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島地名史話

近日,一個文物志願者“戲說”廈門的視頻火了網絡。解說者口才了得,但對廈門的“戲說”卻失之膚淺。十多年前,本人曾著有《廈門地名史話》一文,現再找出與讀者分享,以正視聽。

因鷺而名

-----廈門島地名史話

前言:

以鷺為名的島嶼,非只廈門獨有。僅在福建沿海,就有許多個島嶼因有白鷺生活而以“鷺”為名的,如霞浦的“白鷺嶼”、平潭的“鷺鷥島”等。但時至今日,提起“鷺島”,人們首先想起的地方,一定是廈門。

那麼,鷺島之名,因何而起?又是如何獨佔獨佔鰲頭的呢?

鷺島本無名

清朝道光十九年間,興泉永兵備道周凱在其編修的《廈門志》的卷二《分域略一》中,開宗明義就來了這麼一句蓋棺定論式的論斷:廈門,自宋以上無可考。

事實上,大部分的歲月裡, 這個如今被我們稱之為廈門的島嶼確乎只是古同安縣轄內一個籍籍無名的荒島。近年來考古挖掘的石器、陶器表明,直到3000多年前,廈門島上始有人跡。至於這個島嶼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大約要遲至唐朝中葉。根據若干至今仍有爭議的史料和族譜,唐朝開元至天寶年間,薛姓漢人和陳姓漢人從閩東的福安和閩南的漳州移民入廈門島,分別在洪濟山(即今雲頂巖)下的南北麓聚族而居,墾原為田。薛氏居洪濟山之西北,陳氏則居南面的金榜山下,時有南陳北薛之謂,史家多以其為漢族開發廈門島始祖。

嘉禾、新城及青門

按照廈門本島第一本地方誌、清乾隆《鷺江志》的記載,北宋太平興國年間(約976-983年),島上出產水稻良種,所謂“嘉禾一莖數穗”,因之取名嘉禾嶼。這大約是廈門島第一個得到官方誌書認可的正式地名了,甚至,至今廈門的許多文史資料和官方資料上仍認可此說。

不過,此段原為定論的公案,竟被一次出人意料的考古挖掘所推翻。2004年12月至2005年4月間,為配合仙嶽路的改造工程,廈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位於仙嶽路與金尚路交叉口東側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我市最重要的唐代墓葬之一的“陳喜墓”(後經證實為陳喜之孫陳元通夫婦墓地)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掘得迄今為止廈門僅見的兩塊唐代墓誌銘,即《故奉義郎歙州婺源縣令陳公墓誌銘並序》、《唐故陳府君汪夫人墓誌——唐故歙州婺源縣令陳府君夫人墓誌銘並序》。這兩塊彌足珍貴的石碑與1973年泉州出土的《唐許氏故陳夫人墓誌》相互佐證,證明在唐大曆五年至建中元年間(公元770至780年),廈門島曾有名叫“新城”。而根據《唐許氏故陳夫人墓誌》,唐大中十一年(公元 857年)時,廈門已稱為“嘉禾嶼”了,可見,“嘉禾”之名,非始於宋而是始於唐朝。

亦有研究者據晚唐羅隱為《穎州陳先生集》寫的後序中有“甲午春(陳黯)告餘(羅隱)以婚嫁之牽制,東歸青門。”一句,認為廈門島在唐朝時也別稱青門,但我覺得,僅憑一兩個人的敘述就此認定一個說法,似顯牽強。

沒有疑義的是,元朝政府在廈門島上設置了軍事機構“嘉禾千戶所”。事實上,有元一朝,“嘉禾”一直是廈門島的正式地名。

周德興、中左所與廈門城

廈門之名,由城而島,始冠全市。

明季以來,倭寇肆虐東南沿海。明太祖朱元璋為倭寇故,派江夏侯周德興於八閩海濱建五衛十二所,以固海疆。建於閩南的永寧衛,設左、右、中、前、後五所,其中的中、左兩所,即駐營嘉禾嶼,於是廈門島遂有“中左所”之名。洪武二十年,周德興築城於中左所。至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城成,命名廈門。廈門一名,自始方見於正史記載(見《閩史》、明萬曆《泉州府志》)。

