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城子古村

從壩美出發,經過5個多小時的路程,中午時分,我們到達了雲南省瀘西縣城子古村。

城子古村,距離瀘西縣城25公里,整個村子坐落在200多米高的飛鳳坡上,古村最具特色的是他們的民居建築——土掌房。土掌房造型獨特,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統,冬暖夏涼、結實耐用,這種建造民居的技術,堪稱民居建築文化與建造技術發展史上的“活化石”,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有著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但見整個村子幾百戶人家依山而建、以石為牆基,土坯砌牆,牆上架樑,樑上鋪木板、木條或竹子,上面再鋪土層,形成平臺房頂,房頂既是庭院又是曬場......家家戶戶,層層相連,左右毗鄰,上下相通,融為一體。下家屋頂是上家的庭院,只要進入一家,通過木梯,就可以從平臺進入另一家。層層而上的平臺又形成一級級的臺階,通過這些平臺臺階就可以上到山頂,也可以下到山腳。平頂泥牆的屋子鱗次櫛比、巷道交錯,頗具特色,整個村子就像是一個立體的迷宮。

遊城子古村

美麗的城子古村

城子古村歷史悠久,據說村裡出了好幾位將軍,最具名氣的是將軍李德魁了。他是清朝咸豐、同治年間人。因軍功顯赫,獲朝廷“銳勇巴圖魯”封號,古村內至今保存著他居住過的府邸——將軍第。將軍第在建築風格上既保持了彝族土掌房平頂的特點,又融合了漢族四合院廳堂及雕龍畫鳳的建築藝術,形成了彝漢結合的獨特的建築風格,而將軍第基座的姐妹牆則最具名氣。據說,當年李將軍榮歸故里,在飛鳳山半坡建府邸,因土層鬆軟,地險坡大,無人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石牆的堆砌工作,於是,李將軍無奈之下,張榜招賢。張榜這天,來了兩個姑娘,說是景仰將軍的驍勇善戰,願意嘗試。在眾目睽睽之下,揭下榜文,聲稱三天完工,如不能如期完工,甘願為奴。眾人疑惑,只等三天後看笑話。頭兩天,不見動靜,第三天一早,一堵光潔美觀的石牆矗立於眼前,石牆全部由毛石疊壘支砌而成,看不到一絲一毫打磨鏨鑿的痕跡,更無一丁一點的灰漿粘合的影子,銜口交接處,十分緊密牢固,遠看挺立如陡崖。觀賞者無不嘖嘖稱讚,拍手叫絕,紛紛議論是仙女下凡,將軍派人尋覓打賞無果。為紀念姐妹倆,從此將此牆命名為“姊妹牆”。

遊城子古村

右邊為姐妹牆

城子古村由於家家相連,戶戶相通,使得村民能很好地串聯交流,互相幫助,不分彼此,和睦相處,相親相愛,形成了淳樸友善的民風。對待遊客態度也非常友好,或點頭致意,或招手稱呼,使人感到溫暖親切。

遊城子古村

家家相通

遊城子古村

戶戶相連

在村間偶見賣水果的大娘,也不亂宰客,無論是山梨,還是桃子,一律2元一斤,臨走,還塞給你好幾個說:“自家種的,吃不完,壞了可惜,拿去吃吧。”鄉親們的純樸善良可見一斑。

遊城子古村

在城子古村的民居屋頂上,我們看見幾乎每家每戶的屋頂上都有塊石片蓋著的地方。揭開石片一看,是一個如乒乓球般大小的洞口,這個洞直通下家的廳堂。大家知道這個洞有什麼作用嗎?猜猜看,歡迎踴躍留言!

遊城子古村
遊城子古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