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緣亞錦賽獎牌,解析中國女排二隊技術短板、三大問題還需改善

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第20屆女排亞錦賽的比賽中,以二隊陣容出戰的中國女排曾在小組賽及複賽階段展現出了亞洲頂級水準以及頑強的場上鬥志,甚至一度將本次亞錦賽冠軍得主日本女排斬落馬下。遺憾的是,在進入半決賽之後,姑娘們彷彿背上了奪冠的包袱,情緒波動增大,多次出現信心不足的情況,導致連續負於泰國女排、韓國女排,最終以第四名的成績結束了此次首爾之旅。

無緣亞錦賽獎牌,解析中國女排二隊技術短板、三大問題還需改善

本次女排亞錦賽,由於與9月開戰的女排世界盃時間上較為接近,為了更好的分配隊員精力,郎平指導決定派出不同人馬出戰這兩項國際賽事,由朱婷、袁心玥領銜的絕對主力隊員留在北京訓練基地,進行封閉訓練全力備戰世界盃,派出由劉晏含、鄭益昕、刁琳宇等幾名國家隊“常客”為主要框架的二隊奔赴首爾,征戰亞錦賽。

雖並非派遣主力陣容,不過從這支中國女排二隊的整體實力來看,在亞洲範圍內,依然位列頂尖行列。

其中,隊長劉晏含、副攻鄭益昕更是在今年的國際大賽中剛剛證明過自身實力,劉晏含在“世排聯”總決賽發揮出色,斬獲“最佳主攻”殊榮,美女副攻鄭益昕更是在東京奧運會女排資格賽中上演高光時刻,正是鄭益昕的替補登場,展現奇兵本色,徹底擊潰頑強抵抗的土耳其女排。不僅如此,二傳刁琳宇、副攻楊涵玉、自由人倪非凡都擁有著不俗的實力與潛能,結合球隊紙面實力而言,中國女排出徵亞錦賽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奪取最終冠軍。

無緣亞錦賽獎牌,解析中國女排二隊技術短板、三大問題還需改善

回顧中國女排在本次亞錦賽的全部六場比賽,可以看出隨著對手水平不同,比賽難度的增大,中國女排的自身缺點也隨之逐漸暴漏。

前四場比賽,迎戰“魚腩”球隊斯里蘭卡、印尼、哈薩克斯坦,憑藉著硬實力的絕對優勢,即使隊員並不處在最佳狀態,但贏下比賽依然不在話下。複賽最後一輪,對陣日本女排,中國女排在一傳、發球方面頻頻犯錯,好在進攻環節狀態出色,憑藉著在網口端的壓制,中國女排得以逆轉取勝。

不過接下來,在面過泰國女排和韓國女排的比賽中,當中國女排在進攻環節無法處於絕對上風,其他方面的問題顯露無疑,最終也導致連吃兩場敗仗,與獎牌徹底無緣。那麼,本次女排亞錦賽,這支中國女排二隊究竟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又會對自身造成怎樣的影響?

一傳不穩、缺乏保障、進攻無法充分施展

無緣亞錦賽獎牌,解析中國女排二隊技術短板、三大問題還需改善

其實,從本次亞錦賽的第一場比賽開始,中國女排在一傳環節就始終未達理想。包導也深知隊中一傳環節的短板所在,曾做出針對調整,讓自由人替換主攻,不善於接發球的劉晏含在後排時被替換,迴避一傳環節。

而作為副攻的鄭益昕下三路基本功還算比較紮實,轉到後排時不被自由人替換,留在場上、打滿六輪,承擔主接一傳的重任。

這一調整在小組賽中大獲成效,一方面劉晏含不用接發球,可以專心投入到進攻之中,可謂用其之長避其之短、一舉兩得。而鄭益昕在後排時不被替換,還能夠利用這名全能副攻的進攻特點,發動後三進攻,使進攻打法更加立體。如此來看,包導的排兵佈陣還是充滿新意、頗具想法。

