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37+12+4,用不擅長的得分方式拿回屬於我的總冠軍

2013年的總決賽註定是名垂歷史的一場總決賽,有為人津津樂道的雷阿倫“世紀三分”,有讓人心酸的鄧肯雙手拍擊地板,有奪冠後韋德用香檳敬自己的膝蓋……2013年的總冠軍對於詹姆斯來說,不僅僅是衛冕完成兩連冠,對於他個人而言也是別有深意。

詹姆斯:37+12+4,用不擅長的得分方式拿回屬於我的總冠軍

總決賽7場下來,詹姆斯場均25.3分10.9籃板7助攻,榮獲FMVP。在七場比賽中,詹姆斯命中率低於40%的兩場(第三場和第五場),熱火都輸了,儘管第一場雖然命中率高於40%,但惜敗馬刺。換句話說,只有當詹姆斯的命中率高於40%,球隊才會大概率取勝。

今天分析總決賽的第7場,詹姆斯以48.49%的命中率,斬獲37+12+4,帶隊取勝,成功衛冕總冠軍,榮獲個人第二個FMVP。

詹姆斯:37+12+4,用不擅長的得分方式拿回屬於我的總冠軍

倫納德防守詹姆斯突破

馬刺的防守之盾:單兵防守,收縮內線,放你外線投籃

2007年鄧肯率領馬刺與詹姆斯率領騎士在總決賽相遇,最終年輕的詹姆斯被馬刺打了個4比0,慘淡的結束了第一次總決賽之旅。在日後,詹姆斯回憶起這次總決賽時,說,那時候自己完全沒有做好打總決賽的心理準備。所以,2007年的失利是必可避免的,人們也沒有過多的指責詹姆斯,畢竟他才22歲。

在2007年的總決賽中,波波維奇對詹姆斯的防守策略是:收縮內線,擠壓籃下空間,放投不放突。這個策略將22歲的詹姆斯徹底打服,中遠距離投籃不穩定的詹姆斯,失去與馬刺抗衡的手段,以35.6%的命中率外加23個失誤,被橫掃出局。

時隔6年後,詹姆斯已經進化,不僅低位背身技術成熟,連不太靠譜的中遠距離跳投也變得值得信賴。2013年裡,馬刺是依然聯盟裡防守詹姆斯最為成功的球隊,當時的波波維奇依然採用2007年的防守策略:單兵(倫納德)防守不包夾,收縮籃下空間,放你外線投籃,絕不輕易放你突破內線。

這種策略其實算是比較管用的策略,它成功防住了詹姆斯在第三場和第五場的發揮,其中第三場只有33.3%的命中率。

可2013年的詹姆斯不再是2007年的詹姆斯,他的身體狀態和心理素質比2007年強大很多,所以在通過調整之後,他五場命中均超過41%,最高一場為60%。同時他的外線跳投命中率是非常可靠的,季後賽三分命中率達到37.5%。

詹姆斯:37+12+4,用不擅長的得分方式拿回屬於我的總冠軍

巴蒂爾與雷阿倫

現在回過頭看,儘管2013年馬刺失利了,但是馬刺的對詹姆斯的防守策略是沒有錯的。因為相比較詹姆斯的其他得分手段,他的中遠距離投籃是最為薄弱的。可錯就錯在不應該總決賽七場都採用這個策略,因為經過2011年奪冠的失利和2012年成功奪冠的洗禮,詹姆斯已經變得非常的全面,幾乎沒有軟肋。外線你不協防包夾,那很可能會被詹姆斯投死或者突死;如果包夾協防,那又很可能被空位的射手給射死。這兩瓶毒藥中,馬刺必須選擇一瓶,所以波波維奇寧願賭詹姆斯的外線手感。因為當年熱火外線的射手太多,有雷阿倫、巴蒂爾、邁克米勒、查莫斯等一干好手。

2007年馬刺波波維奇能限制住詹姆斯的防守策略在2013年不能說全部無效,只能說在某些場次有效。但是馬刺只能採取這樣的防守策略來限制詹姆斯,外線倫納德和格林輪流貼身防守。詹姆斯突破第一道外線防守之後,第二道防線是迪奧遲延,第三道防線是鄧肯的協防。這三道防線基本能阻止詹姆斯的突破,迫使他要麼選擇跳投,要麼選擇傳球。

所以,2013年馬刺總決賽對詹姆斯的防守策略是正確的,因為詹姆斯職業生涯懼怕內線高大的球員,而鄧肯就是這種類型。可是馬刺的策略卻無法擊敗詹姆斯奪冠的原因在於:詹姆斯個人能力過於強大,跳投技術也變得可靠,成為一個幾乎沒有軟肋的全面性球員。

