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講述】周江林:乘著祖國發展的“巨輪”砥礪前行

【壯麗70年·講述】周江林:乘著祖國發展的“巨輪”砥礪前行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70週年。為充分展示70年來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光輝歷程和成就,三湘統戰聯合中新社、湖南日報、紅網、新湖南、時刻新聞聯合推出“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講述】欄目,通過統一戰線各領域代表人士的親身經歷和感想感悟,管窺70年來的歷史鉅變,感受祖國發展偉大實踐。今天推出第七期,聽周江林講述乘著祖國發展的“巨輪”砥礪前行的故事。

“全國第一家‘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民營康復醫院,中部第一家獲得國際最高認證——美國CARF認證康復機構……”15年來,湘雅博愛康復醫院乘著祖國發展的“順風車”,在院長周江林的帶領下,向著康復醫學事業發展之路迸發,用心血和汗水譜寫了一曲麴生命的讚歌。

【壯麗70年·講述】周江林:乘著祖國發展的“巨輪”砥礪前行

“趕上並見證康復事業蓬勃發展的好時代”

從小便對康復醫學有著濃烈興趣的周江林,剛步入社會毅然地成為了一名救死扶傷的“康復人”, 並於2005年在長沙東郊創辦了第一所康復醫院。

據周江林介紹,現代康復醫學是上世紀80年代才引進到中國,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制約,長期以來我國重臨床醫學、輕康復醫學的現象普遍存在,康復醫療服務一直是我國醫療服務鏈中的短板。

和歐美髮達國家相比,康復無異於物資荒蕪的年代人們對奢侈品渴望。

“在當時 ‘康復’對於大眾來說是陌生而不被認可的。人們對康復醫學的認知度不高、康復意識不足,以及缺少國家政策扶持,沒有品牌效應,保險機制缺乏有效對接,醫院開業的頭兩年可謂是舉步艱難。周江林對那時的情況記憶猶新,”要知道,當時許多國有大型綜合醫院康復科還依然是門庭冷落,民辦的康復醫院更是寸步難行。跟現在的大環境相比那是迥然不同的。”

但是困境中也有欣慰,當看到一個個患者離開輪椅、甩掉柺杖自由行動,走進學校教室、走上工作崗位、過上健康生活時,那份喜悅和自豪之情無以言表。

“真是趕上了社會辦醫的好時代,新醫改東風吹進了門。”周江林說,在國家相關政策的鼓勵和地方政策大力支持下,慢慢地“康復”也被大眾所熟知,“康復人”越來越貼近我們的生活。

2012年,周江林再次創建了全省第一所三級康復醫院——湘雅博愛康復醫院,在全國率先探索綜合醫院與專科醫院、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臨床醫學與康復醫學新機制,創造了以疾病急性期後延續性治療和早期康復服務為重點、大力推動資源縱向流動的康復醫療服務的“湘雅模式”。

十多年來,他和團隊用心血和汗水服務全省及周邊省份的5萬多位傷、殘、病患者,讓他們實現了迴歸社會、迴歸家庭的夢想。

“政策支持,百姓認可,康復醫學步入正軌”

“因病返貧、因病致貧。”這兩個詞頻頻出現在周江林的話語,作為一名省政協委員對改善殘疾人看病就醫的思考他從未停止過,並通過參政議政渠道,向社會積極呼籲,得到廣泛支持。

“時代在進步,社會對於康復的研究永不停歇。這些年國家層面政策總體來說越來越完善,百姓也從心底裡接受了康復醫學,康復事業蓬勃發展,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周江林細數著這些年的變化,喜不勝收。“譬如殘疾人就醫優惠政策,實實在在地造福了很多的老百姓。但有更多影響患者融入社會、治療費用巨大的疾病保證政策卻沒有。”

近些年,國內醫療機構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農村孩子患腦癱的病例越來越多。周江林介紹,腦癱孩子彷如“折翼天使”,早發現早治療,孩子長大後還有融合社會、迴歸家庭的可能,否則智力、運動、語言上的缺陷,將讓他們成為一輩子的家庭包袱和社會負擔。在他的眼裡,7年的系統性康復,有望換來殘疾孩子未來70年的幸福生活。

現實情況是,在農村很多患者家庭根本無力承擔治療費用,2013年政協湖南省十一屆一次會議上,周江林就通過政協平臺發聲,建議“將0—7歲兒童腦癱疾病納入2013年我省農村居民、城鎮居民重大疾病救助保障範圍。”該提案被湖南省政協列為當年重點提案,在800多份提案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優秀提案獎。

周江林的提案也起了“連鎖反應”,湖南省殘聯、財政、衛生、人社、民政等部門的推動下,在全國開先河的建立了腦癱兒童康復“醫保報銷一部分、財政補貼一部分、社會募集一部分”的“三聯”付費機制,隨後的三年時間,全省9000名腦癱兒童因此幸運的獲得了免費的康復機會。

“我們還會迎來更好的新時代”

技術創新是解除傷、殘、病患者疾苦的根本。

從填補湖南康復醫學空白到國內先進水平,周江林帶領技術團隊時刻關注我國康復醫學理論的發展,潛心研究康復前沿技術與管理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

湘雅醫院兒童康復團隊開創性地建立了“醫教結合、中西結合、家長參與、終身管理”的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模式;外科康復團隊引進和開展FSPR手術,為痙攣型腦癱兒童實施FSPR手術500餘例;成功促醒植物持續狀態患者30多人,,目前該項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在他的倡導下,湘雅博愛康復醫院創辦了全省首個腦癱兒童家長學校,交流家庭康復經驗,推廣家庭康復理念,傳授家庭康復技術,累計培訓腦癱兒童家長3000多名。使家長成為腦癱孩子永遠的治療師。

作為目前國內最大規模之一的康復醫療機構的帶頭人,周江林從來都沒有因為成就和榮譽而停滯。他總是清醒地看待自己,總是虛懷若谷地放眼世界,總是向著一個又一個新的目標和新的高度,立足湖南,走向全國。

“我們還會迎來更好的時代。”採訪過程中,周江林對祖國的發展,康復醫學事業的進步始終有著堅定的信心和鬥志,在他的內心深處一直對這個偉大的時代充滿著感激之情:“國家好,我們才好;我們好,國家會更好!” 在健康中國戰略指引下,他將孜孜不倦地在發展康復醫療事業的征程中躬身前行,艱苦求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