無緣亞錦賽獎牌,解析中國女排二隊技術短板、三大問題還需改善

不過在面對日本女排開始,儘管包導做了精心的排兵佈陣,盡力彌補一傳缺陷,但面對角度刁鑽、飄忽不定的發球,中國女排陣中沒有任何一人可以充當“保障”作用,最終導致球隊在接發環節愈加沒有信心、失誤連連,一傳環節效率低下,也就意味著二傳手只能在一傳半到位甚至根本不到位的情況下進行調整傳球,而隨後的攻手只能在對方攔網球員早已到位的情況下完成暴漏性強攻,如此一來,中國女排靈活跑動、多點分散的進攻戰術完全無法施展。可以說,一傳環節的不利,是導致中國女排本次亞錦賽未能打進決賽的最大因素。

發球兩極分化、過於保守或缺乏穩定、難以給對手足夠壓力

無緣亞錦賽獎牌,解析中國女排二隊技術短板、三大問題還需改善

就在昨日,郎平首次發聲,談及了本次亞錦賽隊員們的表現,郎導一陣見血般指出了發球問題,一是中國女排隊員的發球普遍缺乏衝擊力,過於保守,其次穩定性欠缺,失誤過多。回顧本次亞錦賽中國女排對陣泰國女排和韓國女排的比賽,由於自身一傳不夠理想,導致進攻難獲成效,而反觀我們的發球卻不足以破壞對手的一傳,如此一來,中國女排定會失去場上主動,完全處於被動局面。

近年,隨著女子排壇逐漸“男排化”發展,對發球技術的要求也逐步增高,比如意大利女排的頭號巨星埃格努,已經頻繁使用男排賽場的大力跳發,寧可冒著失誤的風險,也要給對方的接發隊員施加莫大的心理壓力。

無緣亞錦賽獎牌,解析中國女排二隊技術短板、三大問題還需改善

作為亞洲球隊,中國女排在發球變化方面依然保持傳統、較為保守,多以跳飄、長飄為主,追求線路的飄忽不定以及過往及墜。不過這支中國女排二隊,發球這一技術環節卻存在兩極分化的情況,難以把控平衡。比賽中,多次出現發球害怕失誤,過度求穩的情況,也就所謂的發“菜球”,而一旦追求質量,那麼失誤也隨之增多,無法保持連貫性。這也是為何我方發球不足以破壞對手一傳體系的原因所在。

防守站位模糊、跟吊猶豫、影響反擊效率

無緣亞錦賽獎牌,解析中國女排二隊技術短板、三大問題還需改善

在現代排球防守站位中,正常情況下對方四號位進攻時,除兩名攔網隊員外,二傳手上前跟吊,也就是所謂的“邊跟”,主攻下撤防守小斜線及短吊球,後排方面,自由人卡住腰線,防守斜線,主攻“拖底”,防大斜線以及打手出界球,一般球隊均是採取此防守體系,中國女排也並不例外。

不過,在比賽中,隨著攻防強度提升,隊員注意力無法全力集中,此時能否依然清晰、準確的完成防守取位,則十分考驗一名球員的防守意識,而在防守意識層面,顯然這支中國女排二隊還不夠理想。

首先,在對陣泰國女排、韓國女排的比賽中,中國女排多次出現防守失位的情況,一旦陷入多回合苦戰,隊員們在完成救球、處理後,往往無法保持清晰思路,經常取位不夠合理、無法正面來球,導致起球難度增大,影響反擊質量。

而在跟吊環節,場上隊員也是頻繁出現猶豫不決的情況,這也使得中國女排在防吊球環節常常十分被動。在防守端的磕磕絆絆,致使中國女排的反擊效率不容樂觀,在多回合球的爭奪戰中,只得陷入被動局面。

無緣亞錦賽獎牌,解析中國女排二隊技術短板、三大問題還需改善

雖然本次亞錦賽,中國女排顯現出了一些自身技術短板,不過考慮到並非主力參戰,而且隊中年輕球員較多,在這樣的洲際大賽中出現問題也是在所難免。希望通過本屆賽事的洗禮,這支女排二隊的年輕隊員們能夠正視不足之處,在今後的訓練、比賽中不斷提高與改進,爭取在今後的國際大賽中,繼續為中國女排爭得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