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是火星人,阿里是好公司

馬雲是火星人,阿里是好公司

來不及解釋了,快上車老司機帶帶你

馬雲終於從老闆做回“老師”了。前段時間有機會跟阿里的合夥人們閒聊,今天觸景生情,有幾點不成熟的感悟,就蹭個熱點吧。

马云是火星人,阿里是好公司

1999年是個有趣的年份。

那年2月,工程師馬化騰在聽了當時紅遍全國的張朝陽的演講後,腦子一熱下海創業去了,做出了個OICQ;3月,北漂失敗的馬雲回到故鄉杭州,在西湖邊上的湖畔花園小區16棟1單元202室,用炒股賺來的50萬元創辦了一家公司,取名“阿里巴巴”,那時候他已經35歲了,對著17個創業夥伴,他說,“如果阿里巴巴在1999年不能破土而出,那麼2000年我們就戲不大了”,是啊,2000年,那就是他的本命年了;8月,畢業於哈佛商學院的邵亦波、譚海音在上海創立了易趣;10月,投行家沈南鵬拉著3個朋友,租了半個樓面,創辦了攜程網;11月,北京已經寒風習習,“書商”李國慶模仿大洋彼岸的亞馬遜,在國圖的地下室創辦了當當網;那年年底,在美國生活工作了8年的李彥宏從硅谷回國,在母校邊上的北大資源大廈創辦了百度。

那一年,按照馬雲的話來說,在互聯網上,美國已經跑出了100米,亞洲其他國家跑出了30米,而中國,只跑出了5米。馬雲高估了,1999年,中國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135億元,而亞馬遜的市值在那一年最高到了360億美刀,貝索斯身價1

30億美刀,就是說夠當時4000萬中國人花一年。

雖然大洋彼岸互聯網很熱,但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電腦還是2萬塊一臺的奢侈品,全國計算機互聯網絡用戶才剛剛890萬戶。通過中國郵政投遞的包裹總數9725.9萬件,當時郵政佔據著90%左右的市場份額,也就是全國大概投遞一億多個包裹,其中有多少個是網購的?大概沒幾個,因為那年10月,老榕贊助了一場“72 小時互聯網生存實驗”,連送貨小哥都是8848的小哥假扮的。

01

2000年,拿到融資的馬雲將阿里巴巴從湖畔花園搬進了華星科技大廈,終於到寫字樓辦公了。但不巧的是,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覺得經濟過熱了,將聯邦基準利率從4%逐漸升到6%,第一輪互聯網經濟泡沫就此破滅。

到2001年,阿里巴巴的賬上只剩下700萬美元,投資人跟馬雲說,我們投的錢燒完就燒完了,不會再給了。逼得馬雲飛往美國裁掉了辦事處,還把賺錢的業務砍掉了,所有人迴歸到中小企業服務上,就在如此困難的時候,馬雲還是吹牛,“我們的使命是讓他們(中小企業)沒有難做的生意。”

而阿里巴巴自己能否活下去都是個未知數。幸運之神眷顧了馬雲,那年年會上,他宣佈阿里巴巴盈利了。

但很快馬雲又做起了燒錢的項目,那就是淘寶。當時ebay和易趣正打得不可開交,2003年7月,在發佈會上,馬雲還是吹牛,“今天也不會跟別人講淘寶怎麼賺錢,今天我們最關心的是如何真正幫助個人電子商務交易真正發展起來。”

那時候每天下午,馬雲就在湖畔花園的草坪上脫了鞋跟員工們頭腦風暴。如果當時你走過路過聽他的講話,是衝上去握手,“哥們你說得太對了,還缺人嗎?”還是覺得又一個騙子?一念之差就是天上地下的人生。

多年後,翔哥在杭州跟阿里巴巴某合夥人閒聊,他說他當年剛去淘寶的時候,“師傅”就馬上給他分配任務,說要做淘寶上面的擔保交易產品,“當時哪像現在這麼多崗位,什麼前端、UED、SADB、AI開發,統統都沒有,我一個人什麼都幹,一個人就是產品、研發、測試整支隊伍。”可他就是幹成了,這個擔保交易產品就是後來的支付寶。

但當時,還是沒有多少人注意到它的價值。那年,雷軍將“忍痛”將燒錢無底洞的卓越網賣給了亞馬遜,把網遊作為公司的核心戰略。網遊多賺錢,靠著一款《夢幻西遊》,丁磊榮登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一名,身家超過10億美元。靠著30萬美元價格買下的韓國網絡遊戲《傳奇》的中國獨家代理權,陳天橋的盛大網絡2003年的收入就達到6.33億元,淨利潤2.73億元,而盛大網絡只有100名員工,人均利潤273萬。

網遊太賺錢了,太殘暴了。

02

淘寶還在燒錢,2003年淘寶網總成交額才區區3400萬元,當時在ebay開店上架商品要收錢,而彼時魔都很多公交車身上刷著淘寶的廣告,“來淘寶開店,3年免費”。

馬雲幾乎錯過了當時每一個賺快錢的機會。

2003年朱駿靠著《奇蹟》的代理權日均進賬200萬上下人民幣,2005年,花300萬美元引進的《魔獸世界》每天在線玩家60萬左右,每天點卡收入數百萬,當時魔都的小寧都在玩兒魔獸,朱駿那輛價值400萬的賓利跑車,他不到兩天就能再買一輛,而一輛就頂魔都市中心一套房。

