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鄉村女教師的心聲:工作了8年,我一直想辭職

一個鄉村女教師的心聲:工作了8年,我一直想辭職

導語:記錄一位鄉村教師的生存狀況、所思所想,也折射出現實的無奈,和人生的酸甜苦辣。

財大易晟

商學院

趙小娟是一名90後,也是一名工作了8年的特崗教師。

她從大學畢業擇業,到成為一名“帶班老師”,再成為一名縣裡的教研員,再到結婚生子……她的經歷,堪稱鄉村教師的一面鏡子。

以下是趙小娟口述,忠實記錄一位鄉村教師的生存狀況、所思所想,也折射出現實的無奈,和人生的酸甜苦辣。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心声:工作了8年,我一直想辞职

沒考上公務員,“只好”回家當老師

我叫趙小娟,出生在農村,是一名工作了8年的特崗教師。

大學期間,我在一家師範學校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畢業之後,我報考了老家(中國北方某個城市)的一所鄉村小學,去做特崗教師。

其實最開始,我在北京找好了工作,但是家裡一直反對,希望我一個女孩子家,工作地能夠離家近一點。

我特別喜歡北京,並不是說老家不好,誰年輕的時候都是有夢想的,覺得外面的世界好大,想出去闖蕩一下。

媽媽說:“你要不回來我就絕食。”

於是,她絕食,我也絕食。家裡的親戚朋友,都來做工作。最後,經過一番十分激烈的掙扎,我還是擔心家人,只好妥協,慢慢學著接受現實。

我也曾報考過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但那一年都不是很好考。大家都是先考公務員,實在不行再回家當老師。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心声:工作了8年,我一直想辞职

1個月1180塊,帶整個班級

我一去,就是三年級的“帶班老師”。所謂“帶班老師”,就是一個老師教整個班級全部課程,語文、數學、美術、音樂、道德與法制等。

我去那一年,一個班50多人,這在農村裡算是少的。因為那一年上學的孩子都“屬羊”,民間不喜歡“屬羊”的,所以孩子較少,等到了下一屆,一個班裡有七八十個人。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心声:工作了8年,我一直想辞职

一個老師管一個班,時間長了之後,學生就會有疲憊感。其實別說學生,就是老師們自己每天重複進入同一間教室,也會覺得很疲憊。

因為,帶班老師的任務還是很重的,一個人備所有科目的課,還要進行業務學習和政治學習,以及檢查作業。

2012年,我去第一年工資是每月1180塊,工資要壓6個月後才發。學校不提供餐飲,如果是外地的,會找一間廢舊的教室,讓他們當宿舍用。

雖然我們這裡是山區,但是物價並不便宜,2012年時候,買一雙差不多的鞋子也要三四百塊錢。

這樣的工資待遇下,絕大部分人的生活費是不夠的。

最開始那3年,我完全要靠家裡救濟才能維持生活。爸爸媽媽為了讓我安心在這裡工作,花了2萬塊錢,給我買了輛奇瑞QQ。加上油費,家裡每個月要給我補貼1500塊錢。

所以這幾年裡,離職的老師也不少,一般是外地的比較多,像內蒙或東北的老師,一個月1180塊錢,幹半年掙5000,都不夠回趟家來回路費的。

本地的離職相對較少,但都會一邊工作一般去考法院或者公務員。

之所以還有人幹,是因為有很多人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尋思著這也算是一個“鐵飯碗”。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心声:工作了8年,我一直想辞职

村裡的老師,都想往縣裡跑

我記得第一年時候,學校總共才12個老師。年齡斷層十分嚴重,除了50多歲的,就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中間層幾乎沒有。

村裡的年輕老師,最想要的就是被調到縣城去。

這倒不是說縣裡的工資要高多少,其實農村教師掙的錢,反而更多一點,因為有交通補貼和鄉鎮教師補貼。

主要是年輕老師大部分是從大學畢業,面臨兩種實際情況:

一種是年輕沒結婚的,需要找對象。

另一種是剛結婚,生完孩子的。

從村裡到縣裡,一般是半個多小時車程,有的隔得遠的,要開車2個小時。年輕的老師要找對象,村裡很少有合適的人選,而且在農村和在城裡找對象,層次也是不一樣的。

有了孩子的老師們,需要把孩子帶到學校去養大,但是從禮拜一到禮拜五,一個老師教一個班,從早上8點到晚上,課程安排的滿滿的,根本沒時間看孩子。就只好去每天花50塊錢,僱傭一個農村婦女幫忙帶。

