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聲》:在冰冷的牢房中尋找希望

韓國的電影《和聲》主要拍攝場地是在冰冷的女子監獄裡,女主角因為自己老公家暴,為了保護肚子裡的孩子而掙扎反抗,於是失手打死了他,踉蹌入獄。

韓國的電影基本以情感為主,親情或者愛情,更擅長於弘揚正能量,比如《七號房的禮物》,也有揭露現實生活的無情和殘忍,比如《媽媽不哭》這類以真實事件改編出來的電影來給人更加深刻的代入感,觸動人心。

電影的開頭,女主在黑暗和陰冷的監獄裡生下了兒子“敏宇”,在韓國的法律中,出生在獄中的孩子,可以由其母親撫養到十八個月後送出監獄。所以敏宇便由女主在牢中撫養,因為這樣一個純潔、無邪可愛的小寶寶的出現,使得在獄中的女子們增添了許多了歡樂,也讓她們在從絕望麻木中看到了一些生機勃勃的希望。

但是這並不是一部喜劇,在溫馨快樂的表面下,隱藏著深刻的悲傷。

在敏宇一週歲生日的當天,眾人興致勃勃的為敏宇準備了精心收集來的裝飾品和禮物,女主角為敏宇唱生日歌,卻因為五音不全而嚇哭了孩子。而後由孔警官帶頭給敏宇唱了生日歌,還拍照留念了,場面一派歡樂,但是這時被正在巡邏的方科長聽見,於是生日派對被破壞,方科長對著女主說早知這樣,當初就不應該犯罪

。這又披露了犯人會受到的差別待遇,也是在不斷地刺激著我們,警示我們。


《和聲》:在冰冷的牢房中尋找希望

在該電影裡,基本在牢裡每個女子,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心酸故事,也是為了可以讓大家更加深刻的瞭解,生命的可貴,以及在命運挫折中,不論我們是身處於什麼樣的境地,都該有著對生命的敬畏和點燃對生活的熱愛。

該劇另一個主人公,也是女子合唱團的指揮使——文玉。文玉原本是一名大學音樂教授,有著幸福美滿的家庭,可是卻因為丈夫和助理搞了外遇,一怒之下開車撞了他們,結果導致自己的生活天翻地覆,家庭破碎,兒女們多年來都不肯原諒她的舉動,一直都不願來看望她,甚至在她打電話過去的時候,告訴她打錯了。但是她依舊懷抱著那絲絲希望,卑微無助的期望可以和兒女們多見一面,多說一句話。

我相信很多人都對於她的結局有些憤憤不平,畢竟她的遭遇讓人心疼不甘,但是在法律面前,做錯了事,就該付出相對的代價。

新入獄的女子由美,則是因為父母離婚,母親帶著她改嫁,結果受到了繼父的家暴虐待,然後對於她的遭遇,母親視若無睹,最終在繼父要強行侵犯她的時候,失手將繼父給打死, 在剛進牢的時候,她對死亡已經無所畏懼了,甚至想要一心想要求死。

心已經被自身受到的傷害而冰封了起來,對待什麼都覺得無所謂,麻木,甚至可以風輕雲淡的說在牢中等死就好了。

然後這樣一顆飽受命運折磨的心,最終也因為敏宇天真無邪、稚嫩的愛而重見天日,重新點燃了對生命的珍惜,和對未來的期待,因為見到了希望,讓她擁有了笑容,有了勇氣去面對今後的人生,笑對生活。

影片,中女主為了可以獲得一天的假釋權,所以千方百計的要將合唱團辦好,她本身是五音不全,但是為了可以帶兒子出去,不斷的去學習,去努力,在冰冷的牢獄中,母愛的光輝熠熠閃光,也慢慢的將大家給帶動了起來——一開始對合唱團嗤之以鼻的人們,也變得特別積極的去參與這項活動,以這種方式,讓自己得到了救贖。

《和聲》:在冰冷的牢房中尋找希望

然而在歡樂的配樂下,距離敏宇十八個月的日子一天一天的接近,女主一直在控制自己畏懼分別那一日而不捨心疼的情緒,更加珍惜可以和敏宇在一起的分秒。

而到了合唱團舉辦的這一日,犯人們又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有人的東西不小心丟失,因為她們的特殊身份,所以被當成了重點懷疑對象,被質疑,強制性的要求她們脫衣檢查,影片不停的在刺激著人們的感官,也讓大家更清楚地明白了只要烙上了“犯人”這個標籤,那麼以後會遇上什麼樣的對待。

所幸,合唱團在大家的努力下的演唱成功,眾人的付出也有了回報。

《和聲》:在冰冷的牢房中尋找希望


然後女主並沒想到,假釋的這一天便是分離的那一天,開心的帶著孩子出去玩後,就得將自己視若珍寶的孩子,交付給他人,我想幾乎每個母親都不願意將自己的孩子託付出去,那是一種錐心刺骨的疼痛,但是她深刻的明白,有她這樣的母親,敏宇的未來也將在別人的白眼中度過,所以再怎麼樣難以割捨,為了讓孩子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也只能選擇分開。

之後淚點一個接著一個撲面而來。

在多年後的一次合唱活動中,女主又一次見到了自己兒子,看著他健康、快樂、過著衣食無憂幸福的生活,那一瞬間,她的心情是感動、心酸、五味雜陳的。那一刻,她心裡充滿了對生活的感恩,眼含熱淚的和自己的兒子完成了合唱。一直以來鬱鬱寡歡的心,也被對養父母將自己的兒子教導得特別出色的感激而變得輕快。

這部影片,讓我受益匪淺,最深刻明白的一點便是無論處於什麼樣的境地,只要心懷陽光,那麼就會擁有生的希望,以及美好的未來,只要還活著,就有可能有不一樣的人生!!

因為!我們還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