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預習太吃虧!數學“三步預習法”送給小學生,切實可行

“數學預習什麼?數學有什麼好預習的?又不是語文科目!語文科目嘛,都還可以預習預習課文。”我知道不僅在很多孩子心中,數學科目是沒有必要預習的,就連很多家長也這麼認為。

其實,不管是語文也好,數學也罷,預習都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只有做了預習的孩子,心裡才有底,才知道老師下節課大概應該講什麼內容。而沒有做預習的孩子,往往都是懵的,對於學習完全就是一副被動的樣子,對於學習興趣的培養更是極為不利的。

不會預習太吃虧!數學“三步預習法”送給小學生,切實可行

那麼,就如無數家長和學生疑惑的那樣,數學預習能預習什麼?有什麼好預習的呢?今天,曦曦媽為大家分享一個小學數學預習三部曲,很多滿分學霸都在用哦,孩子們可別大意了。

(1)公式、概念要背得滾瓜爛熟。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沒有進行預習,孩子們往往就會認為最小的一位數是0,因為他們認為0就是沒有,所以應該是最小的一位數。而進行了預習的孩子,就會發現最小的一位數不是0,而是1。因為小學數學教材根本沒有把0劃為自然數,而1則是表示物體個數的最小數,它是自然數的單位,任何自然數都是由若干個1組成的。因此,1是最小的一位數,而0也成為了自然數。

這就是預習與不預習的根本差別,不預習的孩子回答老師的問題,靠的是懵或者所謂的直覺;而預習的孩子,回答老師問題往往都是有理有據的。

對於公式或者概念的消化,是孩子們預習數學科目所要做的第一步。如果連公式和概念孩子們都不能正確區分,那麼做題的時候自然也會混淆。

不會預習太吃虧!數學“三步預習法”送給小學生,切實可行

(2)結合教材例題,反思公式和概念是如何套進去的。

數學,是一個需要舉一反三的科目。老師每講一次正課,都會先結合教材例題,給同學們做細緻的講解。在預習的時候,除了背誦和記憶公式概念以外,學會琢磨例題,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

讀題之後,再看一遍問題,跟著例題走,想一想這個公式是怎麼套進去的,有什麼技巧。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父母請教,或者自己做一個標記,便於後續與老師或者同學進行交流。

另外,很多數學題目,都不是隻有一種方法可以的解答的。我們可以嘗試著思考,這道題目能不能通過另外一種方法,做出正確答案。

(3)自我感覺良好之後,做做課時訓練就更棒了。

教科書上的例題,幾乎是孩子一看的就會的題目。但是,數學科目的出題形式和考核標準,往往都不是一層不變的。一個概念,往往可以演變成好幾種題型,如果想要完全搞懂,必要的訓練是不能少的。

不會預習太吃虧!數學“三步預習法”送給小學生,切實可行

買一份課時訓練,專門用於孩子預習的時候用。讓孩子預習之後見識一番同一個知識的多種考法,讓孩子多多接觸不同的題型,有利於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也利於激起孩子的挑戰慾望。

————————

您的孩子通常都是如何進行數學科目預習的呢?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推薦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讓我們一起拜讀拜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