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碎雞蛋,中國保姆和外國媽媽處置方式差異很大,值得深思

文|奶寶育兒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說到教育,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但萬變不離其宗,育兒的終極目的,無非是教會孩子生存的技能和本領,讓孩子成年以後能夠獨立生活,自食其力。但在中西方國家,孩子的教育方式差別卻很大。

孩子打碎雞蛋,中國保姆和外國媽媽處置方式差異很大,值得深思


案例

漢娜是一名在西方國家生活的中國人,而她的工作是一名保姆。

一天,她正在廚房收拾衛生,突然家裡的小主人科迪跑了進來,他熟練地拿過旁邊的小椅子放到冰箱前,然後站在椅子上打開冰箱,試圖拿出放在冰箱最上層的雞蛋。

然而,由於個子不夠高,他踮起腳後沒站穩,不小心把雞蛋掉在地上摔碎了。

孩子打碎雞蛋,中國保姆和外國媽媽處置方式差異很大,值得深思

科迪一時間有點懵,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了。漢娜立馬說道:沒事的,我來收拾就好了。

這時,科迪的媽媽發現了廚房裡的異常,走了進來。瞭解情況後,她讓科迪自己收拾地上的“殘局”。

漢娜解釋道:這是我的工作,我來打掃就好了。

科迪媽媽顯然不這麼認為,她蹲下來對科迪說:漢娜阿姨已經做完了自己分內的所有工作,卻因為你的疏忽,導致廚房變髒,所以這份勞動應該由你來完成。科迪,你是一個紳士,應該明白要為自己做過的事情負責,對吧?

孩子打碎雞蛋,中國保姆和外國媽媽處置方式差異很大,值得深思

科迪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隨後便拿起工具開始清理地上的蛋殼和蛋液,最後還用溼巾把地擦了一遍,宛如新的一般。這期間漢娜想上前幫忙,都被媽媽拒絕了。

最後科迪又重新拿了一個雞蛋,交給漢娜,表示自己想吃蛋撻,然後就開開心心地跑出去玩了。

事後,媽媽跟漢娜說:雖然孩子打碎雞蛋是一件小事,其實誰收拾都無所謂的,但我更希望通過這件事,來教會科迪一些道理。

孩子打碎雞蛋,中國保姆和外國媽媽處置方式差異很大,值得深思


分析

就是這樣一件特別簡單的小事,中國保姆和外國媽媽的處置方式卻差異很大,值得我們深思。

在我國,父母基本不會讓孩子做任何危險的事,而像案例中這種不小心犯的小錯誤,都是由父母負責打掃,孩子只需要記住以後不要亂碰雞蛋就好了。

孩子打碎雞蛋,中國保姆和外國媽媽處置方式差異很大,值得深思

但在西方國家,從小就會告訴孩子,自己做過的事要負責,犯錯了不能指望別人來替自己“擦屁股”。而在孩子成年後,大多需要搬出去獨自生活,父母也不會再給孩子提供生活費。

孩子打碎雞蛋,中國保姆和外國媽媽處置方式差異很大,值得深思


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1)適當放手

新生兒是脆弱的,吃喝都需要父母親手照顧。

但隨著孩子長大,很多事情都可以獨立完成了,父母沒必要繼續扮演“保姆”的角色。

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面對,比如吃飯、收拾玩具、疊被子等,這些都是一個人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生活常識,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處多多。

2)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在生活的一些小事上,父母完全可以給孩子自己決定的權利,比如今天穿那件衣服,晚飯吃什麼,或者是每天的作業什麼時候完成等。

孩子經常自己做決定,會充滿自信,更加獨立自主,也會變得有擔當。

3)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世界萬物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充滿陌生的。而在探索的過程中,犯錯是在所難免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嚴厲的批評,這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父母應該藉助孩子犯的每一個錯誤,來給孩子講授一些做人的道理,幫助孩子不斷成長。

孩子打碎雞蛋,中國保姆和外國媽媽處置方式差異很大,值得深思

孩子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脆弱,父母要適當學會放手,讓孩子獨自去面對困難,慢慢了解萬物的規則,在不斷的犯錯中積累經驗,才是成長。

奶寶育兒堂,為0-13歲孩子提供專業的教育指導。關注我,做孩子成長路上的完美型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