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科爾沁旗:“中國草都”爭創“中國牛旗”

石景君


阿魯科爾沁旗:“中國草都”爭創“中國牛旗”


 2020年,為實現肉牛產業高質量快速發展,阿旗選定並集中打造20個肉牛專業示範村。示範村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初步達到了高水平發展,引領示範作用愈來愈明顯。已經開展集中冷配改良、大數據管理試運行、機械設備設施配套及新技術培訓推廣等,深受農牧民歡迎,示範村養殖戶參與熱情高漲。

  示範村集中開展公益性肉牛冷配改良,保障受胎率。旗農牧局從赤峰賽奧牧業、河南鼎元種業、通遼京緣牛業及內蒙古中農興安種業等種公牛站選擇優質肉牛凍精,集中在村部公益性供應養殖戶。同時提供輸精外套、手套等配種耗材。示範村在村部建設肉牛技術服務站,服務室配備顯微鏡等檢測設備,隨時監測精子活力。蘇木鄉鎮農牧中心、嘎查村與改良技術員簽訂服務合同,經培訓合格的改良員從示範村技術服務站領取凍精,為養殖戶完成輸精,保證受胎率達到90%以上。

  通過集中組織冷配,建立肉牛檔案信息系統。示範嘎查村集中開展冷配改良後,統一納入肉牛檔案信息管理,每戶配備一本《肉牛檔案手冊》,要求改良員和養殖戶必須製作檔案。同時,示範村加入了赤峰市昭烏達肉牛大數據平臺,每完成一頭母牛配種,可用手機作為輸入終端,為母牛拍照,填寫母牛相關信息並上傳,計劃通過兩年時間完成全旗母牛大數據建設。隨著赤峰市肉牛大數據平臺建設,最終建立起肉牛及產品的可追溯體系。

阿魯科爾沁旗:“中國草都”爭創“中國牛旗”

  為示範村及養殖大戶配備TMR機(全日糧飼草料攪拌機)加快推進肉牛養殖機械化。飼養管理水平決定肉牛產業實力,飼草料質量和飼餵方式是肉牛產業基礎,當今世界上肉牛養殖最推崇全日糧混合技術。阿旗養殖戶家家種植玉米青貯,有了TMR機可以將青貯與苜蓿、秸稈等乾草充分混合,確保肉牛採食飼草料更均勻,保證飼餵效果。目前,全旗圍繞示範村已配套容量6立方TMR機45臺套,肉牛飼餵方式機械化和自動化時代已經啟動。

  圍繞示範戶強化技術培訓,保證肉牛產業科學健康發展。依託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訓,旗農牧局技術人員走進肉牛養殖戶,開展切合生產實際培訓,普及養殖實用技術。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畜牧專家組織養牛戶參加“全國青貯大會”網上培訓學習,通過微信群開展疫病防控和飼養技術互動交流。疫情解除後,農牧局抓緊農閒時間組織實訓,在養殖戶牛圈中手把手教人工授精操作,選擇老技術員帶徒弟的模式,培養農牧民成為兼職肉牛改良員。實踐證明,示範村技術員組成服務技術隊,使冷配改良公益性發展更好、改良服務質量更高、普及範圍更廣。師傅帶徒弟這種傳幫帶技術培訓模式,更易於操作,學習效果更佳。

阿魯科爾沁旗:“中國草都”爭創“中國牛旗”

  採取多種措施打造示範村肉牛文化氛圍。示範村村部製作懸掛牛產業相關宣傳圖片,從優秀種公牛介紹到旗內優秀基礎母牛展示,從肉牛草原遊牧天然綠色到生態家庭牧場種養一體化循環發展,再到依託“中國草都”高層次肉牛產業發展,展示出阿旗肉牛產業豐碩成果。展示出示範村“發展肉牛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氛圍。牧戶則把自家最好的牛圖片掛上了牆,肉牛產業文化氛圍越來越濃。

  今後,按照肉牛產業發展規劃,阿旗在3年內將建成肉牛專業村100個,帶出肉牛養殖大戶1000戶和生態肉牛家庭牧場1000家,肉牛存欄總量將達到100萬頭。屆時肉牛養殖將成為全旗農牧民收入支柱,肉牛產業將成為阿旗農牧業經濟基礎。阿魯科爾沁旗將利用“中國草都”資源,再打造出一個享譽全國的“中國牛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