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特別是這3個行為別慣著,今後很難有出息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特別是這3個行為別慣著,今後很難有出息

生活中當寶寶降生之後,都是父母又聽話又可愛的小天使,小小的生命,父母視為珍寶。

但是當孩子開始理解一些外界事物之後,就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各種調皮搗蛋不聽話,後來慢慢的開始頂嘴、吵鬧,越來越不好管教。如果家長們沒有及時的改正這些壞習慣,極有可能未來的路會不好走。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特別是這3個行為別慣著,今後很難有出息

這是因為孩子在2歲左右這個時間,大腦開始發育,開始形成自我意識,想要自己決定一些事情,去嘗試自己新奇的東西,不想什麼都是父母決定,還會用所謂的各種“不良行為”去表達對父母的抗議。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特別是這3個行為別慣著,今後很難有出息

當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形成時,性格也會開始慢慢形成,而且對於情緒控制能力也開始有所體現,俗話說:“三歲看大。”說的一點沒錯。3到6歲是,是塑造孩子性格和培養孩子情緒控制能力的黃金時期,當錯過這個時間段,孩子長大了,再改就難了。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特別是這3個行為別慣著,今後很難有出息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特別是這3個行為別慣著,今後很難有出息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特別是這3個行為別慣著,今後很難有出息

孩子這3個“行為”,別慣著

第一個:撒謊

孩子在小時候撒謊的不在少數,父母也很是頭疼。孩子撒謊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①孩子的語言能力掌握的還不是很好,詞彙量不夠,對於許多事情可能表達的不清楚,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成了撒謊,其實這只是一個假象。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特別是這3個行為別慣著,今後很難有出息

②父母多多少少會因為一些錯誤對孩子進行責備,這也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恐懼心理,懼怕父母的責備,想要逃避。所以很容易用謊言來躲避,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第二個:達不到目的就威脅

孩子一哭鬧,想要什麼就給買什麼,想幹什麼就讓幹什麼,這種情況父母會做的不在少數,爺爺輩的老人更為嚴重,就像見不到孩子一點哭鬧不開心。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特別是這3個行為別慣著,今後很難有出息

其實,這就給了孩子“威脅”你的機會,孩子年齡小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不健全,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只能用哭鬧來表達訴求,當孩子發現這種方式總是能達到自己的目的時,就會遇事就哭鬧,直到達到自己的目的。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特別是這3個行為別慣著,今後很難有出息

第三個:亂髮脾氣摔東西

孩子在成長髮育的時候,手部發育的最快,最為靈活,這時候就會逐漸出現打人,破壞東西的行為。這個時候父母的引導是極為重要的,如果父母在這時不及時引導,當後面寶寶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就很有可能通過亂扔東西來發洩自己的情緒。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特別是這3個行為別慣著,今後很難有出息

父母不要總是覺得孩子還小,這些行為都情有可原,不忍心教育

。但各位父母要知道,教育孩子要趁早,不要一味的嬌慣,著名的教育專家李玫瑾就曾說過:“孩子該打就要打”。再大一些,想管教也為時已晚。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特別是這3個行為別慣著,今後很難有出息

那麼對於孩子的這些壞行為,父母到底該如何幫助糾正呢?

孩子在小的時候還分不清好壞,因為對其他事物的好奇,就會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在這種時候家長就要及時引導,告訴孩子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這個事情不能這樣做,為什麼不能這樣做。

培養孩子一些好的習慣,這對孩子以後的成長髮展是極好的。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特別是這3個行為別慣著,今後很難有出息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特別是這3個行為別慣著,今後很難有出息

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給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家長除了自我的影響力,還可以利用一些有教育意義的繪本,孩子對於圖畫的理解會更敏感更直接。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特別是這3個行為別慣著,今後很難有出息

本系列針對習慣養成、情緒管理、人際交往、學習方法、情商培養、逆商培養、愛心培養

等方面問題。選取了簡潔、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生活故事、名人勵志故事,加以一針見血的評點剖析。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特別是這3個行為別慣著,今後很難有出息

人性化的彩色注音版,更好的幫助孩子去理解和閱讀,10冊僅僅70多元,平均一本7塊多錢,每本有80頁,是不是更加的實惠,性價比高呢?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特別是這3個行為別慣著,今後很難有出息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下方商品卡查看就可以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