的走廊,讓人很難跟朝氣蓬勃的大學宿舍聯繫起來。宿舍牆壁上是隨處可見的塗鴉,有的是胡亂寫畫,有的是記錄一時感想,也有的是點評時事。

隨便走兩步就會遇到席地而坐,被一堆書包圍的學生。這裡是髒亂,但並不意味著墮落。吉田寮既出過著名的小說家,也出過諾貝爾獎得主。

有人說這裡是”奇葩“的聚集地,這話一點都不誇張,單看那髒亂不堪的環境就明白。可這些奇葩,卻遠比很多混日子的人更像學生。

從二樓俯視吉田寮

故事 | 最髒亂差的 烏托邦

這裡有餐廳,只是已經廢棄二十多年,如今變成學生的活動區。他們另闢了烹飪區,餓了就自己動手解決。當然,環境一如既往的亂。還有遊戲室,遊戲機已經不知道是誰的,反正是一屆一屆傳下來,如今都是大家共享。甚至有一個專用書房,並不是學校配備的,放著大正、昭和年代的古籍,完全是住在吉田寮的學生,將自己看完的書隨手扔在這裡,慢慢堆積成了一個書房。其他娛樂設施也一應俱全,比如有人會打架子鼓。

然而就這種環境,還不是想住就能住進來。吉田寮是一個由學生完全自治的區域,甚至學校都已經丟失了管轄能力。入住首先要提出申請,經過入寮委員會面試,新入寮生訓練考核,才能獲得入住資格。在吉田寮沒有上下級,有關宿舍的事情,沒有少數服從多數,而是需要全員同意。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表達想法, 這裡的學生是有自己思想的。這裡與其說是一個老宿舍,不如說是歷史的遺產。也許在某個角落,就會翻出上個世紀的寶物。比如1960年印刷的《銀河鐵道之夜》......

飯堂裡

舉行的

音樂會

故事 | 最髒亂差的 烏托邦

幾十年來,雖然吉田寮日益殘破不堪,周圍也丟棄著破席子和爛車胎,有礙觀瞻,但這可是學生們的天堂,宿舍裡的生活居然井井有條。沒有人會損壞公物,破壞秩序。在這裡會發現無限的樂趣。或許某張海報的下面,你會發現一張70年代的舊報紙。住在這裡的學生一起在叮叮咣咣,哦不,應該是在洗洗掃掃修修補補中發揮了無窮的想象力,對吉田寮進行了各種改造。

三年前重修的吉田寮飯堂,現在被學生用來舉行話劇和現場live,還有人在這裡上映自己拍的微電影。除了本校學生,也有很多外來的觀眾。這裡成為了學生展示自己的舞臺,成為了個性派的家,成為了文化的發祥地。

或許是這個原因,許多人都贊成“保留吉田寮”,他們保留的不是這個宿舍,而是這個建築物100年來承載的歷史、許多代人的個性。

故事 | 最髒亂差的 烏托邦

在這棟破得出名的宿舍裡,他們養雞養兔,養山羊養鴕鳥,擁有“生而為人,十分抱歉”的謙遜,做到人間失格,住在連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的複雜環境裡。

比起這樣肆意揮灑的青春,大多數人普遍經歷過的在自以為是的道德約束下的教育生活,不知到底是得到的多,還是失去的多~

許多人要捍衛吉田寮的原因,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些前人留下的東西,

名叫:學生的自由!

故事 | 最髒亂差的 烏托邦

如果說這個世界

不夠完美不夠好

一定是在等我們

親手把它變得美好

故事 | 最髒亂差的 烏托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