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所以大部分的老師想要去城裡。縣城是個圈子社會,以前的時候,如果你家裡有後臺,能找到得力的人說上話,是可以調回縣城的。

從2016年起,縣裡給了一個政策:如果你5年之內評選有2個優秀,就有資格參加縣裡小學的招聘考試。

從那之後,老師們越來越重視年終考核。考核還是比較公正的,成績分成三部分,一個是教的班級的成績,另一個是參加縣裡講課大賽獲的獎,還有一個是發表的論文。

這是留守的鄉村教師,唯一的希望和出路。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心声:工作了8年,我一直想辞职

最大的難題:家長不配合

農村有很多留守兒童,他們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在學習上,家庭能給到的支持不是很大。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心声:工作了8年,我一直想辞职

你有時候開家長會,談一些學習之類的問題,家長不是很在乎,也不怎麼配合。但是如果你給家長打電話說,孩子打架了或者受傷了,他們立刻就會到。

其實這兩年,最大的感受是信息交流發達了,但是人心卻遠了,也更加脆弱了。

記得剛上班時候,村裡人都用普通按鍵手機,沒有WiFi,每個月30M流量,聊個QQ什麼也就夠了。

那時候雖然信息閉塞,但是家長們也不會帶頭挑事,很少會到學校去找老師吵一架,或者打個市長熱線什麼的。

有了智能手機後,大家刷新聞越來越多。網上爆出個別老師的極端行為,導致家長們很恐慌。在這種情緒下,很多家長認為,所有的老師都是這樣子的,一遇到點“問題”,就起來鬧事。

我在工作中,就遇到不少這樣的事情。

一些家長是明事理的,說孩子不聽話,千萬別慣著他,一定要教育好他,不聽話你就打他。

有一次,學校裡有一個特別負責任的老師,遇到一個小孩子特別淘氣,不認真聽課也不寫作業,老師很生氣,打了他一巴掌。

等到了週末,孩子去了他姥姥家,說了這個事。他姥姥特別溺愛這個孩子,就很生氣,召集了村裡好多人,在星期一放學之後,堵在學校門口鬧事。他們還在縣城的貼吧裡,發佈各種信息,說老師打孩子,要去縣醫院做鑑定等。

其實說實話,在大城市裡,老師們肯定是不打孩子們的。

但是在中國的縣城裡,你說完全不打孩子,那絕對是冠冕堂皇的話。

有的時候,老師們“恨鐵不成鋼”,難免就會嚇唬他,說不讓他上學了,甚至會對學生罰站,用小木棍打手等。就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樣,有的時候不聽話,也難免打他兩下。

但是像網上傳的那樣“往死裡打的”,這種情況是極少極少的,我8年裡,甚至後來到了教研組巡檢,也一次都沒遇見過。

後來,那個老師和校長,只能去給家長低頭道歉,說盡了好話,賠了幾千塊錢,才總算把事情平穩下來。

等到了6年級的時候,為了提高畢業成績,學校會給一個班級配備2個老師。我是語文老師,還有一個數學老師,是一個說話特別溫柔的人。

帶了這麼多年,一點點看著學生們長大,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老師們對學生是很有感情的。

但是6年級的學生最不好帶,現在的孩子都早熟,懂得也特別多,經常上網學一些東西,但缺少甄別和判斷能力。

2018年的6月,距離畢業還有20天。數學老師因為一個孩子不聽話,心裡一著急,打了他。他家長是一個個體戶,來學校鬧事。但這個家長比上一個通情達理一些,老師在班裡給學生當眾道歉,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後來,學生們跟我說:“等畢業後,謀劃著把那個老師給打一頓。”

當時我想,老師們也太弱勢了,這樣下去,誰還敢再去認真地管學生?不要總拿著北京、上海那種最頂尖的學校去比,如果你到過農村,你就知道在當下情況,老師們沒有權威,學校就亂了。

