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網易多次錯過風口,如何從0成長為近400億美元的大公司?

20年,網易多次錯過風口,如何從0成長為近400億美元的大公司?

網易的logo

一定要做正確的事情,這個在網易叫戰略。戰略要正確,動作可以慢,看準了再跟上去,這樣風險反而還比較小,這樣別人犯過的錯誤你可能就不會再犯了。

溫馨提示:本文2437字,大約需要6分鐘閱讀。

隨著網易最新遊戲《明日之後》的推出,網易又一次受人矚目。雖然這款遊戲做的很用心,天氣、人物素材都非常不錯,但是taptap上面的評分從9分慢慢下降到了現在的2.4分,和去年推出的《荒野行動》相比,有點慘不忍睹了。

但是2018年第3季度的財報非常可觀,淨收入為168.55億元,同比增加了35.1%,毛利潤為75.47億元,同比增加了26.9%。遞延收入為73.67億元,環比增加15.9%,由此可看,網易下一季度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20年,網易多次錯過風口,如何從0成長為近400億美元的大公司?

網易第3季度財報

雖然網易近幾年的發展狀況一直在波動,但是也有突出的一面,《荒野行動》和《第五人格》推向海外市場,《荒野行動》在過去近半年裡都是“國產出海手遊收入榜”冠軍。

同時,網易最近努力調整業務,網易薄荷即將在月底停止服務,網易理財也近期下線所有產品。種種現象顯示,網易正在努力甩掉業績不好的業務,努力轉虧為盈。

1、這是一家堅持走自己的路的公司

20年,網易多次錯過風口,如何從0成長為近400億美元的大公司?

執著走自己的路的網易

儘管網易多次錯過風口,但是2012年網易就被評為“100家增長最快的公司”中的第三名,2016年被英國時報評為是和 BAT 同緯度巨頭,近幾年更是被人們評價為”悶聲發大財“的公司。

那就讓我們回顧一下,多次錯過風口的它,如何成為”悶聲發大財“的公司。

網易不霸道,不壟斷,不隨波逐流,不隨意追逐某個互聯網新概念。當其他公司都爭執著去當“風口上的豬”的時候,網易公司依然保持著冷靜的態度,認真用心做自己的事。

20年,網易多次錯過風口,如何從0成長為近400億美元的大公司?

網友對網易的評價

幾年前,在網易北京總部的設計方案敲定以後,丁磊在飯桌上的時候,問道身邊人:”你們說新樓的設計理念是什麼?“見沒有人回答,丁磊就說道:”一個字,隱“。

”隱“字就映襯了網易一直以來的發展路線和丁磊塑造的文化氛圍。丁磊一直是低調、保守地進行發展,但是騰訊遊戲的強勢,BAT的大併購爭奪戰,共享經濟的出現,易信的失利,再加上網易養豬引起的調侃,都使得網易在移動互聯網熱潮中推到了聚光燈之外。

自從由PC互聯網時代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後,特別是近幾年,行業內都紛紛充滿了對各種風口的盲目追捧,都希望成為風口上的那一隻豬,成為時代紅利的寵兒。霎時間,多家企業紛紛湧入電商、社交、O2O、直播、共享經濟等。但是,沒有平臺生態,沒有拿到移動互聯網的船票,完美錯過了這些風口的網易,卻用可觀的財報和強大的經濟實力,展現出了不一樣的精彩,令業內人士大感意外。

在這個充滿”互聯網思維“、”風口“和”唯快不破“等言論的時代,網易似乎格格不入。電商、社交、O2O、直播、共享經濟這些創新浪潮一個一個來襲,努力填滿人們的生活,擠佔風口的紅利的時候,丁磊總是姍姍來遲,他活在自己的節奏裡,要麼不鳴則已,要麼讓眾人驚歎,一直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什麼是互聯網。

同為20年的老牌互聯網企業,京東就鋒芒畢露得多。當人們談到創新、風口和互聯網的時候,很少提及網易,更多的是集中在BAT和其他企業上,丁磊和他的網易一直不顯山露水。

就是這樣一個低調的互聯網企業,可以甩出一份可觀的財報,市值近400億美元,直接碾壓新浪和搜狐,不得不讓人驚歎。

2、從0到近400億美元

20年,網易多次錯過風口,如何從0成長為近400億美元的大公司?

