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絕無僅有 萬里長城 中國

長城,是中國偉大的軍事建築,它規模浩大、工程艱鉅,被譽為古代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

長城始建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三世紀秦始皇統一中國,派遣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逐匈奴後,把原來分段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並且繼續修建。其後歷代不斷維修擴建,到公元十七世紀中葉明代未年,前後修築了二千多年。

世界上絕無僅有 萬里長城 中國

長城體系中設置有大量烽燧(烽火臺)作為情報傳遞系統,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傳遞方式。

世界上絕無僅有 萬里長城 中國

烽燧

古代邊防報警有兩種信號,遇有敵情發生,白天放煙叫“烽”,夜間舉火叫“燧”,臺臺相連,傳遞訊息。白天燃煙,夜間舉火,是因為白天陽光很強,火光不易看見,煙霧相對矚目;而夜間煙霧不顯,火光在很遠處就能看見,這是很科學的方法。為了報告敵兵來犯的多少,還以燃煙、舉火數目的多少來加以區別。到了明朝還在燃煙、舉火數目的同時加放炮聲,以增強報警的效果,使軍情可迅速傳達千里之外。按明朝制度,舉一煙鳴一炮表示來敵100人左右;舉二煙鳴二炮,來敵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舉三煙鳴三炮。

按配置的位置和功能,烽燧可以分為四組:設在大漠深處的烽火臺是發出警訊的最前線,沿長城兩側設置的烽火臺向沿線傳遞情報,由長城通往京師的系列烽火臺與王朝中央聯繫,還有一組烽火臺與長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駐軍聯繫。

烽燧的建築早於長城,但自長城出現後,長城沿線的烽火臺便與長城密切結為一體,成為長城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的就建在長城之上。烽燧在漢代稱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稱作烽臺,並把“烽燧”一詞也引申為烽火臺,明代則一般稱作煙墩或墩臺(西北明代墩臺,大的還有禦敵之功能,小的則只有望而無點烽火之功能)。烽火臺一般相距10裡左右,明代也有距離5裡左右的。

烽燧的佈局也十分重要,關鍵為要將其佈置在高山險處或峰迴路轉的地方,而且必須臨近的三個烽燧都在彼此的視野範圍內,以便於隨時查看和傳遞消息。烽燧除了傳遞軍情之外,還為來往使節保護安全,提供食宿、供應馬匹糧秣等服務。有些地段的長城只設烽臺、亭燧而不築牆

城堡按等級分為衛城、守禦或幹戶所城和堡城,

世界上絕無僅有 萬里長城 中國

萬里長城第一臺——鎮北臺

按防禦體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長城內側,間有設於牆外者。

衛、所城之間相距約百餘里,衛城周長6—9裡,千戶所城周長4—5裡,磚砌城牆,外設馬面、角樓,城門建甕城,有的城門外還築月城或正對甕城門的翼城,以加強城門的控守。城內有衙署、營房、民居和寺廟。衛、所城與長城的距離或近或遠,視長城內位置適中、地勢平緩、便於屯墾的地方而建。

堡城或稱邊堡,間距10裡左右,城周1—3裡,磚包城垣,開1—2門,建甕城門。城內有駐軍營房、校場、寺廟,邊堡同長城的間距一般不超過10裡,遇警時可迅速登城。

世界上絕無僅有 萬里長城 中國

世界上絕無僅有 萬里長城 中國

關城是萬里長城防線上最為集中的防禦據點。關城設置的位置至關重要,均是選擇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處,以收到以極少的兵力抵禦強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生動地說明了關城的重要性。長城沿線的關城有大有小,數量很多。就以明長城的關城來說,大大小小有近千處之多。有些大的關城附近還帶有許多小關,如山海關附近就有十多處小關城,共同組成了萬里長城的防禦工程建築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