詹姆斯:37+12+4,用不擅長的得分方式拿回屬於我的總冠軍

詹姆斯穩健的跳投

詹姆斯的攻擊之矛:正面硬抗,中遠距離投籃為主

2013年的詹姆斯幾乎是無法限制的,是個人職業生涯中最為巔峰的年份。詹姆斯突破依舊犀利無比,常規賽籃下命中率高達76%,三分命中率高達40%(職業生涯唯一一次突破40%)。即使到了季後賽,籃下命中率也有49.1%,三分命中率37.5%。到了2013年總決賽,詹姆斯七場下來,命中率分別為43.8%、41.2%、33.3%、60%、36.4%、42.3%、52.2%。

在G7比賽中,詹姆斯除了第一節四中一,沒有三分;第二節七中四,兩個三分;第三六中四,命中三個三分;第四節六中三,沒有命中三分。可以說這場比賽馬刺是被韋德和詹姆斯給活活投死的,上半場韋德中距離投籃非常高效,馬刺拿他完全沒有辦法。第二節詹姆斯投開來了,即使熱火出現高次數的犯規和失誤,但是球隊依然領先馬刺,靠得就是高命中率的投籃。

第一節的時候,詹姆斯還沒有投開,無法在中遠距離跳投威脅到馬刺,所以波波維奇在第二節依然沿用第一節的防守策略,繼續賭詹姆斯的手感不好。第二節詹姆斯用中遠距離跳投狠狠懲罰了馬刺,兩記三分,成為隊內第二多的三分投手。第三節詹姆斯依然以遠投為主,命中三記三分,徹底用跳投征服了波波維奇。可比賽遠沒有結束,波波維奇,面對手感火熱的詹姆斯也是束手無策,只有加強貼身防守,壓縮他的投籃空間,讓他投籃變得更加艱難。

詹姆斯:37+12+4,用不擅長的得分方式拿回屬於我的總冠軍

第四節一開始馬刺落後一分,一直處於追分的狀態。詹姆斯在投丟一個三分後,在5分40秒是右側中距離面對鄧肯射中兩分。同樣在4分30秒,左側弧頂三分線內,詹姆面對鄧肯,中距離命中得兩分。在比賽結束還有29秒時,詹姆右側三分線內,面對倫納德防守中距離命中。此時比賽勝利的天平已完全向熱火傾斜。接下來詹姆斯和韋德兩人罰中三記罰球,結束比賽。

可以說,詹姆斯面對馬刺沿用2007年針對自己的防守策略:單兵防守不包夾,放投不放突。用自己穩定的跳投擊破了波波維奇的防守之盾,以69.8%的真實命中率贏得了最有投籃技術含量的總冠軍,打破了人們對詹姆斯不善於跳投的成見。

詹姆斯:37+12+4,用不擅長的得分方式拿回屬於我的總冠軍

2013年G7終場前29.3秒詹姆斯命中一記中距離跳投,直接改變冠軍走向

2013年總決G7對於詹姆斯個人職業生涯的重要意義

2013年的總決賽詹韋帶領熱火奪冠,不僅幫助詹姆斯完成兩連冠的偉業,還讓詹姆斯繼續穩坐聯盟第一人。而總決賽G7對於詹姆斯而言,不僅僅是奪冠路上的最後一勝還有其他方面的特殊意義。

1. 打破跳投不行的質疑,再次進化為沒有軟肋的全面球員。

詹姆斯的職業生涯中一直被人質疑的就是投籃能力,相比較職業生涯初期,詹姆斯的跳投一直在進步。只是他的突破能力過於強大,給人人們造成跳投能力弱的假象。

其實在2012年與雷霆爭奪總冠軍時,詹姆斯就命中過關鍵的跳投,但是那個賽季,詹姆斯更多的是利用背身單打擠到籃下,完成攻擊籃筐得分。也就是說,詹姆斯還沒有在總決賽中用跳投奪冠來證明自己的跳投是值得信賴的得分手段。

2013年的總決賽的第六場和第七場,詹姆斯的跳投已經非常不錯了。第六場,在雷阿倫命中那個追平三分之前,是詹姆斯連續外線得分,包括雷阿倫那個三分之前的三分。到了第七場,詹姆斯的跳投更加的穩定,包括三分線內命中一記改變冠軍走向的中距離跳投。可以說,第七場是詹姆斯個人的跳投表演,其中三分線外10中5,他用自己的跳投將馬刺針對自己的防線一一擊敗,斬獲了冠軍。

