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塵》:如果乘著燭光能回到小時候……

“成人童話”四個字,似乎總是與暗黑關聯的,但《星塵》卻是一部非常甜美、清新的成人童話。

薦讀 |《星塵》:如果乘著燭光能回到小時候……

《星塵》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8月


《星塵》名聲很大,傳說中的它是這樣的:

· 一部暢銷20年的浪漫奇幻經典!

· 《美國眾神》作者尼爾·蓋曼無比浪漫的奇幻經典!

· 提名軌跡獎,榮獲創神文學獎、格芬奇幻小說獎……

· 共發行216個版本,暢銷20多國。

盛名之下,2007年,英國導演馬修·沃恩將《星塵》搬上大銀幕,改編成了電影。

薦讀 |《星塵》:如果乘著燭光能回到小時候……

原著裡,尼爾·蓋曼用非常童話的語言講述了一個非常浪漫的故事。

在英格蘭和仙國的交界處,有一個石牆村。石牆村裡有一個身世迷離的少年特里斯坦·索恩。特里斯坦愛上了村裡最美的姑娘維多利亞,要為她去找回天上落下的流星……

美嗎?與“為你找回墜落的流星”的實幹家特里斯坦比起來,“和你去看流星雨”就如同花言巧語,顯得不太走心了。

總之,特里斯坦的仙國探險之旅就這樣開始了。

他首先得到了小毛人的幫助。


小毛人


小毛人是一種很會烹飪的小精靈,最拿手的大概是各種油煎,比如油煎蘑菇。他隨身攜帶鍋碗瓢盆,總讓我想起《烏龍院》裡的郝劭文。


: )

薦讀 |《星塵》:如果乘著燭光能回到小時候……


在小毛人的幫助下,特里斯坦得到了全書最浪漫的道具:巴比倫蠟燭——這是電影版裡給蠟燭起的名字,書裡蠟燭是沒名字的。


巴比倫蠟燭

三個二十里加十里。

我能乘著燭光到那兒嗎?

當然,到了再回都可以。

若你的腳步夠輕盈,

那就能,乘著燭光到那裡。


巴比倫蠟燭的神奇功用類似於時空壓縮。當燭光點燃,捧蠟燭的人就能乘著燭光一步走上七十里。和筋斗雲、時光機、竹蜻蜓、任意門比起來,乘著橘黃色的溫暖燭光旅行,詩意、浪漫了何止一點點?

電影裡,燭光可以讓人瞬間轉移到心中想去的任何地方,無論天上地下。但在書裡,捧著蠟燭的人,還是要一步一步慢慢走的,只不過能像神行太保一樣走得特別快而已。於是,就會出現這樣一副無比浪漫溫暖的畫面:


薦讀 |《星塵》:如果乘著燭光能回到小時候……


拿著蠟燭的男孩小心翼翼地用手攏著燭火,就像在呵護心中對愛情的美好期盼。他一步一步慢慢地走著,全不在意森林、高山、湖泊在燭光之外如何迅速變換。這一靜一動的對比,就像滄海桑田裡那一點不變的承諾,無言卻堅定。


乘著燭光,特里斯坦幾步就走到了星星墜落的地方。卻意外地發現,星星原來是個美麗的女孩!

薦讀 |《星塵》:如果乘著燭光能回到小時候……

電影《魔幻星塵》劇照


她頭髮近乎白色,穿著藍色的裙子,周身散發出淡淡的星光。來自星星的你,來自星星的女孩,真是好浪漫的存在。這個美麗的女孩由於從天空墜落,摔斷了一條腿。受傷的美女,如同弱柳扶風的林黛玉,有一種別樣的美麗。

初次使用巴比倫蠟燭,特里斯坦還不熟練也不知道要省著用,走得慢了些,蠟燭幾乎用完了。於是他們只好步行返回石牆村。沒有了燭光的助力,就像失去了溫暖的保護,真正的冒險從這裡開始。

首先是巫後。她要得到星星的心臟,這可以讓她恢復青春。

然後是風暴堡的三位王子,他們想要得到星星身上戴著的一塊黃玉。那是父親臨終前從窗口扔出去的,誰能找到,誰就是下一任國王。星星正是被黃玉打中,才從天空掉了下來。

而更令人著急的是:由於特里斯坦心軟,鬆開了拴住星星的魔法鎖鏈,星星拖著傷腿獨自逃跑了!

