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母親的“十條”家規,值得所有孩子學習

今天讀到這樣一段話:“禮貌和教養不只是乾癟單薄的客套,還有推己及人的周到和體諒。這考驗的不止是情商,還有你的善良。”

總有很多的父母覺得,孩子還小,還不懂問候和感謝,這些東西孩子長大了就懂了,不用小題大做。

這位母親的“十條”家規,值得所有孩子學習

其實,孩子的成長,有時候就是從容不迫,待人禮貌微笑 。

培養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就是從簡單的問候、感謝、道歉開始。

有位旅居日本的華人媽媽,就為自家孩子立下10條家規,很簡單,也很實用,看完不禁感嘆,原來優秀的孩子是這樣養成的。

這位母親的“十條”家規,值得所有孩子學習

一、見到人先打招呼,受到別人任何恩惠和幫助,必須口頭或者書面表示感謝,做了給別人添麻煩的事情,一定要當場道歉。

二、在公共場合(除了可以放開玩兒的地方),說話音量控制到不讓第三個人聽到,做事不能隨心所欲,從小學會考慮他人感受。

這位母親的“十條”家規,值得所有孩子學習

三、不願意告訴爸爸的事情,可以只告訴媽媽,不願意告訴媽媽的事情,可以只告訴爸爸,但是不能對兩者都不說。

四、誠實是最優良的品格,不許撒謊騙人。

五、不做受氣包。

這位母親的“十條”家規,值得所有孩子學習

六、拾金不昧。

七、別人真誠款待你吃東西,如果你不喜歡的話,可以說“我吃飽了”,但是絕對不能說“很難吃”。

八、任何食物都曾是有生命的,絕對不能想吃就吃,想扔就扔。

我在看日本的節目時,發現在日本吃飯之前所有的人都要雙手合十,會說一句“いただきます”,意思為我要開動了,既表示感謝大自然的饋贈,又表示對做飯人的謝意。

這位母親的“十條”家規,值得所有孩子學習

在我們生活中,讓孩子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享受每一頓飯,也是有必要的。

九、自信。

用不著刻意和別人比較,就像名字、長相各不相同一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世界才這樣豐富和有趣,人生才這樣多彩。

這位母親的“十條”家規,值得所有孩子學習

十、當感覺到危險和有必要的時候,任何規矩都不用遵守。

因為生命比什麼都重要,在獨自遇到壞人和遭遇危險的時候,能夠保護你自己的人,就只有你自己。

這10條家規,覆蓋了我們人生所有的不確定。

也給出了具體的方法。

這位母親的“十條”家規,值得所有孩子學習

如果一個家庭,能夠奉此而行,就會養成極好的門風。

禮貌待人,常懷感恩之心。舉止有教養,親人之間彼此信任而誠實。不傷害別人也不做固定的受氣包。大禮不拘小讓,善意尊重他人。

敬畏天地自然,客觀審視自我。不墨守成規,知道所有的規矩規則,都有其適用場合,遇到危險,能夠免遭不測。

這位母親的“十條”家規,值得所有孩子學習

原則總是抽象的,唯有當我們把原則具體化,明確化,才會獲得現實的可操作性。這樣做的孩子,溫靜而聰穎。這樣做的家長,會培育出優雅而高貴的靈魂。

智慧之澤,綿延不絕,教養之花,歷久餘香。為父母者,如果此前未曾接受過這種良好教育,那就從現在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