1997年,丁磊在廣州創辦了網易。當時對工作不滿而被辭職,他來到了廣東,第一次接觸互聯網,得知微軟出資4億美元收購了一套電子郵箱系統,他從中嗅到了商機,創辦了網易,自己研發了中文版的郵箱電子系統,銷售量非常驚人,這是他賺的人生第一桶金。

1998年,網易製作了自己的網站,推出了”個人主頁“的功能,進一步提高了網易的知名度。隨後,丁磊訪問美國,從雅虎獲取到靈感,回國後就將網站改造成了門戶網站的形式,使得網易的人氣進一步增加,也拉到了風險投資。

2000年,網易在納斯達克上市。但是不湊巧的是,正值互聯網泡沫之際。網易的股價在發佈沒多久就跌破了發行價,遭遇了納斯達克的一再停牌,狀況非常慘烈。當時,丁磊都想賣掉網易,但是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鼓勵下,丁磊堅持了下來。

隨後,丁磊解僱了他聘用的CEO。在那段時間,網易是四大門戶中最脆弱的一個,股價直接跌倒了1塊錢以下。

20年,網易多次錯過風口,如何從0成長為近400億美元的大公司?

丁磊高談《夢幻西遊》

還好的是,丁磊馬上轉向了SP領域,無線增值服務為網易注入了一口氣息,緩解了壓力。幾年後,網易做出了令人驚訝的舉動,在網遊領域進行耕耘,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結果也非常不錯,推出的《夢幻西遊》等多個產品取得了非凡的成果。

在丁磊看來,過度追逐風口和熱潮只會把自己搞死,真正的要靠長時間和資本的投入所形成的競爭壁壘。“快”不是特別重要的,精益求精、打造極佳的用戶體驗,這才是最重要的,你根本不要看競爭對手怎麼樣,因為競爭對手犯錯誤的時間還有一大把,不要因為追求速度,最後把自己搞死了。

求快的創業者最根本的思維誤區是怕錯過時間窗口,但他覺得過於強調時間窗口都是一個偽命題。比如新浪在PC端新聞做得好,可是我們在移動端通過不同時段的推送趕超了;2007年蘋果做手機,早在1993年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就已經在做手機了,但你會覺得喬布斯當時沒有機會了嗎?實際上,他最後開創了一個智能手機的時代,所以機會是隨時都存在的。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網易的丁磊從不提”風口“。每當有人問道:團購、直播和共享經濟網易為什麼不參與?丁磊回答:“天時地利人和,這就是我的禪。”

2008年的團購大戰,2009年的視頻大戰, 2011年的雲盤大戰,再到2015年的互聯網+大戰,這些網易都沒有參與。網易彷彿只願做個歲月裡靜靜划船的老人,認真打魚,關注品質,謹慎地思考與決策。不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丁磊還是英明的。每一次的風口都伴隨著血雨腥風,沒有足夠的準備與資本,只會敗兵損將。

相比網易的保守與謹慎,盛大是以野心勃勃的姿態殺入互聯網戰場。但是盛大的陳天橋早已推出了人們的視線,而網易則繼續新的征程。是網易的這份執著與謹慎使得手遊崛起,霸佔了中國移動遊戲的半邊市場;但是也錯過了很多,社交、直播、共享經濟等。也許相比較鋒芒畢露,保守與謹慎是另一種力量,宛如黑夜中的豹子伺機而動。至於這兩種力量誰走得更遠,我想,從網易和盛大就可以略知一二了吧。

當然,網易的產品不侷限於遊戲,還有網易考拉、網易嚴選、易信、網易雲音樂、雲閱讀以及養豬等等。

20年,網易多次錯過風口,如何從0成長為近400億美元的大公司?

口碑非常好的網易雲音樂

相對比於當今互聯網行業的浮躁,網易更多的是精準與觀望。讓出一定的時間窗口,不急不躁,專注品質,狠抓痛點,頷首蓄力,執著於紮根與自我完善,努力成為互聯網戰場上的倖存者,觀看網易的產品——網易考拉,網易嚴選,網易雲音樂,無一不例外。

忽略了時間,卻有了更多品質的保證。網易雲音樂的好口碑,網易考拉的極高人氣,網易遊戲的開天闢地。網易藉此漸漸拉起了自己的用戶群,一群對品質、態度和質量有著高追求的人群,而網易就有提供這些的基因。

喜歡的話就關注我哦,我是小聖。推出最有價值的內容和書籍,提供給最好的你們,愛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