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正在“吃”掉互聯網

智能音箱是什麼?

如果是在疫情發生前,這樣的問題並不難回答,甚至說“智能助手”幾乎就是標準答案。但智能音箱玩家在疫情期間的場景拓展,無疑讓答案變得多元化。

各個品牌相繼推出了疫情語音播報、防疫指南、心理防疫等功能。在帶屏智能音箱領域有著絕對話語權的小度,先是聯合凱叔講故事、悟空識字、義方教育等合作伙伴卡位在線教育,又在三月底一口氣引入快手、抖音、B站、優酷、全民K歌、喜馬拉雅、荔枝直播等娛樂資源。

一連串的動作之後,智能音箱的想象空間已經被拉昇至新的天花板,逐漸完成了從語音交互到平臺服務的躍進。亦或者說,以小度為代表的智能音箱,在疊加了娛樂、教育、遊戲以及購物、社交等服務後,正在逐步“吃掉”互聯網。

01 邁向全能選手的小度

在國內的智能音箱玩家中,小度可以說是最“激進”的一派。

正如此前在文章中提到的觀點,“千箱大戰”後形成了BAM三分天下的格局,但百度、阿里、小米對於智能音箱的態度卻有所差異:阿里和小米都不缺少智能音箱之外的“備胎”,百度可能是唯一進行戰略堅守的智能音箱玩家,試圖將智能音箱從“新物種”過渡為大眾化的消費級產品。

到了2020年,BAM 三家的戰略差異被進一步放大,典型的例子就是小度在內容、技能和交互方式上的升級,經歷了“新物種”從摸索到確立的完整過程後,小度的邊界儼然沒有侷限於“智能音箱”,而是家庭場景下的“全能選手”。

尤其是在內容層面,快手、抖音、B站、優酷、全民K歌、喜馬拉雅、荔枝直播等娛樂資源的引入,小度的內容體系已經全面覆蓋長視頻、短視頻、音頻、直播等形式,甚至可以說是國內最全面、最豐富的內容聚合平臺:長視頻領域集齊了“愛優騰”三家資源,短視頻領域吸納了快手、抖音和好看視頻,音頻領域先後接入了蜻蜓FM和喜馬拉雅,以及全民K歌、荔枝直播等體驗性的內容......

小度正在“吃”掉互聯網

焦點也恰恰在於此,在智能音箱的概念誕生之初時,喜馬拉雅、考拉FM等也曾推出過自家的智能音箱品牌,但如今已經開始將精力集中到內容領域,定位於智能音箱行業的“賣水人”。也就意味著,百度為代表的技術派最終贏得了智能音箱戰爭的勝利,並試圖構建起龐大的“內容護城河”,將智能音箱的賽點再次引向內容。

原因也不難理解,智能音箱作為一款智能硬件產品,產品質量、操作系統和內容生態仍然是影響用戶體驗最核心的三個要素,創新的產品形態和語音交互的技術優勢,可以說是小度在上一賽段中跑贏對手的底氣,也是撬動智能音箱用戶需求的基石,但在當前的互聯網語境下,與用戶深度的連接、提高用戶的忠誠度,內容依舊是不可或缺的籌碼。

與之對應的是,小度的“內容護城河”並非是簡單的內容整合,而是將內容與智能音箱的交互方式進行了創新性融合。比如用戶觀看快手、抖音等短視頻時,可以隔空語音點贊、關注......

進一步延伸的話,小度思考的方向在於將語音交互、手勢控制等多模態交互與內容進行深度融合,為用戶創造個性化交互和沉浸式體驗,進而打造一套完整的家庭娛樂系統,通過豐富的內容強化與用戶的連接,並不斷串聯起基於家庭的多元場景。

從“智能音箱”到“全能選手”,或許才是小度在內容上持續發力的題中之意。

02 智能硬件的新增長極

只是在小度重新定義“智能音箱”的同時,也留下了新的疑問。

在小度的內容合作伙伴中,並不缺少快手、抖音、優酷等本身存在競對關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與百度存在競爭的玩家。小度對這些合作伙伴的吸引力在哪裡,以及百度為何要向小度投入如此之大的戰略資源?

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可以選取調研機構Canalys對外公佈的兩組數據: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銷量約為8530萬臺,同比下滑了15%,已經連續第11個季度下降;2019年第四季度,百度、阿里和小米的智能音箱銷量約為1590萬臺,雖然較智能手機的銷量尚有數倍的差距,但小度智能音箱的同比增速卻高達129%。

百度也曾向外界披露過這樣一組數據:用戶使用小度在家觀看長視頻和短視頻的平均時長不低於 146 分鐘和 54 分鐘;兒童使用小度在家學習的時長大於 30 分鐘;有超過 30% 的用戶使用小度在家進行視頻通話。其中疫情期間小度智能音箱的用戶時長增長了約50%,已經超過了不少熱門APP。