關於周德興為何將中左所城命名“廈門”,史書與民間傳說莫衷一是,眾說紛紜。明萬曆《泉州府志》卷十一載:“同安縣寨十有四,西南曰廈門”。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則載:“二十三都其地為蓮坂、毫灶、吳倉,廈門……”,有史家據此推斷,嘉禾嶼西南海邊當有個“廈門村”,中左所城因建在廈門村附近而得名廈門。不過,竊以為資料單薄,似不足證。

亦有人以閩南方言考證,“廈門處於九龍江口外側,與內側的海門相對而言,為下方門戶,俗稱‘下門’,‘廈門’系‘下門’的方言諧音雅化而來”。且明朝擬話本小說中亦有廈、下通用之處,或可佐證。此說雖仍顯牽強,但以讀音論,卻言之有理,否則無法解釋,為何廈字惟有為地名時讀XIA(下)音,而在其它場合均作SHA(煞)音?

至於“大廈之門”、“華廈之門”等說,亦均有人引申詮註。清人薛起鳳在《鷺江志.總論》裡說,“鷺島者,泉東南島也,以其為泉之門戶,故曰門也”;“鷺島四面環海,為漳泉之咽喉,臺澎之門戶。”周凱則在清道光《廈門志》的序文裡說:“廈門處漳之交,扼臺灣之要,為東南之門戶。”,大抵均取廈門為門戶之說。不過,從廈門所處的地理位置來講,似乎倒也不無道理。

儘管爭論不休,但不管如何,廈門這個地名從此逐漸為人所知、所用。有明一代,嘉禾嶼、中左所與廈門三個名稱並用,但略有區別。嘉禾嶼、中左所多指全島,廈門則僅指廈門城內一帶。至今文化宮附近的出米巖巷後廈門城北門殘垣仍存,斯為見證。

廈門、AMOY和思明

彼時,儘管有倭寇在外洋興風作浪,不過,廈門島似乎並未受到多大的驚擾。事實上,明朝初年直到16世紀初,在相當漫長的時間內,廈門島大抵是風平浪靜的,簡直就是一派世外桃源景象了。為防倭建成的廈門城,很長時間內似乎也未派上用場。人口也不多,按照明代《八閩通志》的記載,15世紀末,廈門島僅4000餘戶人家,駐軍卻有1000多人,軍事據點的意義恐怕還勝過其它。事實上,直到南明鄭成功政權之前,廈門作為“嘉禾裡”都是隸屬於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設立的同安縣,而同安縣則不過是泉州府一隅。廈門的地位,可想而知。

16世紀初以後,葡萄牙、荷蘭侵略者相繼滋擾廈門灣,倭寇也接踵而來。葡人、荷人初進廈門灣,不識廈門島,問路島民,從廈門的閩南方言諧音,遂有葡文AMOY、荷文AIMUY等稱呼,至今廈門國際標準英文地名AMOY,大抵從茲開始。

至清順治年間,鄭成功為抗清復明據廈門島建“南明政權”,並於1655年改稱廈門為“思明州”,島上一時似乎熱鬧不少,“島上衣冠濟濟,猶有昇平氣象”。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軍擊退鄭軍,從此廈門為清政府所據有。當年即清廷即設廈門廳,派駐總兵官和水師提督,此後官方乃以“廈門”統稱全島。你爭我奪數十年之間,廈門遂得以聞名於世。及至五口通商,廈門在全國率先開埠通洋,西風東漸,廈門港一時風流無雙,執東南海港之牛耳,於是廈門之名更盛,AMOY亦漸成國際通用地名。

辛亥革命後,廈門與金門分別從同安縣劃出自行設縣,民國2年11月,析同安之嘉禾裡、金門、大小嶝島立思明縣。民國3年7月,再析思明縣之金門、大小嶝島置金門縣,翌年1月正式分署。思明一名,再度啟用。20年代起,廈門開始大規模城市建設,城市形態初具規模。1933年12月,十九路軍發動“閩變”,成立“廈門特別市”,但僅存40天即廢。1935年,國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廈門市,從此廈門一名固定沿用至今,嗣後集美、同安、海滄等地逐漸劃入廈門管轄,廈門得以跳出一島,外延擴大。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廈門被開闢為經濟特區,逐漸執閩省經濟龍頭,經濟發達,人文薈萃,廈門一名,遂揚名宇內。