對了,那一年中國首富是陳天橋。誰說魔都沒有互聯網基因,各則時候,整個大上海都知道網遊賺錢,最好的畢業生都跑去遊戲公司賺大錢。最具野心的老闆都去做地產、金融。

而馬雲在嘛?馬雲以阿里巴巴35%的股份換來雅虎10億美金,擊敗了ebay,到2005年末的時候,淘寶在中國市場份額接近60%,公司估值28億美金。

雖然阿里巴巴估值很高,淘寶也有1000萬用戶,但它依舊沒有賺錢。沒有賺錢,員工就拿不到真金白銀,以至於最慘的時候,工程師和銷售月流失10%,相當於一年換一遍人。

但這家不賺錢的公司3年後就有了一億用戶。那時候真是網購爆炸式增長的年份,從2003年3400萬到2012年淘寶網和天貓總交易額超過1萬億元,網購從佔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0.06%到去年的23.6%。

马云是火星人,阿里是好公司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阿里巴巴也成長為中國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

當年的網遊首富們,很多已經不見蹤影。哪怕還在靠遊戲賺大錢的,也在琢磨怎麼科技服務實體。

03

但馬雲最大的貢獻並不是普及的網購,如今僅限於此,他最多算是個了不起的“網商佈道者”。

那天,某阿里合夥人抽著電子煙,我抽著煙閒聊,他說,“這麼多年了,這幫老人都在。可能我也沒地方去了,我們血液裡的這個東西,真的也很難找到第二家公司的理念、文化、價值觀、使命、願景和我們匹配的了。”

我說,那是你有阿里的股票賺到錢了,我賣幾百輩子的煎餅果子也沒法像你這麼有錢,我有了錢也會談文化談價值觀和使命啊。

他倒是跟翔哥又打機鋒,“你只要真正有擔當,給社會創造價值,自然社會也會給你回報。”

我還真不信。他又說,現在人家買你的煎餅果子是不是可以刷支付寶?你老家的叔叔伯伯在淘寶上賣水果是不是賣到全國去?你要借錢週轉是不是可以點一下就能借到?這些都是基礎設施啊,我們當年碼下一行行代碼,沒想過從你身上賺錢。

想想還真是。如今阿里已經不僅僅有淘寶天貓,它有餘額寶,有生活繳費,有阿里雲,有平頭哥,等等等等。有解決你生活中點點滴滴難題的服務,也有直追亞馬遜的雲計算和拿出產品的芯片。其他對手還在講增速,它已經談論未來科技了。馬雲帶著阿里賺到錢之後,不斷砸錢去搞科技,活生生將一家電商公司搞成了科技公司。

馬雲相信中國人是講信用的,只要有好的工具,中國人就能和全世界的陌生人做生意,就能借到錢;馬雲也相信技術會使人類生活更好。他請來一堆諾貝爾經濟學家,經濟學家在臺上對人類社會憂心忡忡,而他則在臺下聽完後說,要用所擁有的一切去幫助社會更好的迎接改變。那位合夥人同我講,“我們骨子裡面相信技術革命,它會給整個社會帶來進步。”

從其他合夥人那,都能聽到這個觀點。所以說,什麼是好公司呢?當然不是論賺了多少利潤,市值多少,而是提高了多少人的生活質量,讓多少微小的人們在平臺上有謀生的機會,以及創見未來。從這個維度來說,馬雲帶著阿里在很長一段時間不關心盈利,甚至不關心上市,只想著將“吹過的牛”實現,並且最終實現,的確是好公司。

什麼是值得深交的人呢?也很簡單,你每一次跟他聊天都有新收穫,感覺他的見解和功力又進一層,他的思想打開了很多人的眼界。其實,公司也一樣。有些大佬有些公司,是越聊越乏味。在中國,值得細品的公司並不多。

商業說到底是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能長久的生意一定是以善意為底色。另一個阿里合夥人同我講一個故事,海南瓊中縣地處五指山區,是國家級的貧困縣,大山裡的女孩子,沒有其他出路,稍微長大一點就嫁人,一輩子就這樣了,逃不出苦命的“五指山”。2005年,肖山教練去了瓊中,教女孩子們踢足球,鼓勵她們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追求自己的理想。肖山一堅持就是十幾年。馬雲去海南開會時,聽到這個故事,立刻打電話給這個合夥人,馬上聯繫資助這些女孩子。

當老闆說難很難,說容易很容易,容易的就是心口如一,你是什麼樣的人,自然選擇什麼的人當高管,以此類推,公司的文化就是怎樣的。價值觀,三個字,誰都會寫,難的就是自己堅守價值觀不改變。

回到1999年,如果有人告訴你,中國這些個互聯網公司將成長為市值數千億數百億美金的公司,你會以為這個人瘋了,中國那麼窮,怎麼可能有千億美金市值的公司。回到2003年,當你看到網遊公司賺錢賺到手軟,你一定毫不猶疑投身其中。光陰過去,最後跑贏時代,卻終究是解決了人們生活問題的公司,而不是變著法子讓用戶沉迷其中掏錢的公司。能贏來未來的,也應該會是有技術實力的公司。

可能,這才是馬雲作為“老師”教會阿里最重要的課程。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