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迪加爾 一座城市給兩個邦當首府

昌迪加爾(旁遮普語:ਚੰਡੀਗੜ੍ਹ,印地文:चंडीगढ़ ;當地發音:[tʃə̃ˈɖiːɡəɽʱ] 聆聽;英文:Chandigarh)

同時兼任旁遮普邦及哈里亞納邦兩個邦的首府,但不屬於兩個邦的任何一個,而是作為印度的一箇中央直轄區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昌迪加爾是一座規劃城市,市內街道成方格狀

昌迪加爾 一座城市給兩個邦當首府

昌迪加爾是從平地興建起來的新城市。 1951年法國建築師勒·柯布西耶受聘負責新城市的規劃工作。他制定了城市的總體規劃,並從事首府行政中心的建築設計工作。 昌迪加爾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乾旱的平原上,面積114平方公里。人口連郊區45萬(1981)。市區多法國式建築,劃為30個長方格形,行政區位於北部,西為大學區,東為工業區,市中心有綠色地帶與空曠處和寬狹不同的道路系統。工業有紡織、縫紉機及零件、玻璃、科學器材等。有航空站。昌迪加爾是一座規劃城市,市內街道成方格狀。

1947年印巴分治後,原旁遮普省被一分為二,東部屬印度,西部歸巴基斯坦,原首府拉合爾屬巴基斯坦轄區內,使得印度的旁遮普邦沒有了首府。東旁遮普地區的所有城鎮於分治前即已缺乏食水或水渠等公共設施,甚至連學校和醫院也沒有,分治後更因接收巴基斯坦逃來的難民而使人口倍增,不足以應付行政首府所需。為了解決這問題,同時為了安置部分的難民,於印度第一位總理尼赫魯的大力支持下,印度政府決定於新德里以北240公里,羅巴爾(Ropar)行政區甚瓦利克(Shivalik)山麓下劃出114.59平方公里土地,興建新的首府,以該地一座村落命名為昌迪(力量之神)加爾(碉堡)。

昌迪加爾 一座城市給兩個邦當首府

其時印度旁遮普邦內西北部以說旁遮普語的居民為主,而東南部則以說印地語的居民為主,兩個地區經常發生矛盾,故此於1966年11月1日,印度政府將旁遮普邦東部劃出成為新的哈里亞納邦,而昌迪加爾則位於兩個邦之間。由於兩個邦均希望昌迪加爾劃入自己的一部分作為自己的首府,故此印度政府決定將昌迪加爾劃為中央直轄區,不屬任何一個邦,但又同時作為兩個邦的首府。

昌迪加爾人口為808,796人(2001年數據)。人口中印度教佔78.6%,錫克教佔16.1%,回教佔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