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警不再“撿破爛”:連海軍的驅逐艦都看不上了

眾所周知,和國外單一的海上執法力量,如“海岸警衛隊”、“海上保安廳”不同,中國的海上執法力量的構成相當複雜,包括海監、漁政、海事、海警四個主要的組成部分。不過,以上力量整合為“海警部隊”的消息終於在近日塵埃落定,而這不僅標誌著海警部隊將以超過38萬噸的總噸位登上世界海上執法力量的三甲前列,也標誌著那些“軍轉民”的執法船將再度調整身份,回到軍艦序列。

中國海警不再“撿破爛”:連海軍的驅逐艦都看不上了

圖為海警1003艦(舊舷號)。該艦原為053H型510“紹興”號護衛艦。

但不是所有轉隸海上執法力量的軍艦,都能等來“名正言順”的那一天。譬如早在2007年就從海軍退役的兩艘053H護衛艦“常德”和“紹興”,在分別改名為海警1002和海警1003之後,後者在廣東海警三支隊的服役時間極其短暫,甚至都沒能等來海警塗抹新舷號的那一天。

而前者則在改名海警44102之後,於2016年退役並讓位於最新的“054海警版”818海警船。

中國海警不再“撿破爛”:連海軍的驅逐艦都看不上了

圖為海警31239艦。該艦原為中國海軍053H2G型539“安慶”號護衛艦。

相比“江湖”、以西方造船標準和流程進行建造的“江衛”型護衛艦在退役轉隸海警船隊之後,其命運顯然要更好一些:目前,上海海警總隊編下共擁有3艘053H2G型護衛艦改造的海警船,分別由原“安慶”、“淮南”和“淮北”號護衛艦改造而成。

但在大型艦艇改造海上執法船的行列中,“江衛”的命運只能算是鳳毛麟角。為大眾所熟悉的051“旅大”型驅逐艦有兩艘在退役之後轉交於海監方面,它們分別是131“南京”艦和162“南寧”艦,但這兩艘使用蒸汽輪機的老驅逐艦根本未投入改裝,畢竟其使用效能有限,蒸汽輪機的成本又巨高無比。

中國海警不再“撿破爛”:連海軍的驅逐艦都看不上了

圖為改刷新舷號的海警3469號艦(原海軍電子偵察船)。

相比起作戰艦艇的冷,原海軍水文類輔助艦艇轉隸海上執法力量後則相當受歡迎。譬如現隸屬於海警的3469號艦,其前身名號就相當眾多,從“向陽紅-21”、“海洋-13”到852“海王星”號電子偵察船、再到“海監-169”號執法船,在其40年的服役生涯中經歷過海洋科考局、海軍和海監、海警四個時代,稱其是“四朝老臣”真是一點都不為過。

再如新編的“向陽紅五號”執法船,其前身是海軍在80年代建造的“南運830”級島礁補給艦首艦“南運830”號,此時的船齡也已接近40歲,但海警部隊是對此“一點都不嫌棄”。

相同境況的海洋調查船/電子偵察船還有海監168號艦(原名海洋-11和南調411)、向陽紅-28號艦(原名東測226)、海監47號艦(原名曙光06)等船,本文在此不再贅述。

中國海警不再“撿破爛”:連海軍的驅逐艦都看不上了

圖為早些時候(海軍改用新舷號之前)網友拍攝到的南拖154號拖船。該船目前名為海監167號。

當然,受歡迎的還有海軍退役的大馬力拖輪、破冰船、打撈救生船以及沿岸油船。和作戰艦艇恰好相反,這些輔助艦船在海上執法力量中的使用率和使用強度都要遠低於海軍。

而專為海上執法力量列裝一款裝備數量不多的輔助艦船,其成本無疑是相當高的。所以,和專用執法船漸漸取代“軍轉民”的退役海軍艦艇不同,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還能見到這些退役的海軍輔助艦船,在海上執法隊伍裡繼續發光發熱。(利刃)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