實際上,全中國那麼大,總會出現一些有問題的老師。但這並不代表現實中,所有的老師都是這樣的。可以說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非常敬業,非常疼愛自己學生的。

放眼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勤勤懇懇默默奉獻的大多數,和敗壞整個行業的“老鼠屎”。

然而,就在我的沮喪還沒有平復的時候,另一件讓我更加沮喪、無助的事情,發生了。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心声:工作了8年,我一直想辞职

一位老師的父親,住進了ICU

2019年時,縣裡有位老師發生了一件更慘烈的事情。

一位學生淘氣,老師就比劃了他一下,監控顯示沒打著(就當打著他了吧)。學生的家長在縣裡有權有勢,特別牛的那種,家長不願意了,非要讓學校開除老師。

當時,校長几個人親自去這個學生家裡登門解釋,畢竟孩子什麼事情也沒有,而且學校招聘一個好的老師也不容易,希望得到諒解。

這個校長也算是在縣城裡“有頭有臉”的人了,家裡也有人在政府當“官”。但即使這樣,學生的家長硬是沒讓校長進門,一點面子都沒給。

其實這種情況,按照正常手續,老師給你登門道歉,或者賠點醫療費、精神費什麼的都行,但對方仗著自己有權有勢,就是不依不饒。

後來,這個老師自己也挺生氣,回家跟父母說了此事。他父親很激動,一下子出現腦溢血,住進了ICU,一天少說萬八千的錢。

這個老師十分痛苦,說:“好,你們不是願意折騰嗎?我爸要是醒過來就沒事,要是醒不來,這事咱沒完。你們也是當官的,我就不信你們不怕。”

當這個老師真的豁出去之後,那邊也就軟了下來。事情才慢慢地過去。

這種事情發生多了,老師們肯定特別受打擊,但幾乎沒有任何辦法,只能慢慢地自我療傷。等風波過去之後,工作還是要按部就班地去做。

不管怎麼被捏來捏去,畢竟,在縣城裡,這也算是一份“正經的工作”,誰也不想捨棄它。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心声:工作了8年,我一直想辞职

工作了8年,我一直想辭職

我自己也遭受了不少打擊,主要來自於莫名的指責和辱罵。

我從三年級開始帶班的,學生在一二年級的時候,語文成績一般都是90多分,到了三年級時候,就考80多分。

家長們以為老師教的不行。於是,20多個家長聚在一起,找到校長,要求換老師。

我只好出來給解釋,是因為二年級轉三年級的時候,多了課外閱讀和作文,這類開放的題目,分數自然要下降一些,這是普遍現象。而且,全縣16個學校裡,我們班級的學生有兩次大考,平均成績一次第3、一次第4,都名列前茅。

但是家長們還是會質疑,我也只能跟他們說,你們願意鬧就鬧吧,我覺得我教的沒有問題。

校長就只好不斷地出來解釋,來做工作。後來事件平息了,但對我的打擊很大。

工作了4年以後,因為我曾經在市裡參加班主任大賽獲得一等獎,被調到縣裡的語文教研組,全縣6個年級的語文試卷都是我出的。

當然,眾口難調,不管怎樣,都會有一部分人不滿意,也會有很多傳言,因為他們覺得,教研員應該是由年歲比較大,教了半輩子書的人來當的。覺得你年輕,專業能力就是不行,並且,很容易就引申到人身攻擊上去。

其實,這8年裡,我一直想辭職。

但主要是顧及父母,怕老家裡的人承受不了。能夠推動我不斷進步的,主要是自己不甘心落後,不是什麼“對教育事業的理想”。

這樣說也許不好,但這絕不是我一個人的想法,因為鄉村教師這個職業,無論從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承載不了太多的理想和追求。

其實我算是好一點的,因為沒有車貸、沒有房貸。但是結了婚以後,就不能總靠家裡救濟了。

現在,工資漲了一些,一個月兩千多點,養孩子也要花掉不少錢,早教、將來上輔導班,再加上這幾年物價飛漲,這些都是很實際的問題。我愛人十分熱愛教育,他當高中老師。工作8年下來,我們兩個人所有的積蓄加起來,不超過10萬塊錢。

有時候我會想,萬一將來父母生病了,需要人照顧,我一沒錢,二沒時間,該怎麼辦呢?實在不行,也許我會把現在的房子賣了吧。

我想了很多。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心声:工作了8年,我一直想辞职

我有一個夢想:

