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互聯網掘金記:短視頻賽道擠滿中國選手

一百多年前,加州鋸木廠的工人在科洛馬附近發現了黃金,掀起了一場淘金熱潮。一百年後,神秘的印度在全球互聯網企業家的眼中閃閃發光。

過去兩年,憑藉當地運營商推廣的東風,印度互聯網蓬勃發展,在《證券日報》記者採訪過程中,駐印相關人士頻繁提出一個觀點——印度互聯網就像10年前的中國。

現在回溯2009年的中國互聯網行業,“雙11”還只是“光棍節”;聊天主要靠QQ;校內網改名人人網後擴張如火如荼;今日頭條還未有半絲蹤跡。

阿里大文娛班委、大文娛創新業務及UC總裁朱順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印度可能是僅剩的待開拓的擁有巨大潛力的新興市場,其他(國家)可能都沒有這麼大潛力。

而包括阿里、騰訊、今日頭條、YouTube、Spotify等在內的諸多互聯網巨頭加速挺進印度,市場爭奪的槍聲已經打響。而最令人關注的,莫過於中國企業在印度的短視頻大戰。

印度互聯網掘金記:短視頻賽道擠滿中國選手

1

印度經濟是全球成長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之一。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的GDP保持著6%-7%的增長率高速飛馳。一度超過中國,成為全球GDP增速最快的經濟體。

人口紅利亦不容忽視,截至2017年底,印度人口總數為13.3億,人均GDP為1709美元。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報告預測,2024年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而印度互聯網用戶具備增長速度快且普及率低的特點。根據印度市場研究機構 Kantar IMRB的報告,受到農村地區互聯網用戶快速增長的影響,印度互聯網用戶數量年增長率為18%,截至2018年底約為5.66億,整體互聯網普及率僅為為40%。

App Annie 的數據顯示,按下載量統計,印度是全球第二大移動應用市場,2017年,印度佔全球1750億移動應用下載量裡邊的580億,僅次於中國的650億。

越來越多的資本意識到,印度市場充滿機遇。

泛娛樂領域是資本湧入的主要賽道之一,螞蟻金服印度總經理Benny Chen曾公開表示,看好印度泛娛樂化產業,“印度人民對娛樂的消費就是剛需。”

在娛樂市場,美國公司Whatsapp、Facebook在社交板塊已經搶佔先機,而長視頻軟件最大的平臺仍然是YouTube,瀏覽器的主力是中國的UC瀏覽器,其市場份額達到51%,遠超谷歌的Chrome瀏覽器。

值得一提的是短視頻。2018年,是印度短視頻爆發的一年,在此之前印度幾乎沒有短視頻產品,隨後中國企業集中發力,代表產品包括TikTok(抖音海外版)、Vigo Video(火山小視頻海外版)、Like(歡聚時代旗下短視頻)以及最近獲得阿里集團投資的VMate。

2

“有的友商的做法比較猛,直接買量,直接從網紅那邊買內容,但是如何在本地留存是一個問題。”VMate CEO程道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2018年,是程道放進入阿里集團的第五個年頭,他不斷思索後提出短視頻創業構想,得到UC印度團隊的支持。

他的上司阿里大文娛班委、大文娛創新業務及UC總裁朱順炎認為,印度市場需要創業精神。資料顯示,朱順炎有過兩次成功的創業經歷,曾作為聯合創始人之一,擔任UC的COO,推動UC從工具產品成功轉型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是一位聯網創業老兵。

經過一年多的快速成長,VMate於近日獲得阿里集團億級美元的投資。在此之前,作為阿里巴巴和大文娛海外佈局的排頭兵,UC已經衍生出不同的新業務新產品。

作為先行者,UC已經深入印度本土。

2009年,UC初探印度市場。2011年,UC在印度成立辦公室,當地有一位學生應聘時帶著家長,因為家長擔心這是一家騙子公司。如今,UC的標誌與Facebook、Google等巨頭一起,被印度小販印在街頭彩色的紗麗上。

從數據來看,截至目前,UC仍然保持著印度第一大手機瀏覽器的市場地位,在印度的月活用戶達到1.3 億,UC印度信息流內容平臺月活用戶約1億。

不過,必須強調,即便是在國內已經成熟的產品形態,想成功的移植到海外市場也並非易事。

最直觀的案例是,以亞馬遜為代表的美國互聯網巨頭在中國市場上節節敗退。同理,中國公司去印度,如果是簡單的複製粘貼,照搬國內經驗,也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為什麼一些公司在進軍海外不久後就偃旗息鼓了?

朱順炎認為,第一,這些企業不捨得把最好的團隊力量放在海外;第二,迷信過去的成功經驗。做好本土化內容,是每個海外創業者都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程道放表示,“印度是個宗教國家,語言種類也很多,我們在內容和運營方面都需要有本地化團隊,把他們的創意發揮出來,這是中國企業出海時最難克服的一點。”

3

“創業的本質還是人,拿印度舉例,素質高、有海外背景且對印度有興趣,這三個因素疊加起來會發現,優秀人才非常稀缺。過去九年裡,UC在印度積累了大量的人才儲備,包括很多本地人。”朱順炎表示。

正是基於UC堅實的人才儲備,程道放迅速搭建起短視頻產品VMate的本地團隊,100多人的團隊搭建工作歷時一個月,“挑人是相互信任的過程,是雙方選擇的過程,隨著業務發展壯大,人才補給是比較順暢,從UC到VMate相當於內部轉崗。”

“我們做創新業務的目標並非僅僅打造單點的創新產品,而要開創一套持續在阿里內部加速孵化創新產品的能力、機制和體系。”朱順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我還有一個原則,要在我們的體系內樹立英雄,鼓勵‘你幹出來就是你的’,機制足夠高就讓大家煥發生機。”

在內部諸多項目中,VMate快速脫穎而出,離不開UC團隊在印度市場深厚的業務積累。而VMate選擇印度策略之一,就是在有優勢地位的市場先打開局面。

不過,朱順炎堅持認為,在產品冷啟動時,VMate獨立邁出了從零到一的第一步。“相對來說,增強團隊的獨立自主性是更重要的,獨立體現在人和財兩個方面。因此阿里對VMate採用的是投資的方式,相當於天使投資人,當然我們對創始團隊也會有股權激勵。”

採訪過程中,朱順炎多次提及,VMate只是開始,這是阿里大文娛創新業務的第一步。目前UC正在推動一批內部創新產品的孵化,分別代表了文娛消費領域不同的新形態。

你可能還感興趣:

摩天輪、票牛陷假票風波,二級票務平臺亟須規範化管理

優愛騰暑期檔大戰一觸即發,內容比拼已成行業風向標

印度互聯網掘金記:短視頻賽道擠滿中國選手

印度互聯網掘金記:短視頻賽道擠滿中國選手

印度互聯網掘金記:短視頻賽道擠滿中國選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