“鷺島”問疑

今天,鷺島之於廈門,如膠似漆,如影相隨,幾乎難以分割。鷺島就是廈門,廈門島就是鷺島,別無疑義。

有爭議的是鷺島這個雅號的來歷。

鷺島一名,其實早在宋代就已出現。宋朝的張翥在其《嘉禾風物誌》中就提到:“銀城,鷺島民物富庶,山海雄奇”。這個“鷺島”是否指今天的廈門島,尚無旁證,僅憑這麼句話,殊難定論。至明朝,鷺島作為廈門的別稱,屢屢出現於有關詩文中。除了鷺島外,《廈門志》《同安縣志》等廈門較早的地方誌還記載有鷺門、鷺嶼、鷺江等別稱。

然而,廈門為何稱“鷺島”,至今史家尚無有力論證。近年來,許多介紹廈門的文章、書籍都會記載這麼一個所謂的“傳說”:很久以前,廈門是一個荒島,島上只有黑色的石頭,一群白鷺從遠方銜來草、樹、稻種撒落在島上,並趕走了盤踞在島上的毒蛇,終於使荒島變得花草茂盛、田沃糧豐,於是,美麗的白鷺在島上棲息下來,成為了島上的主人。當人們第一次來到島內,看見大群的白鷺漂游在水面上,就把這個地方叫鷺江,把這個島嶼稱為“鷺島”,白鷺也成為廈門的象徵……

這段故事的原形,我最早見於廈門大學陳孔立教授寫的《廈門史話》一書,1992年鷺江出版社出版的《廈門文化叢書》中的一本。至於如今流傳的多個版本的白鷺傳說,無論人們如何發揮,大約也逃不出這個故事的基本框架。

故事很美,卻不代表可信。即便這個美麗的傳說,也似乎未必真是個原始的民間傳說。在我目見的範圍內,更早的本地史志或者其他文史資料和文學作品,並不曾見得此說。竊以為,這個傳說是大可存疑的。且不說傳說能否作為史實依據,事實上,單就自然習性而言,白鷺基本上是不會“漂游在水面上”,因此,在我看來,所謂的白鷺傳說,儘管美麗動聽,卻不過是今人違背基本自然常識的牽強附會。至於另一“白鷺女神”的傳說,顯然也僅僅是現代文藝工作者的藝術創作。

我敢於這樣質疑專家,也並非信口雌黃,毫無證據。一個有力的證據是,廈門最早的地方誌、清朝乾隆年間薛起鳳主纂的《鷺江志》,在介紹廈門鳥類的專門章節“禽之屬”一節中,介紹了白頭翁、斑鳩、麻雀等 18 種鳥類,竟然隻字未提到白鷺(或白鷺鷥)。我數了一下,《鷺江志》中,描寫廈門風光的詩詞多達百餘首,卻僅有五句間有“鷺”字,亦大多寫作鷺門、鷺津,並非指鷺鳥。這顯然不符常理。

更有甚者,廈門島早期的地名中與鳥有關的,只有“鳳凰山”、“金雞亭”、“白鶴巖”和“鷓鴣嶺”等少數幾個,真正以“鷺”字為名的只有“鷺江”。《鷺江志》載清詩人倪邦良《鼓浪洞天.調滿庭芳》一詞中有“白鷺洲前,篔簹港外,一簇水上林戀”句,中間倒是有“白鷺洲”一名,但不知何指,因為現在的白鷺洲是上世紀後期填海而成,彼時並不存在。我詳細考察清乾隆時評出的所謂廈門大八景、小八景、景外景等二十四景,也沒有一景與白鷺有關的。清朝道光十九年編篡的《廈門志》倒是寫到了廈門島上一些地方有白鷺棲息的情景,但關於“鷺島”一名的由來,書中卻寫了這麼一句:“《談史紀要》作‘夏門’,一名‘鷺嶼’。《同安縣志》:‘廈門’,一名‘鷺門’。《鷺江志》作‘鷺江’。二字之義,未知所本。”