透過兩組數據詮釋的行業趨勢,聰明的玩家們自然不會錯過智能音箱的機會窗口,畢竟智能音箱可能是未來幾年內為數不多保持高速增長的智能硬件,而小度等頭部玩家已經加入到用戶時間的爭奪中。

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

百度自身也看到了兩組數據:一是用戶留存,對比安卓應用90天內5% 左右的平均留存,百度智能音箱的用戶留存卻是一條“微笑曲線”;二是開發者的高速增長,目前小度技能開放平臺上已經有超過3.8萬開發者,擁有3600多項優秀技能和30000多個付費單品,已然是中國開發者數量最龐大的對話式人工智能平臺。

小度正在“吃”掉互聯網

站在百度的立場上,構建內容生態不僅可以提升用戶粘性、增加用戶時長、拓寬目標人群的覆蓋,也帶來了更多的商業機會,比如智能音箱不單是賣硬件,還要賣價值;用戶數量和用戶時長的增加,向開發者釋放更多的機會紅利。在人口紅利消失的背景下,小度何嘗不是百度的新增長極。

而從更長遠的維度來看,小度對家庭場景的佔領以及對用戶時長的分割,同時也是需要挖掘和利用的“平臺型機遇”,通過內容和技能生態加速用戶習慣的教育,進一步夯實智能音箱的家庭中樞地位,繼而不斷挖掘家庭娛樂、家庭教育、家庭遊戲、家庭醫療、家庭電商等商業價值,在用戶、服務、行業之間構建一種新型的共生關係。

有理由相信,打造內容上的長板僅僅是小度的第一步,圍繞技能、服務的全面佈局或許也在醞釀中。

03 互聯網的無邊界時代

某種程度上說,小度的“進擊”並不讓人意外,微信就是一個先例。

從簡單的IM通訊工具進化為包羅萬象的服務平臺,等待微信的原本可能是這樣一種常見的宿命:產品的功能越來越臃腫,導致用戶體驗出現不可逆的損害,最終以“巨無霸”的身份逐漸凋零。現實中卻是另一種情形:微信的邊界仍在持續擴張,幾乎每年都有新方向的探索,但月活用戶在高達11億之後仍在繼續增長。

可以給出的解釋是,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用戶時長已經取代流量成為互聯網產品的生命線,如何佔領更多的用戶時間也就成了所有玩家需要思考的問題。微信給出的答案正是從超級APP過渡為超級平臺,比如藉助用完即走的小程序滿足用戶在社交之外的長尾訴求,同時基於社交紅利吸引合作伙伴。

事實證明,這樣的產品邏輯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借鑑,不論是阿里系的支付寶小程序,還是背靠百度生態的智能小程序,以及美團、抖音等新崛起的互聯網大戶,都在嘗試以小程序的形態構建一個相對獨立的互聯網生態。

智能手機廠商的組團反擊,也在另一個維度上驗證了“超級平臺”對互聯網舊秩序的衝擊。早在2018年3月份,華為、小米、OPPO、vivo等頭部手機廠商就聯合推出了“快應用”標準,與小程序一樣無需下載、即點即用,然後這些“快應用”出現在了通知欄、負一屏、信息流等淺入口中。

小度正在“吃”掉互聯網

如果說超級APP林立的格局讓互聯網進入到了邊界時代,諸如頭騰大戰等競爭也多半和邊界相關。如今的互聯網已然有著無邊界的跡象,有了小程序這樣的服務形態,用戶無需在不同APP間跳來跳去,即便是社交產品也可以滿足遊戲、購物、娛樂等場景,以至於水火不容的智能手機廠商也要聯合捍衛自身的話語權。

小度從智能音箱向家庭娛樂系統的演進,很可能借鑑了“小程序”的思路,但在本質上又有所不同:

一方面,小度屬於獨立於智能手機的硬件級入口,並且斬獲了艾媒諮詢評選的“2020最具投資價值智能硬件品牌”,趁勢打造出內容和服務上的長板,進一步增強用戶粘性和忠誠度,不乏在智能音箱上覆制互聯網生態的可能。

另一方面,小度佔領的是家庭場景,既是優酷、抖音等滲透力偏弱的空白地帶,又規避了與智能手機的賽道重合,有利於小度迅速整合互聯網上的優秀資源,繼而跑贏籌謀家庭場景的其他選手,逐步實現對家庭場景的收割。

沿循這樣的邏輯,一個立足於家庭場景的超級平臺正在快速成長,無邊界時代的互聯網出現了新的“收割者”。

04 寫在最後

人工智能作為互聯網下一幕的說法,幾乎成了一種行業共識,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工智能仍然被劃分為純粹的技術派,缺少改變用戶認知的現象級產品。

小度所表現出的平臺屬性,以及對互聯網服務的吸附效應,或許正在驗證人工智能時代的另一面: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的交融,正在發揮二者之所長,人機交互上的創新改變了用戶連接服務的方式,同時人工智能的載體也是互聯網服務的自然延伸。

經過兩三年的實戰和摸索後,智能音箱終於有了屬於“新物種”的雛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