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視覺中國“二進宮”

12月10日,經人民日報發佈,#視覺中國暫停服務整改#的消息迅速在各網絡平臺擴散,網友們一致叫好,輿論風向呈現出一面倒的態勢。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視覺中國第一次因為違規上熱搜,也不是第一次被全網嘲了。

早在今年4月份,由於“黑洞門”事件,視覺中國引發了全網質疑,隨後被共青團中央在官方微博直接掛出,從而正式開啟了其圖片版權問題的整改進程。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4月11日,天津市網信辦依法約談網站負責人,責令該網站全面徹底整改。

4月12日,天津市網信辦成立工作督導組進駐視覺中國網站。

4月12日,視覺中國在“VCG視覺中國”發佈致歉信。

4月18日,視覺中國被從重處罰、整改。

4月12日至16日,視覺中國連續三天跌停,股價跌去27.11%,市值蒸發33.58億元。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時隔8個月,視覺中國再被網信辦約談!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目前,視覺中國稱,落實有關管理要求,公司網站自即日起開展自查整改,整改期間網站暫停服務。網站恢復的具體時間,公司將另行公告。

12月11日,視覺中國(000681.SZ)開盤跌停,報每股18.08元,對應總市值127億元,蒸發14億元。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起底“維權之王”

其實,視覺中國早已不是第一次因為版權問題引起紛爭了,身為“維權之王”,卻一直存在巨大的侵權風險敞口。

在更早之前的2018年,受某機構委託,福韻君曾對視覺中國進行過相關調查。

| “維權之王”實為“碰瓷鼻祖”

截至2018年8月,經福韻君深度挖掘,視覺中國及其子公司(共6家公司)共涉訴訟6000多起,其中涉及知識產權及競爭類糾紛比例高達85%及以上,且敗訴或被駁回的訴訟數量較少,佔比大致在8%以下。

(1)視覺(中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涉案件275起,案件身份多為原告,案由多為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侵權糾紛等,主動撤訴比例較大。

敗訴或被駁回案件共2起,具體信息如下: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2)視覺中國子公司涉及案件案由多為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身份多為原告,敗訴或被駁回案件共5起,具體如下: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3)維權釣魚問題

➤ 視覺中國在網絡上有大量無水印圖片,未標明來源;其“鷹眼”(圖片版權追蹤系統)可追蹤網絡上的版權圖片使用情況。

➤ 2018年7月3日,經緯中國張穎微博稱,視覺中國大範圍搜索未授權疏忽使用他們圖片的各種企業,進而要求鉅額賠償或企業合作合同。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 2017年4月,視覺中國以煎蛋網轉載的文章圖片侵權為由進行索賠,之後提供了總價值25萬元的圖片使用合作方案,與張穎微博內容相符。

➤ 網友發帖稱,使用遵從CCO協議的無版權圖庫網站中的圖片,被視覺中國發侵權律師函;另有網友稱,從百度上下載的圖片,被視覺中國旗下華蓋創意發侵權律師函。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 “維權之王”的“身家背景”

(1)據開源數據顯示(截止至2018年7月),視覺中國的多位高管均為外籍人士——法定代表人廖傑(加拿大國籍)、總裁梁軍(美國國籍)。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2)而網友們提及的華蓋創意,全稱華蓋創意(北京)圖像技術有限公司,是2005年視覺中國與全球最大的數字影像公司Getty Images成立的合資公司,其企業法人正是視覺中國第四大股東柴繼軍(持有視覺中國6.53%的股份)。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 “維權之王”的海外資產

(1)註冊於開曼群島的中國智能交通系統(控股)有限公司與視覺中國多位股東有關聯,董事會主席為廖道訓和吳玉瑞之子廖傑。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2)註冊於英屬維爾京群島的Best Partners Development Ltd.與視覺中國多位股東有關聯。視覺中國的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吳春紅、吳玉瑞、廖道訓、姜海林、李學凌等均為離岸公司Best Partners Development Ltd.的股東或高管。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3)JoyfulBusiness Holdings Ltd,為廖傑控股的私人公司。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中國智能交通系統(控股)有限公司2017年年報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東亞證券披露信息

「視覺中國」竟是“無證上崗”

在調查過程中,福韻君發現大家對於“視覺中國”竟然可以註冊成為商標這一事實存在很大的質疑,因此針對此點疑問進行了進一步調查。

|「視覺中國」這一簡稱是否可用

據調查,視覺中國公司名稱為“視覺(中國)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其股東為香港公司“視覺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第十條規定,使用外國(地區)出資企業字號的外商獨資企業、外方控股的外商投資企業,可以在名稱中間使用“(中國)”字樣。

因此,視覺中國在文本介紹中使用簡稱「視覺中國」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從某種程度上講,其實我們也可以稱其為“視覺 (中國)分公司”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視覺中國」這一商標是否可用

然而,「視覺中國」簡稱可用,並不代表就擁有了商標權。

據調查,視覺中國在2015年6月29日曾申請過「視覺中國」註冊商標(英文名為VISUAL CHINA GROUP),但申請被駁回、不予受理,因此商標已失效。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圖片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

此後,並沒有任何「視覺中國」商標註冊的記錄。

起底視覺中國:從“維權之王”到停業整改

圖片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

因此,視覺中國其實並沒有「視覺中國」的商標權,包括其官方logo,也就是說視覺中國在對外宣傳中正處於“無證上崗”的狀態。

(思考題:在版權存疑的圖片上打上並沒有版權的「視覺中國」logo水印這一操作應該怎麼分析呢?)

作為一家“以專注版權”而聞名的公司,知法犯法,也實在是很諷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