詹姆斯在G7這場比賽中,用跳投擊碎了世人對他跳投不行的質疑,用實際行動告訴馬刺自己已經不再是2007年的詹姆斯,現在的自己已經是除了罰球之外精通所有籃球技術的全面球員。

詹姆斯:37+12+4,用不擅長的得分方式拿回屬於我的總冠軍

2013年詹姆斯奪冠後與鄧肯的擁抱對話

2. 拿回2007年鄧肯對自己所說“未來是你的”的“未來”。

2007年詹姆斯帶領的騎士被馬刺的GDP橫掃出局,年長的鄧肯抱著年幼的詹姆斯,語重心長的說了一番話,其中流傳下來的名言就是“未來的聯盟是你的,但感謝你今年給了我們總冠軍”。言下之意就是:未來是你的,現在還是我的。儘管我們都知道這是聯盟裡流行的文化,但是誰也沒想到,詹姆斯的“未來”推遲到2012年才實現。

時隔6年,詹姆斯組成了“三巨頭”再戰馬刺GDP,詹姆斯肯定是想戰勝鄧肯,拿回那句“未來是你的”的“未來”。職業生涯裡,詹姆斯對陣馬刺輸多贏少,但是能在總決賽的舞臺上戰勝自己的生涯苦主,那常規賽的輸贏又算的了什麼呢。

當距離結束還有50秒時,熱火領先2分,鄧肯籃下單打巴蒂爾拋投不中,再點籃不中,失去籃板,失去扳平比分的最佳投籃。於是我們看到了回防後鄧肯雙手拍擊地板,內心懊惱,這是士氣即將下滑的體現。也許勝利的天平就偏向了詹姆斯。當距離終場還有三十五秒時,詹姆斯信心滿滿,弧頂運球,走右側,四十五度中距離跳投命中,熱火領先四分。勝利的天平徹底傾向熱火。隨後詹姆斯兩罰兩中,韋德兩罰一中,熱火奪冠,詹姆斯終於戰勝了馬刺,戰勝了鄧肯,拿到了屬於自己的“未來”。

所以,在2013年的總決賽中,詹姆斯率領的熱火和鄧肯率領的馬刺再次交鋒。既是詹姆斯對六年前總決賽的復仇,也是從鄧肯手中接過新老交替的時代旗幟(可誰也沒想到,老辣的馬刺捲土重來,再次擊敗詹姆斯,這是後話,但是在2014年裡,馬刺隊其實並不是擊敗詹姆斯,而是擊敗熱火,因為那年詹姆斯的中距離投籃依然穩健,季後賽三分命中率達到40%)。

詹姆斯:37+12+4,用不擅長的得分方式拿回屬於我的總冠軍

3. 成功翻越個人籃球職業生涯中的三座大山。

詹姆職業生涯三大苦主,分別是活塞、凱爾特人、馬刺,如果無法戰勝這些苦主,那就會被他們壓制沒有出頭之日。

  • 活塞:助力詹姆斯進化,打破沒有單核帶隊能力的質疑

詹姆斯籃球生涯裡,第一次季後賽之旅就是在2006年東半決敗給活塞。當時的活塞可以說是東部霸主,內線雙華萊士鎮守,防守異常強悍兇狠。詹姆斯大戰7場落敗,可以說沒有什麼值得批評的,畢竟騎士的實力和活塞相差太遠,能打到搶七已屬不易。

第二年,東決騎士活塞再次相遇,年輕的詹姆在天王山之戰中獨取48分,拿下球隊最後30分裡的29分,連砍25分。用天神下凡般的表演贏得第五場的勝利,最終一鼓作氣,4比2擊敗活塞,戰勝第一個苦主,帶隊進入總決賽。

到了2008年季後賽,儘管騎士和活塞都進入季後賽但是沒有相遇,最終活塞在東決敗給凱爾特人的三巨頭。2009年騎士與活塞第一輪相遇,詹姆斯率領騎士4比0橫掃活塞。

翻過活塞這座大山之後,詹姆斯成為聯盟看好的未來超級巨星,雖然總決賽失利,但是這不妨礙人們對詹姆斯的預期渴望。在擊敗活塞的比賽中,詹姆斯呈現給人們的是:能獨立帶隊進總決賽,能命中關鍵投籃。

詹姆斯:37+12+4,用不擅長的得分方式拿回屬於我的總冠軍

  • 凱爾特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進修低位單打,成為一大殺器

2007年詹姆斯總決賽敗北,信心滿滿憧憬第二年的總決賽,結果在休賽季凱爾特人組建了三巨頭——皮爾斯、加內特、雷阿倫。在季後賽第二輪,詹姆斯帶領的騎士與凱爾特人三巨頭大戰7場,遺憾敗北。

