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修先生 王建華:一張思維導圖,帶你深度解構社群模式思維邏輯

全文共2465字,深度閱完全文約8分鐘

歡迎來到七修學堂,七修先生社群學堂。

這兩天在和幾個傳統行業的老闆、營銷負責人和個體創業者一起聊起當下市場狀況,一片的捶胸頓足、哀鴻遍野。深以為感。

七修先生 王建華:一張思維導圖,帶你深度解構社群模式思維邏輯

小到個體創業,大到公司品牌,都急迫的需要找到新的成交引擎,來拉動業績的增長。

學習過很多種的營銷模式,自己也用過很多的營銷策略、營銷方法、營銷技巧......然而我們用著用著卻發現,並沒有什麼卵用,我們發現獲客依舊很難、成交依舊很難、業績增長依舊很難...

我們越來越深切的感受到——

隨著消費認知的升級、消費思維的轉變,傳統那種簡單、粗暴賺產品差價的方式越來越難以為繼。

如何破局?這兩年,在大家做營銷的人耳裡聽的最多便是社群營銷、社群模式......

社群模式具體是個什麼模式?是個什麼思考邏輯?能帶來什麼改變?

七修先生 王建華:一張思維導圖,帶你深度解構社群模式思維邏輯

帶著這些疑問,七修便與大家一一來解構社群模式的思維邏輯。

先給大家畫一張簡單的思維導圖,便於全盤理解。

七修先生 王建華:一張思維導圖,帶你深度解構社群模式思維邏輯

一、構建流量池:

第一個問題:流量怎麼來?

建設自己的自動化引流矩陣:

首先,打造個人品牌,沒有個人品牌,你說的話沒人聽,你講的東西沒人信,流量怎麼會來?

互聯網時代,是這個世界賜予眾生平等的一次最好機會。人人都可以打造一個牛逼的個人品牌。

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往期的課程裡已經講過很多。如想了解,請翻看往期文章《社群營銷36講:終極三問,幫你打造一個有重量的個人品牌》,不懂的,歡迎找我交流。

七修先生 王建華:一張思維導圖,帶你深度解構社群模式思維邏輯

然後,建設自媒體矩陣。你告訴我沒意思,自媒體的紅利已經過了?我告訴你自媒體永不過時,只看你用它來幹什麼。

舉個栗子,假如你是個賣母嬰用品的,你用微信、用百度、用今日頭條、用荔枝微課、用抖音、用喜馬拉雅...去搜搜看,就搜育兒兩個字。

你一定會搜出來滿屏的育兒大咖、育兒專家。

然後你再思考一下,這些人難道是專職幹自媒體的嗎?對不起,他們都是和你一樣的。

看他們這些文章和音視頻的,是不是都是精準人群?通過這些文章、這些音頻、視頻,這些精準流量會不會循著他們架好的管道流入他們的流量池?

七修先生 王建華:一張思維導圖,帶你深度解構社群模式思維邏輯

如何架設自己的自動化引流系統?在下期文章中,再與大家深度解構。

2、搞同行:

這個問題,我真的不想在這裡多說。之前已在《社群營銷知識課堂——如何找到自己的精準流量池?》一文中深度解析。

七修先生 王建華:一張思維導圖,帶你深度解構社群模式思維邏輯

只舉個栗子,比如你是一個賣女性用品的,那些教女性穿衣打扮的、教化妝的、教皮膚保養的...都是你的同行,他們已經建設好的流量池,同樣也是你的精準流量。

那些教育兒的算不算你的同行?他們的流量是不是同樣是你的精準流量?你自己去想。

怎樣找到他們,請參閱往期文章。

第二個問題:流量如何安置?

未來最值錢的私域流量是社群,沒有之一

近端時間,私域流量的話題特別熱哈,市面上也出版了很多關於私域流量的書籍。

那什麼是私域流量?舉個栗子,你是賣母嬰產品的,你的微信號上有1000個寶媽,這1000個寶媽就是你的私域流量。

這些流量即精準又能讓你的產品以內容的形式,在任意時間,任意頻次直接觸達。並且可以反覆利用,不用付費。

經營流量的最好方法,就是把流量放入社群,才算成為你的私域流量。

舉個栗子,你通過在別人的魚塘裡偷的魚、在河釣的魚、循著你鋪設的管道跑來的魚...這些魚來到你家後,不能放房頂上吧?不能亂扔地上吧?最好的方法,是建個魚塘,把所有的魚放進去,生態循環...