星星能擺脫巫後的獵殺嗎?

最後誰得到了象徵王位繼承權的黃玉?

特里斯坦得到維多利亞的愛了嗎?

當然,作為一部美好的童話,特里斯坦不僅再次找到並拯救了星星,還獲得了權力、財富和地位,從此和愛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然而,作為一部成人童話,特里斯坦並沒有獲得維多利亞的愛,而是和星星產生了至死不渝的愛情。這愛情是幸福的,也是很蒼涼的:特里斯坦會生老病死,最後星星不得不獨自在世間承受著孤單的永生。

薦讀 |《星塵》:如果乘著燭光能回到小時候……

這個故事真的很美。然而,卻略顯鬆散。

在電影裡,導演對故事結構、線索都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使整體節奏緊湊了很多。比如故事背景只用10分鐘就交待完了,刪去了小毛人,巴比倫蠟燭成了特里斯坦母親留給他的禮物,而蠟燭可以讓人瞬間轉移,使特里斯坦和星星迅速碰面,等等。然而,改編過的電影,雖然更緊湊好看了,原著傳達出來的那種童話特有的久遠、舒緩、浪漫、神秘的感覺卻沒有了。由此看來,原著的“散”也未必全是缺點,正是這種“散”很好地渲染了整個故事的氛圍。

薦讀 |《星塵》:如果乘著燭光能回到小時候……

平淡之中,值得一提的亮點也不少。

故事確實美輪美奐,非常浪漫,這在總愛搞點暗黑的成人童話裡很少見。

作為成人童話,它雖然會去揭示一些現實,卻不那麼黑暗,總能給人溫暖、美好和希望。比如,特里斯坦找到流星後,回來見維多利亞。維多利亞真誠地向他道歉,告訴他當初讓他去尋找流星只是玩笑話,自己其實早有心上人。她非常後悔自己一句無心的玩笑讓特里斯坦經受了這樣多的磨難,如果特里斯坦想要,她願意遵守諾言嫁給他。這是全書我最欣賞的情節。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努力就一定要有回報。我們無需抱怨更不必怨恨,因為世界從不欠你什麼,成長原本就已經是世界給予我們最好的禮物。

還有,星星孤獨永生的設定。這個結局不圓滿,很多讀者不喜歡。電影裡導演幫讀者圓了夢,讓特里斯坦和星星最終藉助巴比倫蠟燭回到了星星的家鄉,成了夜空中永遠相依相伴的兩顆晚星。但我覺得,在這個故事裡,墜落的星星其實就是人類慾望的化身

。特里斯坦的慾望是愛情、巫後的慾望是青春、王子的慾望是權力。他們最終都逝去了,只有永恆的慾望留在人間,讓一代又一代的人類不停追逐。


薦讀 |《星塵》:如果乘著燭光能回到小時候……


最後,電影的諸多改編裡,有一處細節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風暴堡老國王臨終一段。

原著中,老國王臨終時七個兒子只剩下三個,其餘四個死於兄弟間的權力鬥爭。那權利鬥爭,書裡是作為背景交代的。電影裡,老國王臨終時,導演給他留下了四個兒子,然後讓老七當著老國王和另兩位哥哥的面,很突然地將老六推下懸崖。這不加掩飾的、驚心動魄的謀殺沒有驚動在場的人哪怕是一根汗毛,老國王依然平靜地交待遺言,活著的三個兒子每個人都恨不能立刻殺掉其他兩個兄弟。但是,當作為背景的兄弟相殘被赤裸裸地推到眼前,觀眾被震動了。

薦讀 |《星塵》:如果乘著燭光能回到小時候……


雖然這本書讀來略感平淡,但我還是願意推薦一下,就為了那燭光裡的美好。凡塵縈心,難免疲倦。且以《星塵》為蠟,以文字為芯。如你真能乘上那溫暖的燭光回到小時候,會是很不錯的美好體驗。至於電影,與同類奇幻影視作品相比,並不特出,有興趣也可一觀。

文|若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