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山》人性的黑暗,絕望的結局,明知道很好卻不想去看的電影

未刪減版《盲山》。不得不說這部作品題材過於真實、鏡頭也過於大膽激進,從而導致了影片被禁十年、數次刪減,但最後卻還未能上映。但我還是要推薦它,因為它走到了時代前面。唯有處身黑暗,才會窺的光的縫隙。

《盲山》人性的黑暗,絕望的結局,明知道很好卻不想去看的電影

其實這裡的“盲”不是瞎而是不願睜眼。很多人面對罪惡、面對不公、面對良知都選擇了視而不見,就像這部影片中的所有村民,明知道拐賣人口違法,卻都選擇了逃避。一葉障目,唯有不見人心。影片主要講述了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白春梅(黃璐),被人販子哄騙賣到了西北偏僻山村當媳婦,在這期間她遭遇了一系列的非人待遇,而無論她如何哀求、如何掙扎,最後換回的都只是一句認命。這才是影片的可怕之處。當村民將惡當做了習慣,作惡也成了理所當然。

《盲山》人性的黑暗,絕望的結局,明知道很好卻不想去看的電影

影片中的村民是真正意義上的惡人嗎?倘若是那就好了,如果他們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所有的罪名都昭然若揭,那我們有千百理由去咒罵他們、批判他們。但當他們的惡更像是人性的灰暗面、愚昧時代遺留的惡果,那我們又怎麼對他們大肆批判?影片中白春梅被人販子賣進了大山,當身份證跟錢包都不翼而飛,她被迫成為了所謂的兒媳,光棍的老母親對她說,我們會對你好的。以善的名義施加罪惡,或者才是最赤裸的人性底色。

《盲山》人性的黑暗,絕望的結局,明知道很好卻不想去看的電影

白春梅選擇了反抗,他們就限制她的人身自由。原本憨厚本分的光棍不願強迫她,但最後在村民們的調侃與嘲諷中對她施以暴力,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強姦啊。但在所有村民眼裡,這就是理所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憨厚的父母推波助瀾,一邊怒罵他不成器,一邊扯下女主的衣服成了強姦的幫兇;很顯然他們根本沒意識到這就是犯罪。可怕的人性,愚昧的人心;當文明和法律被群山阻隔時,這片土地上只剩下無數醜陋的影子。女主人的每一聲喊叫都像是對人性罪惡的反抗。

《盲山》人性的黑暗,絕望的結局,明知道很好卻不想去看的電影

但每次反抗,只會受到挑釁和毆打。在此期間,白春梅從未放棄。她和村支書作反應,但不知道支書和他們有勾結。她把希望寄託在郵遞員身上,但她不知道郵遞員把所有的信都交給了單身漢。後來,她與同樣被販賣的婦女交談。答案是她會習慣的。習慣被打,被虐待。當文明在這座山裡被無知所摧殘,她所追求的自由和法律無疑是外人眼中的笑柄。所以這部電影真的很殘酷。

《盲山》人性的黑暗,絕望的結局,明知道很好卻不想去看的電影

因為愚昧與野蠻,這種罪惡的事情始終存在。別說幾十年前,就算現在還有販賣人口的事情籠罩祖國大地,白春梅這樣的悲劇從來沒有停止過。而影片最激盪的地方就在於,對於這種現象沒有美化、沒有迴避,而是採用了最真實的方式詮釋。強姦就是赤裸的強姦、毒打就是赤裸的毒打。就算逃亡都以失敗告終,就算每次都會得到老父母善意相勸,她依然堅持到底。

《盲山》人性的黑暗,絕望的結局,明知道很好卻不想去看的電影

在外人眼中她就是一個瘋子。當其他販賣婦女因暴力而屈服的時候,只有她依然至死不渝的想要逃出去。沒有別的原因,只因為她想要自由。為了自由她甚至可以放棄所謂的貞潔,為此她不惜獻身對她傾慕已久的德誠,期望著這位知識分子能幫助自己。但她不知道的是,這位知識分子覬覦的只是她的身體。

《盲山》人性的黑暗,絕望的結局,明知道很好卻不想去看的電影

最後兩人偷情被發現,這時候你才會明白所謂人性。光棍父親面對“兒媳婦”的出軌,想要的也只是敲詐德誠而已。在這裡口口聲聲說好好過日子、會對她好的公婆,需要的不過是她的身體;甚至對光棍而言,這個買來的媳婦只是他發洩跟傳宗接代的工具。一次次出賣身體,一次次嘗試逃離。在外人眼裡她成了所謂的蕩婦,但在我眼裡她才是真正的勇士,一位一腔熱血只為自由的勇士。

《盲山》人性的黑暗,絕望的結局,明知道很好卻不想去看的電影

最後她迫不得已為光棍生下了孩子。他們嘗試以孩子牽制她逃跑,但沒想到孩子只會讓她的堅持愈演愈烈,而這也是影片最光亮的一點。正因女主始終有自由的嚮往,才讓這部壓抑的電影多了些光亮。至少她從來沒有妥協過!這也是影片區別於《嫁給大山的女人》的地方,同樣講被販賣,這部主角只想做回自己、得到自由,而《嫁給大山的女人》卻扭曲罪惡、歪曲善意,讓所謂的大愛化解對立。真是夠特麼諷刺到底的。相比之下該影片卻選擇了真實到底!

《盲山》人性的黑暗,絕望的結局,明知道很好卻不想去看的電影

不同於刪減版被解救的光明結局,未刪減版中當警察人員嘗試將她救走,卻遭到了全體村民的集體攻擊。法不責眾,這是他們堅信的信條。最後也確實沒辦法,白春梅還是要留在這裡,至此影片接近了尾聲,我的內心也變得灰暗冷徹,在影片開始,即使同樣壓抑但我還一直亢奮著。因為我始終相信,這並不是結局。但最後我卻不得不相信,這就是結局!

《盲山》人性的黑暗,絕望的結局,明知道很好卻不想去看的電影

一種真實殘酷的結局,面對罪惡的人性、面對窮山惡水的刁民,自由跟法律在這片土壤根本無用武之地。任何人都無法成為破局者,而她能做的都做了。她不惜丟掉尊嚴、不惜以肉體交換,不惜揹負罵名、不惜放棄孩子,只因她還相信會有破局的一天。但當警察也無可奈何,她最後的希望也隨之破滅。最後她能寄託的,只有手中的菜刀。

《盲山》人性的黑暗,絕望的結局,明知道很好卻不想去看的電影

這是海外未刪減版饋於觀眾的禮物。一個在野蠻與現實中別無他法,只能通過暴力來宣洩內心壓抑的方式,最後她拿起了菜砍了下去。她砍的難道只是某個人?不是的。她砍得是無能為力的命運、是罪惡昭昭的人心、是愚昧封閉的時代、更是自由下的陰影。最後她面色淡然望著前方,那是她無法企及的希望。

《盲山》人性的黑暗,絕望的結局,明知道很好卻不想去看的電影

戛然而止的劇情,給觀眾留下了無盡遐想。整部作品夠殘酷、夠黑暗、夠真實也夠大膽,無論限制情節還是對現實的控訴,都讓影片註定成為影史濃墨一筆。但可惜的是,這部影片將無法上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