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鹽客樹村:“小黃花”整出了大動靜

有一種小黃花,色彩斑斕,可大規模栽培供園林觀賞;其根、其葉、其花、其種子均可入藥;其莖稈中提煉植物膠作為食品添加劑,在食品工業中可用做增稠劑、穩定劑和乳化劑。她就是黃蜀葵。就是這朵小黃花,在鹽客樹這個小村莊整出了大動靜。

浠水鹽客樹村:“小黃花”整出了大動靜


說到黃蜀葵,就不得不提到浠水縣蘭溪鎮鹽客樹村的李如意書記,2019年年初,他總因如何為村民增收的問題面露愁容,現在的他是卻是喜笑顏開。

李書記自豪地介紹道:在2019年6月至12月這短短的半年間,有65戶參與種植了黃蜀葵,收穫了176888.3斤,獲得了141155.8元的直接收入,在這當中22名貧困戶通過種植黃蜀葵、黃花、流轉土地和入股分紅的方式的總計增收69045.6元,戶均增收3137.1元。參與種植的大多都是留守老人、留守婦女,這樣不僅能增加家庭的收入來源,同時還促進了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和村裡產業的持續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貧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實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

在鹽客樹村,聽到最多的聲音是:“李書記,今年我們還能不能入股?我還想多種一點黃蜀葵,我想承包,大面積種植。”“李書記,雖然我是貧困戶,但是我要自立更生,主動出擊,把田都利用起來,不給兒女和黨增加負擔”。

貧困戶李如先,雖處古稀之年,卻行而立之事,過去的半年間,他憑藉自己勤勞的雙手,通過種植黃蜀葵獲得了6800餘元的收入。

浠水鹽客樹村:“小黃花”整出了大動靜


常言道,思路決定出路。湖北鹽客樹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結合本村鹽文化特色,投資20多萬元開辦“鹽客樹農特產品展示中心”,藉助該村鄉賢張小偉——四川省商務“等蜂來”平臺,線上線下推介、銷售該村鹽文化系列產品及巴河、散花、蔡河、洗馬、關口等鄉鎮的農特產品40餘種,短短3個月成交額達到了6萬餘元。儘管今年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是李書記拍著胸脯說,今年就是拼了老命也要衝破銷售額20萬元的大關。

李書記說,要在黨的領導下,全力發展產業扶貧、消費扶貧,要杜絕懶人,發揮貧困群眾的主管能動性,要不養閒人,為其拓展增收渠道,要避免成為庸人,不論是普通群眾還是貧困群眾,都要人盡其能。要堅持精準扶貧進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創新機制的總體思路,多措並舉,推動鹽客樹村的的產品和服務融入全國的大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