希望未來中國,

“沒有工作當老師”不再成為常態

儘管這些年來,生活和精神上的壓力很大。但是,教書帶孩子,仍然是生活中最幸福的事情。

就跟自己養孩子一樣,孩子淘起氣來,有的時候你恨不得“打死他”、“扔了他”,孩子可愛起來,瞬間就把你的心都給萌化了。老師們常常說:“如果拋開學習成績,每一個孩子都像天使,都特別懂事,特別體貼。”

這幾年,得益於國家政策,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確實好了很多:

屋子裡冬天有了暖氣,不用再燒煤爐子了。有的學校夏天也裝上了空調,裝上了飲水機,學校也把傳統那種用粉筆的黑板,換成了電子教學板,老師和同學們再也不用吃粉筆灰了……

但是,老師這個工作本身,越來越沒有尊嚴和價值。在縣城這樣的圈子社會里,人們常說“當老師啥用也沒有,頂多給學生借本書。”

所以很多人沒有別的工作就想個辦法當老師先湊合著,一旦有了其他工作,很少有人願意繼續留下。

教育是一件關係國家長遠未來的大事,學校需要的不僅僅是一流的基礎設施,更需要一流的教育名師。

希望國家能重視鄉村教師的教育尊嚴和價值。

往大了說,我有一個夢想,希望未來中國,“沒有工作才當老師”不要再成為一種常態了。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心声:工作了8年,我一直想辞职

採訪後記:

師者有尊嚴,教育才能有底氣

——本文作者 孫允廣

也許在很多人眼裡,鄉村教師是一份輕鬆又沒有壓力的工作:教幾個小孩子,一週上5天班,週六日雙休,一月幾千塊錢,一年13薪,還有寒暑假……

甚至有的領導也會說:“現在給的生活補助也多了,評職稱的名額也多了,鄉村教師很幸福啊。”

如果真如外人眼裡那麼輕鬆、那麼美好,為什麼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到農村?為什麼那麼多的鄉村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離開這個職業呢?

不入一行,就不知道這一行的難。鄉村教師的很多無奈和痛苦,外人無法感知,他們的壓力,並不比誰輕。

教師是人,是人就要養家餬口,就要談婚論嫁,就要去追求工作的價值和幸福感。

在新華社《半月談》記者的調研中,許多農村教師迫於生活壓力,為補貼家用,開發出了多種多樣的“第二職業”:

有的老師在教課之餘或者寒暑假外出打工。

有晚上開出租的。

有暑假跟著建築隊出去綁鋼筋的。

有幫村民蓋房搬磚的,有到周邊工廠打臨時工的。

都說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教師是辛勤的園丁,他們要負責“施肥,剪枝,澆水”。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我們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一味強調教師們的默默付出。每一個辛勤工作的勞動人民,都“配得上”好生活。

希望未來中國的教育事業,不僅僅要關注基礎設施,更要關注每一位老師。“少年強,則國強”,他們是讓中國少年強起來的無數個“燃燈者”。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師者有尊嚴,教育才能有底氣,國家才會有未來。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心声:工作了8年,我一直想辞职

點擊“圖片”進入開戶詳解流程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心声:工作了8年,我一直想辞职

知乎熱議:窮人跨越階級有多難?

這篇文章最早是回答一個知乎問題,後來在微信上已經發過一次,可能有用詞不當,發出來很快就被刪了。不過發在知乎上發了後一直沒被刪,而且反響非常好,剛才了看了下,已經三百萬閱讀、26000+個讚了,在知乎也是熱帖。

一般社會初期的時候都比較平等,有點像把水和油使勁搖一搖,在一段時間內混在了一起,但是靜置一會兒,慢慢就恢復到水油分離狀態了,各個階層會形成明顯的界線。這個不要覺得不合理,全世界都這樣,古代現代也都這樣。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心声:工作了8年,我一直想辞职

文章僅為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文中內容僅供參考交流,不作為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財大易晟商學院(ID:Ethan-BusinessSchool)除發佈原創乾貨以外,致力於優秀文章精選、精讀與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將盡快處理。聯繫電話:4006010026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心声:工作了8年,我一直想辞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