七修先生 王建華:一張思維導圖,帶你深度解構社群模式思維邏輯

怎樣利用社群提高精準流量的轉化率?來說下一個環節

二、建立強關係:

社群營銷的本質,就是和用戶建立強關係,降低交易成本,擴大用戶基礎。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是從最初的互不相識,到泛泛之交的弱關係,再到相互深入瞭解的強關係,強關係的建立才意味著信任的產生。

人們總是願意相信那些跟自已有相同興趣、愛好相同認知的同類,尤其是朋友的口碑推薦。

如何與用戶建立強關係?

1、價值輸出:

價值有很多,信息價值、交流價值、圈子價值、知識價值、機會價值.....

你建的社群,群裡的會員一定是具有一個相同屬性的,比如都是寶媽、都是剛接房業主、都是白領女性、都是開奔馳的、都是同一個家鄉的......

找出這個屬性的共同價值,建立自己的價值庫,不斷向群員去輸出價值。

2、深挖用戶痛點,感同身受去體驗客戶的苦。

比如你是一個賣母嬰用品的,去感受所有的寶媽的苦,寶寶老是不睡覺怎麼辦?寶寶老吐奶怎麼辦?寶寶到底要吃哪種奶粉才好?....

3、為用戶解決痛苦,幫助客戶離苦得樂,樹立自己的專業IP。

挖出客戶痛點,再幫助他解決痛點。你說你都不知道怎麼解決呀?你先挖出痛點,寫出問題,自會找到答案...所有的答案都在搜索框裡,會找答案的人不牛逼,會提問題的人才是真牛逼!

4、線下互動,獎品福利

組織線下的交流會、聚餐、親子游樂會....等等同一屬性的人能夠同頻的線下互動,並提供一些獎品福利,增進群員感情。

三、構建成交場景:

人是環境的產物,觸景生情。人們之所以能產生消費,一定是有某種情緒需要表達或者釋放。

當用戶置身於某個場景時,就會不由自主地生髮出某些情愫,需要藉助消費來釋放這種情緒。

社群便是構建這種場景的最佳道場。如果把前面兩個環節做好,後面的一切都是順理成章。

流量池裡全身精準流量,與流量的強關係已建立。

只需精心設計一個爆點,投入一個火花,即可引爆氛圍。

以成交不斷刺激成交,用氛圍不斷疊加氛圍。

七修先生 王建華:一張思維導圖,帶你深度解構社群模式思維邏輯

四、分享與成交裂變:

經歷前面三步,分享同樣水到渠成。

1、設定分享機制:

機制的設定,一定要容易理解,簡單操作。

在社群中用戶不僅是體驗者、消費者,也是分銷商,通過分享機制可以鎖定用戶,深度增強用戶黏性。

2、分享的利益和價值設定:

通過利益的綁定,來與用戶形成利益共同體。

甚至可以把用戶轉化為會員、粉絲、合夥人,通過良好的口碑產生槓桿效應,完全可以通過一個人影響一群人,最終引發同頻共振效應。

從認知共鳴到行為共振就差一個社群。

七修先生 王建華:一張思維導圖,帶你深度解構社群模式思維邏輯

面對日趨嚴峻的市場環境,圍繞產品本身你還能做出什麼努力?

如果圍繞用戶來思考呢?

客戶到底是為什麼買蜂蜜?是敷面?是護膚?

是在什麼場景使用蜂蜜?是在家裡?是在公司?

如果把這些問題上升到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生活人群的層面,你會怎樣來重新定義產品、定義營銷?

產品之上,是用戶。用戶之上,是社群。

如果競爭對手和你的競爭還停留在產品層面,而你,已經與他不在同一維度。

《三體》讓我們認識到了什麼叫降維打擊。

無從反抗、無法阻擋......

七修先生 王建華:一張思維導圖,帶你深度解構社群模式思維邏輯

文 ‖ 七修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