第七場比賽中,詹姆斯45+5+6與皮爾斯41+4+5互爆的局面至今為球迷津津樂道。

2009年由於加內特受傷,東半決比霍華德率領的魔術4比2擊敗,詹姆斯率領的騎士東半決4比0橫掃老鷹後,與魔術會師東決。由於霍華德超強的個人能力,最終4比2擊敗騎士,與湖人會師總決賽。

2010年季後賽第二輪騎士隊與凱爾特人隊再次相遇,結果詹姆斯還是被老辣的波士頓“三巨頭”給擊敗。比賽結束後,加內特給詹姆斯留下一句對其職業生涯產生深遠的影響的話:別讓忠誠害了你。

2010年詹姆斯轉會熱火,與韋德、波什組成新版“三巨頭”抗衡凱爾特人。2011年的季後賽第二輪,凱爾特人與熱火相遇,詹姆斯帶領熱火4比1擊敗凱爾特人。原以為就此跨過了凱爾特人這座大山,可第二年,凱爾特人捲土重來,與熱火相遇東決,並在熱火主場拿下了天王山之戰,詹姆斯的熱火陷入3比2的絕境。最終憑藉詹姆斯的超神的發揮,多次背身單打、翻身跳投砍下45+15+5的數據拿下第六場,最終擊敗凱爾特人,與雷霆會師總決賽。

隨著2012年休賽季凱爾特人放走雷阿倫,波士頓“三巨頭”就此解體,詹姆斯在連續敗給凱爾特人之後,最終連續兩個賽季擊敗凱爾特人,在2012賽季拿下生涯第一座總冠軍盃。就此,詹姆斯算是翻過了職業生涯的第二座大山——凱爾特人。

詹姆斯:37+12+4,用不擅長的得分方式拿回屬於我的總冠軍

  • 馬刺:你擊敗我,我也要擊敗你,這樣的人生才公平

馬刺對於詹姆斯的職業生涯來說是有別樣的意義,馬刺可以說是聯盟中防守詹姆斯最好的球隊,因為波波維奇對詹姆斯太瞭解了。在2007年時,波波維奇就是針對詹姆斯跳投不準的弱點,針對設防,讓你外線投藍不讓你突進內線。導致詹姆斯4比0被橫掃,這種經歷對詹姆斯的籃球生涯帶來深遠影響,為後來成功之路奠定技術和心理基礎。

詹姆斯隨著年齡的增長、球技的全面、心理抗壓能力變強,成長過程中分別擊敗了活塞、凱爾特人兩大苦主。如今就剩下馬刺沒有翻過去,所以,在總決賽中擊敗馬刺是詹姆斯2013年總決賽除去贏得總冠軍外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只有擊敗曾經擊敗過自己的人,這樣才算是真正的成長起來。

你擊敗年輕的我,現在我成長起來,我擊敗你,大家一比一,這樣的人生才公平。當年你用我不擅長的方式擊敗我,如今我依然用我不擅長的方式擊敗你,這就是擊敗馬刺對於詹姆斯個人的意義。

沒有雷阿倫的世紀三分也許詹姆斯依舊無法擊敗馬刺;沒有沒巴蒂爾G7的6記三分詹姆斯依舊無法擊敗馬刺;沒有G7韋德的不惜身體損傷的超強發揮詹姆斯依舊無法擊敗馬刺。他們三人共同為熱火帶來了第二座總冠軍盃,也協助詹姆斯擊敗了馬刺,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詹姆斯自己勇於面對曾經的失敗,敢於直面挑戰,用自己超強的實力打敗馬刺。讓自己和馬刺的輸贏再次回到同一起跑線上,再次公平競爭。

終於翻過馬刺這座大山,詹姆斯在日後面對馬刺也不會有過多的心理負擔,對於他而言,與馬刺的對陣輸贏已經不再是他最在乎的了。他真正在乎的在總決賽擊敗鄧肯擊敗馬刺,他已經做到,馬刺對於他而言已經是公平的了。

詹姆斯:37+12+4,用不擅長的得分方式拿回屬於我的總冠軍

結語

對於詹姆斯而言,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追逐歷史最佳的勇氣和信心。儘管他現在也只有三個總冠軍,但是他依然在湖人為自己的第四冠追逐。在外人看來,9次總決賽,6個總亞軍,似乎就是莫大的諷刺,可這些不就是詹姆斯去追逐歷史最佳的動力嗎?

詹姆斯不會超越喬丹的存在,可在很多人眼裡,他就是現在的籃球領域的“喬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