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基金丨義烏綜合保稅區獲批,杭州灣又迎新機遇

近期,國務院同意設立義烏綜合保稅區,標誌著浙江省海關特殊監管區改革創新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海關特殊監管區隊伍進一步壯大。南華基金表示,綜合保稅區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平臺,對發展對外貿易、吸引外商投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發揮著重要作用,義烏綜合保稅區的設立有助於提振杭州灣區內企業的海外業務。

義烏綜合保稅區是在義烏保稅物流中心(B型)基礎上的一次創新升級,規劃面積1.34平方公里,是義烏市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橋頭堡,為義烏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開放平臺支撐。義烏綜保區另一特色是保稅展貿,將實現“保稅+跨境+旅遊+體驗”“保稅+展示+體驗”等模式的業態創新。

南華基金指出,Wind數據顯示,南華中證杭州灣區ETF的100家成分股中,有24家公司2019年上半年的海外業務營收佔比高於10%。根據批覆要求,義烏綜合保稅區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開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等業務,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型保稅服務業等行業項目。義烏綜合保稅區的設立將給杭州灣區域內上市公司帶來新機遇。

浙江省是進出口貿易的大省,歐盟是重要的貿易合作伙伴,“一帶一路”國家未來的貿易佔比有望提升。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浙江省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3萬億元大關,增長8.1%,佔全國進出口總值的9.8%。其中,浙江對歐盟及主要新興市場出口保持增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比重攀升。2019年,浙江對歐盟出口5012.8億元,增長7.5%,佔全省出口總值的21.7%;對東盟出口2521.3億元,增長24.7%,佔全省出口總值的10.9%;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05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長16.7%。

南華基金丨義烏綜合保稅區獲批,杭州灣又迎新機遇

南華基金表示,受海外疫情影響,目前國內外貿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但進出口數據同比下行速度已逐漸放緩,2020年3月,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顯示,全國出口(以美元計)同比下降6.6%,前值為-17.2%;進口同比下降0.9%,前值為-4%。歐洲和美國的確診數據逐漸出現見頂跡象,以及各國政府出臺多項政策,宏觀經濟有望逐漸恢復。浙江省作為外貿大省近年來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根據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推進落實“探索實施海關特殊監管區+開發區管理模式”,加快浙江省海關特殊監管區改革創新。南華基金認為,此時國務院批准設立義烏綜合保稅區,對杭州灣區來說有著重要意義,有利於推動區域內企業轉型升級,促進業態創新。

南華基金相關人士表示,杭州灣區位優勢突出,產業基礎完善,文化底蘊深厚,營商環境良好,是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南華基金一直以來格外重視杭州灣區的投資研究,充分發揮“浙江地利”的優勢,深耕精研做出基金公司的浙江特色。南華基金髮行的杭州灣區ETF主要投資於杭州灣區內100家優秀上市公司,杭州灣區ETF聯接基金(基金代碼:A類007842,C類007843)也在發行中,為投資者分享杭州灣區域內上市公司成長紅利提供了有效途徑。杭州灣區無論短期長期來看,都具備良好的投資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