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成長——寫給女兒!

生命中的成長——寫給女兒!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摘自龍應臺《目送》

2018年9月,女兒到外地上高一,一個月回家一次。

8月31日,學校開學。從那時開始,和女兒朝夕相處的時光結束了;從那時開始,那個咿咿呀呀不能離開母親半步的小孩子,在我不捨的眷戀之中,踏上了屬於自己的生活軌道;從那時開始,她需要我的地方越來越少,她離開我的腳步越來越快!

不知具體到哪一段時間,我感覺到女兒長大了。從我對她事事嘮嘮叨叨,千叮嚀萬囑咐到她開始“嫌棄”我做事不周到,開始對我“不放心”。提醒我,要好好寫字,遇到帶有“口”字部首的漢字自不要畫個圓圈代替;告訴我,如果把工作帶到家裡,要抓緊完成,不要深夜惡趕,自己著急完成的質量也不好;到市場買菜的時候,她會不經意間從我手中拿走較重的那一份……

今年,帶她出國旅遊。她不放心我整理過的行李箱,自己又重新認真的檢查了一遍;在飛機上,她把我座位上的毛巾被墊在我的後腰,然後把自己的毛巾被蓋在我的腿上;到了機場,我傻傻的站著,她跑來跑去努力用國內的啞巴英語進行各種溝通,每次換新的酒店,她提前把行李收拾打包,方便第二天一早直接換酒店。

她報道的那個清晨,她拖著自己大大的行李箱,和從小一直看她到大的姥姥、外公道別。女兒先悄悄地把眼淚擦乾,故作輕鬆摟著姥姥的肩膀,輕輕的拍著說:“沒事的,你別擔心!我一個月能回家一次。”小時候,姥姥也這樣摟著她的肩膀安慰她鼓勵她……

有時候,我坐在一邊,看著女兒在面前來來回回忙活著,那種歲月如梭的時光感會無比的強烈!

我細細算著自此的時間,學校規定一個月回家一次,每次只能在家呆1天,那麼一年365天,加上所有的假期,我和女兒只有大約短短90天的時間在一起。高三去將去國外學習了。自此,女兒在電話裡,在視頻裡,我們的生活不再同行。

開學軍訓第三天,女兒從學校打來電話報平安,說:“一切都好!雖然飯菜口味確實很一般,但是,她也要大口大口地吃飽,因為要保持充沛的體能!雖然洗澡人很多,時間緊張,但是不能去洗澡,因地制宜的用熱水衝一下也挺好,她都能適應。還說和舍友們相處融洽,自己都不想回家了!”

我知道女兒的話有誇張的成分,她知道姥姥外公就守在旁邊聽著她的電話,這些話她是在說給姥姥姥爺聽。

把她送到學校後,因為爸爸抱怨學校住宿條件差,姥姥姥爺徹夜未眠,姥姥更是偷偷的哭了又哭。外公則第二天一早就要坐火車去學校給他的大外孫女送諸如真空包裝的火腿等肉食。

聽到女兒說她很愉快,都不願意回家了,老兩口終於不在緊鎖眉頭,放心的長長得舒了一口氣……

其實我知道,學校的條件怎麼能讓女兒樂不思蜀?!

英國一位心理學博士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就越成功!”

在我還在悵然若失之中,女兒舉重若輕的完成了從我生命中的分離!

我想起中考前的那個夜晚,我和女兒談未來,女兒說,未來她想到處去看看。紀伯倫的《致孩子》中說:“因為他們的心靈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達不到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