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

美味是美食與舌尖上的一場初戀。吃什麼,是人們幾千年來長期和大自然共存過程中而形成的一種進化妥協。

中華美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

從縱向上來看,研究歷史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看各個歷史時段的飲食習慣,就能看出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

最早的是有巢氏(舊石器時代):當時人們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飲食狀況是茹毛飲血;

燧人氏:鑽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

中華美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

伏羲氏:在飲食上,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

神農氏時代:"耕而陶",是中國農業的開創者,嘗白草,開創古醫藥學,教民稼穡。陶具使人們第一次擁有了炊具和容器,為製作發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

中華美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

黃帝時代:中華民族的飲食狀況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為灶神,"蒸谷為飲,烹谷為粥"首次因烹調方法區別食品,從此不僅懂得了烹還懂得調,“烹調”由此而生。

周秦時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

漢代: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於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

唐宋:飲食文化的高峰,過分講究。吃飯不僅僅是果腹充飢,而是賦予了更多的人情世故,“宴”文化由此而生,“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最具代表性的是曲水流觴宴。

明清:飲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和發展,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滿漢全席代表了清代飲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所以,吃什麼,怎麼吃,是與當時的進化水平息息相關的,也是反應了時代的最高生產力的水平。

從橫向上來看,中國地大物博,氣候多樣,造就了百樣水養百樣人,不同菜系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根本的載體和不同的表達方式。

中華美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

譬如雲貴川地區,潮溼多雨,所以多食辣椒祛溼;

再如廣東地區,高溫天氣,人們多食老火靚湯,驅火降燥;

東北地區,寒冷時間長,缺少新鮮蔬菜,人們多食泡菜、酸菜、火鍋;

山東平原地區,容易爆發疫情,所以人們多食蔥薑蒜,消毒殺菌。

這並非中國所特有的,世界範圍內都是如此,韓國推出的是泡菜文化,日本推崇的是壽司文化,美國推崇的是漢堡快餐文化。

所以,通過看一個民族吃的食物,我們就能看出這個民族的秉性與特徵。

眾所周知,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是我國的七個國家法定節假日,這其中,有四個節假日是以農曆來確定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這也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傳統節日。從這四個傳統節日的飲食中,就能看出我們中華民族植根於內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春節吃餃子,清明節吃春餅,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我們來看一下食物本身。

中華美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

餃子,和麵幹成餃子皮,韭菜雞蛋、豬肉大蔥、牛肉灌湯,什麼餡都可以用餃子皮包成餃子吃;

春餅,和麵幹皮烙熟成餅,大蔥蘸醬、大小腸、雞蛋炒肉,什麼蔬菜食物都可以用餅皮捲起來作為春餅吃;

粽子,取天然蘆葦葉、箬葉作為粽葉,鹹肉、小米、大棗,所有的食材都可以用幾張粽葉包成粽子吃;

月餅,和麵成皮,五仁、鹹鴨蛋、臘肉,喜歡什麼餡都可以用月餅皮包起來做成月餅吃;

餃子,春餅,粽子,月餅,雖然表面上各不相同,但實質本質是一樣的,就是包容性極強。不管你喜歡吃什麼,都可以做成食物來吃,雖然內容不同,但擁有一樣的名字,或餃子或春餅,或粽子,或月餅。這就是極具包容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同我們現在推出的“一帶一路”,得到了絕大多數國家的擁護。但是總是有那麼幾個別有用心的國家發出各種擔心,推出各種不理解,好像很有道理一樣,總認為我們是想改變他們什麼,實際上是他們不瞭解我們中國人的智慧和行事方式。

中華美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

大國就要有大國的擔當,中國作為世界上負責任的大國,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五千年沒有中斷文字記載的民族,我們歷史上沒有一次侵略別國的歷史,有的只是和平,有的只是廣交朋友,就像我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飲食一樣,我們不強求食物內在的標準必須一致,包容萬物,只是想用“一帶一路”串起世界各國,讓世界各國一起享受中國人口和市場的紅利。

中華美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

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華文明鮮明的價值導向;

革故鼎新、與時俱進是中華文明永恆的精神氣質;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華文明內在的生存理念。

想要推廣我們的一帶一路,就要先讓世界各國瞭解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而中華美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

中華美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

2018年端午節,在俏江南國貿店,一群來自世界各國的少年在父母的陪同下,受邀參加俏江南組織的包粽子活動,通過親手包粽子,寫書法,系紅繩等喜聞樂見的端午活動,讓各國嘉賓喜歡上了我們的中華美食,更瞭解了我們“厚德載物”“包容萬物”的傳統文化。

中華美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

2018年中秋節前夕,北京宴“大使夫人品北京”活動迎來了幾十位各國駐華使節和夫人,她們聚集在一起,烤制月餅,寫書法,聽古箏,紛紛為中華美食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點贊。

中華美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

2019年春節,在北京宴總店,100多位世界各國的外交官齊聚一堂,參加新春聯誼,北京宴聯合書法王忠友大師推出了“包餃子”“寫春聯”活動,大獲好評,很多國家把現場寫的春聯貼到了自己大使館的大門上。如丹麥友人友人,王忠友大師現場創作了一幅“丹心如故共發展、麥越長青促和諧”橫批“一帶一路”。

中國素有“民以食為天”之說,中華美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堅持文化自信,向世界傳播中華美食,實際上就是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方式和途徑。

中華美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