這“未知所本”四字,至少說明了編者對於“白鷺”的傳說並不以為然,民國時期重修的《廈門志》同樣對此也沒有作出解釋。以此,筆者斗膽斷言,白鷺在當時廈門島上只怕少得很。即便有,恐怕也不太引人注目吧。

亦有人認為,從廈門島的最高點——洪濟山(即雲頂巖)俯瞰,廈門島形似白鷺,如明朝詩人池顯方在《登洪濟山》詩中即有“洲形果小如飛鷺”一句,有史家據此認為,此即廈門島被稱為“鷺島”的真正原因。不過,“形狀”一說,少人認同。事實上,不必說今天廈門島的形狀與鷺鳥毫無二致,即便從《鷺江志》、《廈門志》這些古代方誌中很不準確的一些地圖來看,廈門島的形狀也與白鷺相差甚遠。

“鷺島”之名,其實難副!

白鷺歸來

儘管人們對早期歷史上鷺島是否真正生存有白鷺存有疑義,但不得不承認,從今日廈門島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白鷺的生活習性來看,廈門島以及其周邊島嶼具有白鷺棲息生活的優越條件。清道光版《廈門志》開始有了一些關於白鷺棲息在廈門島上的零星記錄。隨後,英國博物學家、外交官羅伯特•斯溫侯(Robert Swinhoe)(1836-1877)作為東亞最早的觀鳥科學研究者,在擔任英國駐廈門領事期間(約1855年至1869年),記錄了廈門232種鳥類,其中就包含有多達11種的鷺科鳥類。拜斯溫侯這個外國人所賜,廈門還因此幸運地成為黃嘴白鷺(又稱中國白鷺、唐白鷺)模式種的產地,從此才真正成為了“白鷺的故鄉”。

這個事實不免讓相信“白鷺傳說”的許多廈門人感到沮喪。尤其讓人一度痛心的是,隨著近現代建設者對廈門溼地生態環境的無情破壞,白鷺還曾無奈地遠離了廈門,諾大的廈門一度難覓其蹤。資料表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廈門一度掏鳥蛋成風,包括白鷺在內的鳥窩被掏蛋者大量所破壞。這種現象是如此嚴重,也引起了有識之士的嚴重關注。有賴於環保意識的覺醒,1986年10月23日,廈門市人大審定白鷺為廈門的市鳥,作為指標性的鳥類進行保護,以期增加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體現環保指標。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隨著廈門加大環境治理的力度,篔簹湖環境質量開始逐步改善,陸續有白鷺重新迴歸,並在大嶼、雞嶼集群繁殖,但是人為干擾破壞仍十分嚴重。1995年5月,“白鷺老人”江老財到市環保局呼籲制止群眾上大嶼島掏鳥蛋的行為,不久,呂孫續、林智忠等人大代表提出了“保護珍稀鳥類,建立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的議案,十屆人大三次會議通過該議案。僅僅5個月後,福建省人民政府就批准成立了廈門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範圍包括大嶼、雞嶼的全部陸域和最低潮位線以上灘塗。從此,白鷺在廈門的棲息、繁殖環境得到良好的保護和恢復,鷺類種群和數量得到恢復和擴大,而且棲息地分佈也向全市範圍擴展。

目前,廈門境內共有多達11個鷺類營巢地,繁殖親鳥數以萬記,中國分佈的10種日鷺亞科鷺類,全部分佈在廈門地區,而且,每個季節都能夠觀察到各種鷺科鳥類。其中,白鷺屬的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巖鷺都有被觀察到(後兩個種被列為世界性瀕危物種),反映了廈門在溼地生態環境及鷺類分佈上已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此外,還有鱷魚嶼、紅嶼、大兔嶼、集美大學、天竺山等地方,也成了是鷺科鳥類重要的繁殖地。春夏時節,多達上萬只的多種鷺科鳥類混群營巢於白鷺自然保護區等地的樹林中,形成了漫天飛舞的壯觀美麗景象,讓人如痴如醉。如今在廈門,呵護白鷺和追尋白鷺之美,已經蔚然成風!

今日之廈門,終於成為名副其實的“白鷺之島”!

廈門島地名史話
廈門島地名史話
廈門島地名史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