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圖邂逅一場原生態經典之旅——廣州市中小學經典閱...

2019年4月25日上午,春暖花開、惠風和暢,廣州市中小學經典閱讀專題培訓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2號報告廳成功舉辦。活動旨在進一步發揮中小學圖書館在書香校園建設中的作用,營造濃厚的書香校園氛圍,推動校園閱讀,讓閱讀成為常態。本次教研培訓由廣州市教育基建和裝備中心和廣州教育學會中學圖書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得到廣東省中心圖書館委員會大力支持,全市共198位中小學圖書館老師參加學習。

在中圖邂逅一場原生態經典之旅——廣州市中小學經典閱...

活動由廣鐵一中圖書館館長廖建蘭老師主持,上海大學圖書情報檔案系副教授、管理學博士、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博士後熊靜主講。熊教授給我們帶來的是《經典的變遷與閱讀的選擇》。熊教授字正腔圓的講述,主持人甜美親切的笑容,兩者相得益彰,現場洋溢著如沐春風的愜意。

在中圖邂逅一場原生態經典之旅——廣州市中小學經典閱...

在中圖邂逅一場原生態經典之旅——廣州市中小學經典閱...

經典的變遷

熊教授從經典的概念及來源說起,指出《隋書.經籍志序》是圖書館學重要的文獻。從經典的危機到胡梁的“國學書目”之爭,她對二十世紀初期到現在經典的變遷作了一個詳細的歷史回顧。

經典閱讀的現代價值在於文化傳承

傳統典籍所構建的知識體系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需要,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朱自清在《經典長談.序》提到:經典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她坦言大學不是職業培訓機構,大學重在培養人格健全的、有文化浸染、有獨立思想、完善價值的人,中大做博雅教育受追捧就是文化傳承的最好詮釋。對於青少年來說,閱讀經典,熟讀經典,對寫作能力的提升及人文素養的培育是事半功倍的,日積月累,不斷修煉童子功,“腹有詩書氣自華”便不請自來。

亦師亦友 乾貨滿滿

熊教授接地氣的分享,眾人收穫滿滿,紛紛點贊。

1、家庭教育方面:提倡經典古為今用,女孩子起名字看《詩經》,男孩子起名字看《楚辭》,《詩經》作為我國文化寶庫裡一顆耀眼的明珠,《楚辭》作為中國文學的源頭之一,它們其中美好的名字寓意及豐富的名字內涵,能夠賦予名字一種濃郁的文學氣息。

2、經典入門方面:中學圖書館是閱讀推廣的主陣地,強烈推薦中學生讀朱自清的《經典常談》,內含10篇傳統經典,全書見解精闢、文筆優美、深入淺出,是國學入門書,也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經典指南。傳統經典閱讀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要從保護他的閱讀興趣入手。

3、經典版本選擇方面:讀書宜求善本,一是無刪減的足本;二是校注精良的精本;三是舊刻、舊鈔的舊本。

4、空間佈局方面:開闢以經典文獻為主配置或以經典文化推廣為主開展活動的閱讀空間,常見的形式包括:專架、專區、獨立房間等。經典案例有深圳圖書館的南書房及中山大學的經典閱覽室。

5、課題研究方面:中學圖書館可作所在區、市、省閱讀推薦書目的調查,數據來源於一線流通部門,觀點可靠,是很好的實證研究。

(文/沈麗華 攝影/宣澤科 審核/謝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